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在颅内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立体定向手术,其中脑出血引流8例,脑深部病灶活检5例,脑室穿刺3例,囊性病变抽吸4例.结果20例立体定向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例活检均证实为胶质瘤,另12例经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其余3例继续专科治疗.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立体定向手术 微创手术 脑部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24例脑卒中患者中继发癫痫发作的7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0.22%,与脑卒中的病灶部位有明显相关性,皮质病灶显著高于皮质下病灶(P<0.01);与卒中类型无明显相关性.卒中急性期癫痫发生率较恢复期癫痫发生率为高,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期癫痫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癫痫则须进行严格系统的抗癫痫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特点 脑电图 诊断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万拉法新治疗各种精神障碍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对2002年4月-2004年4月在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精神科门诊的各种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疑病症等,作回顾性研究,应用漠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表量、强迫症量表(Y-BOCS)、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对某些精神障碍均有一定的疗效,且副反应轻。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起效较快的抗抑郁药,对某些精神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且较为安全。

  • 标签: 万拉法新 疗效 副反应 症状自评表量 盐酸万拉法新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和观察垂体卒中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我科收治的33例垂体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开颅组及经蝶组,比较术后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及垂体功能低下的发生率。结果本组经蝶手术23例,其中视力完全恢复13例,明显恢复7例,略恢复3例,无视力障碍加重;10例术后发生垂体功能低下,其中6例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开颅手术10例,其中视力完全恢复3例,明显恢复3例,略恢复2例,视力障碍加重2例;8例术后发生垂体功能低下,其中5例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结论经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卒中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实,术后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低,可作为垂体卒中的首选手术入路。

  • 标签: 垂体卒中 经蝶入路
  • 简介:颅咽管瘤是一种源于颅咽管鳞状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重,肿瘤不全切除基本上都会复发,因此,颅咽管瘤只有全切除才能有助于减少肿瘤复发率。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内分泌替代治疗及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肿瘤全切除率越来越高,病人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但颅咽管瘤的手术仍是神经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手术 预后
  • 简介:卒中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及致死疾病,近年来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缺血性卒中最终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在有效时间窗内重新恢复或开通病变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注是治疗的关键。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为公认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血管再通 溶栓治疗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
  • 简介:颅骨凹陷骨折在神经外科临床上较常见,骨折片的凹陷超过一定的限度须经手术复位.但是,达到理想的复位有时是比较困难.我们利用自行设计的一种架撑旋转提升式的颅骨复位器对17例颅骨凹陷骨折做手术复位,效果较好.

  • 标签: 颅骨凹陷骨折 治疗 凹陷性骨折复位器
  • 简介:转化障碍是指随意运动和特殊感觉方面的功能障碍,但是不能用器质性疾病所解释,转化障碍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器质性神经疾病共存。对大多数临床医生来说,转化障碍是一个既模糊又陌生的概念,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若持续存在预后较差。为了增进对这种复杂障碍的认识和处理,本文从临床及防治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转化障碍 心因性运动障碍 特征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导乐陪伴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接受导乐陪伴分娩服务的117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以2001年11月至2003年10月非导乐陪伴分娩的882例产妇为对照组,对2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下降(χ^2=181.35,P〈0.01),产程时间缩短(t=14.07,P〈0.01);产后出血减少。(t=5.54,P〈0.01);新生儿窒息率降低(χ^2=38.52,P〈0.01)。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有利于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 标签: 导乐陪伴 自然分娩 护理质量
  • 简介:  目前病烟雾(Moyamoya病)的外科治疗意见尚不完全一致,原因是很难获得Moyamoya病患者自然病程的资料,难以进行大规模、多中心对照试验研究.有关外科治疗Moyamoya病的手术术式较多,如颅内外血管重建术、颈动脉外膜剥脱术(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切除)、颅骨钻孔硬膜切开蛛网膜剥脱术、颞肌贴覆术、大网膜移植贴覆术等,其中大部分由于疗效不明确风险较大已很少采用,而目前效果确切,且被广泛采用的是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包括颅外与颅内血管的直接、间接或联合血管重建术.……

  • 标签: 烟雾病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和探讨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微腺瘤(直径≤10mm)患者以Cushing综合症征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大腺瘤(直径〉10mm)患者则以压迫症状为主。有无Cushing综合征的表现和腺瘤的直径呈负相关(P〈0.05)。本组25例垂体ACTH腺瘤中21例具有侵袭性。垂体ACTH腺瘤患者主要以育后女性为主。该病首次经蝶手术后近期疗效显著。结论垂体ACTH大腺瘤以压迫症状为主,微腺瘤则以Cushing综合征表现为主。该肿瘤大多数具有侵袭性倾向,育后女性是高危人群。经蝶显微手术是垂体ACTH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垂体ACTH腺瘤 CUSHING病 经蝶手术
  • 简介:目的探求我国实行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后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2001年8月脑梗死病人1477例,均在发病后72小时内入院.诊断均经CT扫描证实.共检出糖尿病性脑梗死230例,其中伴高血压者136例,入院后发现血糖增高而无糖尿病史者反复查血糖以除外应激性高血糖.随机选择高血压性脑梗死154例,脑梗死(无糖尿病及高血压)85例.就糖尿病性脑梗死发病年龄、血脂水平、并发症及梗死部位,与高血压性脑梗死、脑梗死进行对比.结果(1)糖尿病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时与其他各组甘油三脂对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糖尿病性脑梗死合病感染、意识障碍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对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3)糖尿病性脑梗死以腔隙性为主,且多发,病灶部位以基底节区为主.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以小灶、多发为主,好发于基底节区;易合并感染和意识障碍,预后差;伴发高血压时血脂水平尤其是甘油三脂升高明显,临床应积极降压降脂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临床特点 CT 诊断 治疗
  • 简介:1995年11月至2002年11月我院共收治3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CT诊断并按GCS分型,以入院GCS≤8分为重型诊断标准和出院时病人的状态判断结果(自动出院按死亡统计),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疗效
  • 简介:阐述了开发临床电子护理病历的意义,文章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临床电子护理病历的实用书写方法。包括各护理模板的设计及其功能与使用方法,如:一般护理记录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压疮预防监控传报单等的设计及使用方法。总结了临床电子护理病历使用效果和体会。

  • 标签: 电子病历 开发应用 临床电子工作 护理模板设计
  • 简介: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00年6月-2004年6月鞍区病变患者36例,其中垂体肿瘤30例,鞍区脑膜瘤3例,颅咽管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采用眶上锁孔入路,沿眉弓做切口,切口长度约5cm,骨窗范围长约3.5cm,宽2.5cm,弧形切开硬脑膜,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的辅助下完成手术.结果36例中30例垂体肿瘤者手术全切除率为80.00%(24/30),次全切除率13.33%(4/30);脑膜瘤3例均达到辛普森Ⅱ级切除;颅咽管瘤2例,1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夹闭后交通动脉瘤1例.16例垂体肿瘤患者于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2例伤口发生脑脊液漏,1例手术后额叶内小血肿,1例手术后视力较术前减退,1例伤口感染.手术中嗅神经保留完好,无一例死亡.结论眶上锁孔入路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创伤,对于部分颅前窝及鞍区病变,眶上锁孔入路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经额手术入路.

  • 标签: 眶上锁孔入路 临床应用 后交通动脉瘤 2004年6月 临床合理应用 一过性尿崩症
  • 简介:目的对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毒鼠强中毒治疗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1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血液灌流治疗使血液中毒鼠强浓度分别由原来的0.15μg/ml、0.028μg/ml、0.042μg/ml降低至0.05μg/ml、0.001μg/ml、0.001μg/ml.结论毒鼠强中毒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早促进毒物排泄,控制抽搐,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各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二巯基丙磺酸钠和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有效.

  • 标签: 急性毒鼠强中毒 二巯基丙磺酸钠 血液灌流 临床表现 诊断
  • 简介:1病例报告A先生,42岁,国家公务员,已婚,个性外向。2004年下半年因为工作紧张出现失眠,并且有心烦、高兴不起来、做事没有兴趣,自我评价下降,觉得做任何事情效率下降,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并且有早醒。就医后诊断抑郁症,服用帕罗西汀20mg/d,1周左右自觉精神状态好转,心情改善显著,思维活动“比平时想得多,想得快”,自我描述为“比平时的状态要好”,唯一不满意的是“勃起不行”,求助医生后,考虑是轻躁狂的出现,建议停用帕罗西汀,改服碳酸锂,但患者要求仅改善“性问题”,为此停用帕罗西汀换用米氮平30mg/d,同时联合碳酸锂0.75/d。随后患者的性问题逐渐好转,同时原来比较兴奋的状态也逐渐消失,如此1年时间,期间基本正常,偶有失眠,能适应工作,工作效率正常。1年后擅自停用碳酸锂,仅服米氮平,约1月后出现入睡困难,但并不感到累,且感觉精力充沛,性情变得急躁,想法多,咨询医生,建立停米氮平,重服碳酸锂,1月后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双相Ⅲ型抑郁 诊治
  • 简介:无症状脑梗死(ACI)在人群中患病率为8%~28%不等,其危险因素与其他类型的脑梗死相同,但有一些特殊因素值得重视,ACI无明显临床症状,ACI进展过程中可致认知功能减退、抑郁状态及症状性脑梗死,诊断依靠头颅磁共振影像(MRI)或头颅CT检查,ACI是否需要进行卒中的二级预防仍存在争议,本文就ACI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无症状脑梗死 临床症状 诊断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