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整形组各3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整形组运用整形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的I期愈合率与复发率分别为96.7%、3.3%,整形组分别为100.0%、3.3%,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疤痕情况,整形组的色泽、厚度、柔软度、疤痕形成、总评分都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容貌外观满意度为80.0%,整形组为96.7%,整形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疤痕情况,进而提升患者对容貌外观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整形外科手术 治疗 面部皮肤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几率较大,手的解剖比较精细,功能特殊,在各类烧伤中,手部烧伤所占比例很大,可造成手部瘢痕及瘢痕挛缩,轻者可影响手的形态,造成丑陋的外观,重者可使手的功能完全丧失。整形外科手术是解决外伤后可造成血管、神经、肌腱、骨和关节的损伤,以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改善病人的生活和工作。方法我科从2008至2010年收治的89例手部烧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体会。结论手术是修复创面及恢复手部功能和形态的重要的方法,术后的康复治疗则是巩固疗效的重要措施。精湛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整形外科技术手部烧伤修复
  • 简介:  摘要:目的 面部外伤应依据无菌操作、无创技术、精细化操作、功能和形态并重等整形修复外科的基本治疗原则,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和要求,采取科学、谨慎的规范处置方法。达到纠正组织缺损和畸形,改善生理功能和外貌的目的。方法 运用整形外科缝合技术等整形修复基本原则,对面部外伤35例伤者进行清创缝合或者植皮修复,以达到功能恢复和良好外形的整形修复效果。结果 经整形外科缝合修复的35例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患者,伤口均达到I期愈合,仅2例发生瘢痕增生、挛缩现象,1例发生色素沉着,没有发生明显器官移位。瘢痕增生病人一年后逐步出现瘢痕增生,经局部封闭和点阵激光等综合治疗后瘢痕逐步缩小,基本达到了病人的满意。色素沉着病人经皮肤保养和激光治疗明显减轻。瘢痕挛缩病人一年后手术切除瘢痕组织,作游离植皮后效果较好。结论 依据整形外科缝合技术等基本治疗原则对面部外伤进行清创缝合修复,能够使面部功能和形态外貌得到基本恢复,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整形外科 面部外伤 缝合 修复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21年2月接收80例有美容整形治疗需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接受A型肉毒毒素美容整形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3组治疗有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显著。因此,可将A型肉毒毒素推广至面部美容整形治疗中,促使美容效果显著提升。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美容整形外科 额头纹 鱼尾纹 眉间纹 有效率
  • 简介:【摘要】对A型肉毒毒素的历史概况,在美容整形外科面部除皱、咬肌肥大等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其并发症、主要禁忌症和应用前景等进行综述,旨在总结经验,为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中安全、快捷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美容整形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整形外科缝合技术在面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60例面部外伤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修复组,每组患者30例。修复组采取整形外科缝合技术,配合积极治疗对策,对照组采取常规缝合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患者一些治疗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其治疗后创面的愈合效果等。结果:经过差异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修复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短,创面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整形外科缝合技术修复面部创伤具有一定的优势,手术时间段,出血量较少,且降低手术危险率,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程度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整形外科 缝合技术 面部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抽脂填充乳腺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整形患者中取8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42例一组的A、B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其所采用的整形方式分别为假体植入和自体抽脂填充,对比效果。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而B组为4.76%,B组显著更低(P<0.05);同时A组满意度为76.19%,而B组为97.62%,B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自体抽脂填充乳腺可获得更为良好的整形效果,促使患者满意度提升,同时其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自体抽脂 乳腺填充 整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烧伤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烧伤整形手术患者70例分组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烧伤整形外科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可更好地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疗效,促使患者更满意,值得应用。

  • 标签: 烧伤整形外科 手术患者 应用 舒适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间28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依据其创面特点和缺损状况,采用包括清创、创面密闭式负压吸引(VSD)、设计不同组织皮瓣覆盖等多种整形外科治疗手段。结果:在1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依据创面情况,分别采用了清创联合VSD后直接缝合、Z皮瓣修复、双侧骶棘肌肌瓣联合Z皮瓣、背阔肌皮瓣、第四腰动脉穿支皮瓣以及臀大肌肌皮瓣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7例患者创面细菌培养呈阳性,术后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愈合问题,经相应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其余9例一期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未需取出内固定。结论:针对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应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整形外科治疗手段。早期干预、彻底清创、去除坏死/感染组织,以及有效的皮瓣覆盖,对保证术后创面愈合、避免内固定取出至关重要。

  • 标签: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 切口愈合不良 整形外科治疗 皮瓣修复 创面密闭式负压吸引 清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护理在整形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23年1月~2023年12月行整形外科手术的20例患者,随机划入人文组与常规组(n=10)。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人文组实施人文护理,比较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距,护理后人文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相对较低,与常规组血压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60%,人文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90%,人文组的护理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人文护理在整形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持患者的血压稳定。

  • 标签: 整形外科手术患者 人文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整形外科游离皮瓣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1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应激程度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术期COR指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整形外科游离皮瓣围手术期的应用,能够减少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和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整形外科游离皮瓣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整形外科护理期间游离皮瓣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86例烧伤整形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游离皮瓣治疗,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整体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烧伤整形外科护理工作开展期间游离皮瓣的效果更好,且很少出现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游离皮瓣 烧伤整形外科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正在飞速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医学时代,已有许多前沿技术在整形外科领域得到了应用。该文对AI和大数据在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推广AI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有助于整形外科医生了解该领域,并为学者们研究该领域提供思路。

  • 标签: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计算机 机器学习 外科,整形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各类网络平台也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整形外科与各类网络平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从医生还是患者的角度均可从各类型的网络平台中获益。该文重点论述移动通信技术和各个网络平台对整形外科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并对现存的各类与整形外科交织的网络平台进行系统性分类,力求最大程度地帮助整形外科医生进行优劣判断和妥善利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平台的愈发成熟,其与整形外科领域的联系将愈加紧密,这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研究热点。

  • 标签: 外科,整形 远程医学 患者 门户网站 信息交流媒体 社会化媒体 网络广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的切除及修复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确诊为NF1,且行整形性切除及修复的患者资料,修复方式包括直接缝合、皮瓣及植皮。结果共纳入34例NF1患者(16例巨大NF1,其中2例为头面部巨大NF1,14例为四肢及躯体巨大NF1)。男14例,女20例,年龄16~46岁,平均30.4岁。病变部位累及头面部、胸背部、腰臀部、上下肢等全身多个部位。肿瘤面积65~2 080 cm2,平均252 cm2,9例经介入科会诊后行术前介入栓塞主干供血动脉。所有患者均成功根据术前制定的计划切除标记的瘤体,其中33例患者出血均可控,切除及修复均一期完成。1例女性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患者第1次切除手术中切除部分瘤体后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予以先行加压包扎止血后行分期手术完成切除及修复。瘤体切除后直接缝合14例,其中2例术后1周内出现伤口裂开,在局麻下予以修整重新缝合后恢复良好。皮瓣方式修复16例,其中5例患者因术后皮瓣远端血运不良,行手术修整重新缝合,恢复良好。植皮方式修复4例,其中1例患者因部分皮片成活不良,行二次植皮手术修整,恢复良好。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22.6个月。除1例患者出现恶变及1例患者瘤体复发明显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恶变,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NF1尤其是巨大NF1的切除修复需要根据瘤体的位置和大小制定合适的整形性切除范围,在控制出血的前提下,尽量达到一期切除和修复。可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及形态,应用不同类型的修复方法,达到切除病变、保护形态功能的目的。

  • 标签: 1型神经纤维瘤病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采用游离皮瓣的治疗方式,探究其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以及具体的护理效果情况。 方法:从我院自 2018 年 12 月至 2019年 12 月入住的烧伤患者中, 选择 80 例 来 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使用游离皮瓣的治疗方式,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烧伤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具体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 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全部 80 例患者中,有 76 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是成功的,整体的成活率为 95% 。并且,对烧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后,其干预效果也十分良好。 结论:对烧伤患者采用游离皮瓣的治疗方式十分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增强了其治疗效果,并且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其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值得科学研究和临床推广。

  • 标签: 游离皮瓣 整形外科 护理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形外科患者手术前后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41例整形外科手术病原菌感染者进行创伤分泌物组织培养,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运用抗菌药物治疗。结果241例患者中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49例,感染率为20.33%,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及全方位护理,治愈25例(51.02%),显效21例(42.86%),无效3例(6.12%)。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93.8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整形外科手术感染中的常见病症,及时确定感染病原类型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是降低感染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整形外科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