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IA)破裂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于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前循环IA急性期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经翼点路组(WA组)和眶上外侧路组(UA组),每组30例。WA组患者采用经翼点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UA组采用经眶上外侧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结果手术过程中,W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4.81±24.13)mL]、切口长度[(18.59±2.04)cm]、手术时间[(182.35±21.75)min]均高于UA组[(101.25±25.76)mL、(9.89±1.12)cm、(131.08±17.5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A组患者22例恢复良好,UA组患者23例恢复良好,2组均未出现死亡,UA组恢复良好率优于WA组(P>0.05)。WA组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UA组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U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WA组(P<0.05)。结论经眶上外侧路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前者治疗前循环IA效果更佳、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前循环 经眶上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尾侧联合中间路与中间路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9月收治于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切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尾侧联合中间路组(观察组56例)和中间路组(对照组53例),比较两种不同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开腹情况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尾侧联合中间路组与中间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3.5±23.2)min及(148.3±30.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2.5±23.2)mL及(61.3±27.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33,5.885;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22.3±4.60)个及(23.1±4.52)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5,P>0.05);两组中转开腹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59±0.66)d及(3.62±0.62)d,进食流质时间分别为(4.16±0.72)d及(4.22±0.65)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9.27±2.10)d及(9.73±2.4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6,0.875,0.425;P>0.05);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尾侧联合中间路组腹腔感染1例,肠梗阻1例,中间路组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漏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中,采用尾侧联合中间路较中间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手术更容易操作、安全、易配合,值得临床积极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尾侧联合入路 中间入路
  • 简介:【摘要】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护理党支部联合多部门积极探索和尝试对非传染病科派往湖北抗击“冠”疫情护士实施心理健康管理,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应急管理能力和思政工作的时效性,发挥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今后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也为下一步护理部开展传染病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及护士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基层党组织 新冠疫情 非传染病科 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护理党支部联合多部门积极探索和尝试对非传染病科派往湖北抗击“冠”疫情护士实施心理健康管理,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应急管理能力和思政工作的时效性,发挥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今后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也为下一步护理部开展传染病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及护士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基层党组织 新冠疫情 非传染病科 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的反思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护士开展反思是促进专业能力发展,可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本文从反思的概念、临床护士反思的现状、反思的评估工具、指导临床护士开展反思的模式、形式与方法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临床护士开展反思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 标签: 护士 反思实践 反思评估工具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护士职业紧张情况进行探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指导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9月期间就职的 236例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付出 -回报失衡问卷( ERI)调查护士的紧张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予以分析。结果 143名护士( 60.59%) ERI指数≥ 1; REI指数≥ 1的护士与 ERI指数< 1的护士在婚姻、年龄、工作年限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且不同年龄护士的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模板得分差异有显著性,而不同工作年限护士仅有职业任务得分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重视护士职业紧张状况,并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存在,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保证提升护士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 标签: 护士 职业紧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4月 ~2020年 3月 160例患者,根据入院不同时间段分为 A组( 80例, 2019年 4~9月)与 B组( 80例, 2019年 10月 ~2020年 3月), A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 B组实行临床护士参与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质量、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 A组, P<0.05; B组的医生满意度( 93.3%)高于 A组( 80.0%), P<0.05; B组的患者满意度( 98.8%)高于 A组( 86.3%), P<0.05。结论:临床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行。

  • 标签: 临床护士 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医生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探讨麻醉恢复室 (PACU)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模式,为麻醉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本院 2014年成立麻醉恢复室护理单元,针对恢复室内护理人员的特点,制定出培训计划模式,并按计划对 24名麻醉恢复室护士进行为期一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后评价护士对麻醉恢复室工作掌握程度。 [结果 ]经过严格的培训, 24名护士均掌握了麻醉相关知识、急救复苏技术及术后危重患者的护理知识等,在科室及护理部各项考核中全部合格。 [结论 ] PACU的护士通过规范化的培训,专业化素养有了一定提高,有效保障了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深圳市某三家医院护士下腰痛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护士下腰痛知信行干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用《护理人员下腰痛预防行为问卷》和《护理人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某三家医院835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护理人员下腰痛预防行为问卷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身高、工作年限、护理病人数、站立时间、走时间、科室、值班型态、搬运工具、搬运姿势和最近1年内下腰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值班型态、工作年限、护理病人数和走时间为其影响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护理人员下腰痛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上入手制定相对应的预防下腰痛的相关举措,以达到降低下腰痛发生率的目的。

  • 标签: 护士 下腰痛 健康信念模式 预防行为
  • 简介:【摘要】 文献回顾临床护士行为能力的评价工具及影响因素等,为提高护士行为能力,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护士 行为能力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ICU 护士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所在职的 60 例 ICU 护士 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士进行 睡眠质量调查,统计分析出影响睡眠质量相关因素。 结果 60 例 ICU 护士 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上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上 数据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60 例 ICU 护士 各年龄段睡眠质量好例数为 7 例,占比 11.7% ,睡眠质量差例数为 36 例,占比 60% ,其他为睡眠质量一般,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ICU 护士由于工作压力、家庭原因等因素,导致出现睡眠障碍不良表现,从而影响护士生活质量、护理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等,应加强护理人员睡眠质量管理,提高护士睡眠质量。

  • 标签: ICU 护士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伤害因素的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认真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以杜绝或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 职业伤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对比评价斜外侧路椎间融合术(OLIF)与后路椎体融合术(P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以"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和"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anterior to psoas""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19年9月国内外已发表关于OLIF与PLIF对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IDH)、腰椎前凸角(LL),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研究共580例患者,其中经OLIF手术276例,经PLIF手术304例。1项随机对照研究,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为低风险;9项病例对照研究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NOS),其中高质量6项、较高质量3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OLIF较PLIF平均手术时间短(WMD=-84.02,95% CI -118.29~-49.74,P<0.01),平均术中出血量少(WMD=-269.12, 95% CI -319.84~-218.41,P<0.01),平均住院时间短(WMD=-3.29, 95% CI -4.70~-1.89, P<0.01),术后IDH恢复更高(WMD=1.11, 95% CI 0.44~1.77,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ODI(WMD=0.16, 95% CI -1.98~2.30, P>0.05)、VAS(WMD=0.02, 95% CI -0.52~0.56, P>0.05)、LL(WMD=0.77, 95% CI -0.40~1.94, 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OR=0.91, 95% CI 0.50~1.64, P>0.05),OLIF和PLI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IF与PLIF应用于椎体间融合术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OLIF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更低,术后IDH恢复更高,有更大优势。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腰椎 斜外侧入路椎体融合术 后入路椎体融合术 Meta分析
  • 简介:  【摘要】 目的 对腹腔镜下中间路和尾侧路术式治疗老年右半结肠癌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100例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 根据腹腔镜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 50例。对照组采取中间路术式治疗, 研究组采取尾侧路术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 177.54±15.17) min短于对照组的( 207.22±16.15) min, 术中出血量( 101.44±12.75) ml少于对照组的( 119.59±15.34) 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4.00%, 与对照组的 22.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更适合使用腹腔镜下尾侧路进行治疗, 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出血量, 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价值, 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 ;中间路 ;尾侧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middle approach and caudal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right colon cancer in the elderly. Methods 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aparoscopic approaches,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the middle approach and the study group by the caudal approach. The basic operation index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177.54 ± 15.17) min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07.22 ± 16.15) min,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101.44 ± 12.75) ml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19.59 ± 15.34) m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audal approa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cancer. It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but als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has a high value.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Stoppa路与髂腹股沟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前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39例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21~80岁[(49.6±13.7)岁]。前柱骨折31例,前壁骨折6例,前柱伴前壁骨折2例。22例采用改良Stoppa路钢板内固定治疗(A组),17例采用髂腹股沟路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依照Matta评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50个月[(32.4±10.5)个月]。A组手术时间为(152.1±47.5)min,术中出血量为(497.7±160.7)ml,均低于B组的(192.1±58.2)min、(638.2±166.3)ml(P<0.05)。A组骨折Matta评分复位优良率为86%(19/22),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18/22),B组分别为82%(14/17)、77%(13/17)(P均>0.05)。术后A组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闭孔神经损伤1例;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22),B组为29%(5/17)(P>0.05)。结论对于髋臼前柱/前壁骨折,采用改良Stoppa路和髂腹股沟路钢板内固定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改良Stoppa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近年来腔镜甲状腺手术发展迅速,衍生了众多的路及方式,不同的路及方式各有优劣,治疗的适应证也有区别。本文就国内外腔镜甲状腺手术主流技术的特点作一综述,为临床决策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肛周深部间隙,手术切开引流是主要治疗手段。手术路选择很多,经典方式包括外括约肌外、括约肌间和直肠腔内路,不规范的路增加肛瘘或复杂性肛瘘的发生,增加肛门失禁的风险。本文阐述了不同间隙脓肿的手术路方式,为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以期降低肛瘘或复杂性肛瘘的形成概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资源。

  • 标签: 肛管 肛周脓肿 深部间隙 手术入路 成瘘率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路腔镜下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肩关节镜双后路结合前方路盂肱关节囊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16例重度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行关节镜下双后路结合前方路盂肱关节囊松解术,男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6岁,左肩4例、右肩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片、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和肩关节MRI检查,全部患者均行双后路关节镜下盂肱关节囊松解术,所有病例均同时行肩峰下滑囊清理术,分别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评分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0~37个月,平均26个月。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平均UCLA评分分别为(10.3±3.2)分、(28.2±3.3)分和(31.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为(38.3±4.2)分、(89.2±4.5)分和(95.2±3.3)分;VAS评分平均为(6.3±1.9)分、(1.3±0.3)分和(1.0±0.2)分(P<0.01)。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关节镜下双后路结合前方路盂肱关节囊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便于术中操作,可以显著地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关节镜下双后路结合前方路盂肱关节囊松解为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提供有效方法。

  • 标签: 冻结肩 双后入路 肩关节镜 松解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胸腺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剑突下路胸腔镜与侧胸路胸腔镜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80例胸腺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 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侧胸路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经剑突下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在胸腺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剑突下路胸腔镜治疗,临床效果较侧胸路胸腔镜治疗更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 胸腺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