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胡奇光先生的《中国小学》作为一部从历时层面研究小学的专题著作,在中国语言文字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书详细阐述了“小学”涵义的演变、小学传统的特点及小学历史的具体分期问题,极大地弥补了小学研究分支不全面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胡奇光《中国小学》对小学的探索和构建,重新评估《中国小学》在中国语言文字研究领域的价值和贡献。

  • 标签: 《中国小学史》 小学史 构建
  • 简介:众所周知,现代教育的理论、制度和方法首先是从西方产生的,这就是说,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兴起、变革和发展,总是离不开对西方国家教育理论、制度和方法的引进与吸纳,而伴随这一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就是各式各样的教育实验。因此,从教育实验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无疑是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生长点,也是从历史研究角度来进行当代中国教育实验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有益的尝试。由熊明安教授、周洪宇教授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就是这样一部视角敏锐、集思广益、精心建构而成的教育新作。

  • 标签: 中国 教育实验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 现代教育
  • 简介:如果历史研究存在价值判断,那就难以避免研究者主观态度的介入,而亲历的当代人掌握着第一手的资料,有着自身的优势。“当代人能不能写,关键不是时间和距离的问题,也不是写作者主观介入的问题,而是史学观念和方法的问题。”孙振华先生便是运用历史化、问题化、情景化的方法写作。在不断证伪、纠正谬误的动态过程中,当代艺术为未来铺路,终将走向未来。

  • 标签: 当代艺术史 方法论 价值判断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8-08
  • 简介: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植柳历史。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中国植柳起源于夏商时期,周代以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历史景象。古代中国人植柳主要是植柳护堤(护堤树)、植柳护路(行道树)、植柳美园(园林造景树)。中国人在长期的植柳历史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柳文化,主要体现在:①柳崇拜:视柳树为女性生殖器崇拜的象征、吉祥和神的象征而祭拜;②柳民俗:存在着插柳戴柳习俗、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习俗、射柳及柳舞习俗;③柳诗文:柳树被历代文学家赋予表达“离情别意”的符号象征而极力讴歌;④柳绘画:视柳树为美与善的象征而成为山水画作中的主要表现景物。

  • 标签: 柳树 种植 柳文化
  • 简介:【中考预测】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的开端。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亲罗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涉及的知识有:虎门销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步骤。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历史事件 组成部分 工业革命 北京
  • 简介:摘要:中国建筑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不可磨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建筑艺术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不断积累和吸收外来的技术,并形成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与特点。从古代的城墙、宫殿、寺庙到现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国建筑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本文将简要探讨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以及它们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影响。

  • 标签: 中国建筑 历史 建设 发展
  • 简介:"小文化"因其"小",可触摸、可咀嚼、可反刍,于是就格外容易给人一种肉糊糊、油腻腻、甜丝丝的感受,在小瞳孔、小视角、小胃口的"小"读者中也就格外容易叫卖,追成与"大文化"被冷落命运相反的种种热闹。且又特别能制造和推出"名家"、"大家"、"大师",反正"小文化"群落衡文、论人的标准在取线土也颇低。"小文化"处在朴实白在的存在状态的时候,因其无奢无华,不拔高、不膨胀,老老实实地绽芽、分蘖、悬花、作果,无论如何还是构成过一种美学存在的——尽管她只是一种小家碧玉式的美,小门小户的美。她一经进入"非自然"化的表演,无论表演的是"假大空"式的无忌膨

  • 标签: 大文化 小农文化 群落 小农意识 表演 存在状态
  • 简介: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合编,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的教育。今年五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深受广大教育界读者的欢迎。第一次印刷一万五千册,很快销售一空。现已决定明年上半年重印,以适应读者的需要。本书是编著者长期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成果。它的特点是:(一)观点较鲜明。自始至终力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探求新民主主

  • 标签: 中国现代教育史 大学教育系 教育科学研究所 新民主 编著者 教育思想
  • 简介:中国集邮》已于1997年7月出版,全书精装本上下两册。计882页,堪称洋洋大观之钜著。读其“后记”云:“本书开始于1994年,历时6载,召开了审稿会30余次,审稿人员多达500余人次”。通读之后,发现其中有突出之处,为各地已出集邮中所缺少的类似资料。但也有引证错误的地方。兹就个人管见述之。

  • 标签: 《中国集邮史》 读后感 集邮知识 文献资料
  • 简介:从鸦片的危害,联想到今天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一败再败的史实,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由此可见。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中地位尤其突出,与国内国际历史史实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在2012年中考中.鸦片战争既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以探究性题形式出现。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探究性 选择题 史实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4-13
  • 简介:中国现代内容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都蕴含有收集与整理历史资料的活动内容,收集与整理历史资料是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之重要一环,历史图片资料的收集是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

  • 标签: 中国现代 史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建议
  •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1964年编选的《中国近代货币资料》,汇集了档案馆藏1840-1911年间大量清代珍贵档案文献,对研究我国近代货币极具参考价值,但书中部分资料引自晚清官修文献及部分杂志、报刊,已非原始文献,加之排印校勘疏忽,不免讹误.如第一辑下册823页"各省铸造银元概况表"(简称"表"),对户部造币总厂及17省造币厂银元的始铸、停铸、复铸均有详细记载.

  • 标签: 货币史 总行 金融史 中国人民银行 中部 参考价值
  • 简介:<正>由严昌洪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社会风俗》,是该社出版的“中国社会丛书”的一种。本书运用历史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以风俗的嬗变与社会近代化的关系为主线,系统地勾勒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西俗东渐和经济政治变革的大潮之下社会风俗演变的轨迹。着重论述古老风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西风俗的冲突与融合、经济政治改革与风尚变迁等重要问

  • 标签: 社会风俗 中国近代 中国社会史 冲突与融合 研究方法 传统文化
  • 简介:中国英语就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中国英语在半殖民地时期表现为没有性、数、格等变化的带有中国口音的洋泾浜英语。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在特点或思想方面有按欧洲的模式进行变革的趋势。1950至1970年间,国内又涌现出大量的与中国当时政治环境密切联系的政治英语。改革开放后,中国英语得到空前的发展,在科技、教育、商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中国英语 洋泾浜英语 欧化英语 政治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