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枕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大型(≥3.0cm)听神经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术中打开岩裂-桥脑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经枕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31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均打开岩裂-桥脑裂。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术中未能解剖保留,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按H~B标准: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8例,Ⅵ级2例。术后并发呛咳4例及吞咽困难1例。31例术后随访3~69个月,平均30.5月;肿瘤无复发;术后半年后恢复至B级3例,C级5例,无改善11例,未能保留听力12例。结论枕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切口及小骨窗,利用小脑自然间隙,在不牵拉或少牵拉脑组织的情况,达到手术操作所需的空间,降低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损伤风险,治疗大型听神经瘤效果良好。

  • 标签: 听神经瘤 显微手术 乙状窦后入路 锁孔手术 岩裂 小脑桥脑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美学的出现促进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该篇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夏琥的英译散文《玫瑰色的月亮》,分析散文的美感再现。

  • 标签: 翻译美学 散文 美感再现 《玫瑰色的月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显微切除5例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中证实,术后病理确诊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5例肿瘤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枕状窦后-颌下联合人路能良好显露、安全切除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颈静脉孔 哑铃型神经鞘瘤 手术入路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听神经瘤的切除过程中使用枕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60例听神经瘤患者, 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枕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术, 对照组使用常规开颅手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面神经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面神经功能优秀率分别为96.67%、3.33%、53.33%, 均优于对照组的73.33%、26.67%、23.3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听神经瘤的切除过程中使用枕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治疗的效果显著, 在保持手术肿瘤切除程度的前提下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面神经功能保留有积极性作用,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听神经瘤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外科切除 治疗效果 术后并发症 面神经 
  • 简介:202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处在新、旧高考更迭的转型期,全国卷理综的生物试题在延续“重基础、讲综合、分梯度、有创新”一贯风格的同时,也更多地聚焦生活案例、科学实验、前沿科技等真实情境中的学科性问题,以此来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实际,综合考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 标签:
  • 简介:脱氢环香叶酸酯(EthylDehydrocyclogeranate,CAS#35044—57—6)常常被称为藏红花酸酯,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

  • 标签: 乙酯 叶酸 脱氢 解析 香料 藏红花
  • 简介:摘要左拉西坦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部分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的单药治疗或辅助治疗。报道左拉西坦导致低钾血症1例,旨在提供低钾血症的病因分析、诊断、治疗经验,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低钾血症 癫痫 左乙拉西坦
  • 简介:摘要左拉西坦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部分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的单药治疗或辅助治疗。报道左拉西坦导致低钾血症1例,旨在提供低钾血症的病因分析、诊断、治疗经验,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低钾血症 癫痫 左乙拉西坦
  • 简介:对乙酸酯皂化反应实验装置和实验数据处理进行了改进,避免了以往电导的测定方法给实验带来误差,而且使反应溶液混合更加均匀所用时间更短。通过对双管反应器装置进行改进,制成了一种新型的反应器,从而使实验更简便、准确性更高,因此具有推广性。

  • 标签: 电导率 恒温 锥形皂化池 速率常数
  • 简介:商王朝的武曾“射天”。《史记·殷本纪》载:帝武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缪辱之。为革囊,盛血,印而射之,命日射天。

  • 标签: 殷武乙 宋康王 “射天” 中国 历史研究
  • 简介:乙酰乙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然而传统的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的制备方法,存在产品收率不高和制备钠砂的过程安全性差的缺点.改进制备方法,直接以醇钠(甲醇钠、乙醇钠和叔丁醇钠)代替钠砂作为催化剂,在较温和的条件进行反应,并改进蒸馏的方法.结果显示乙酰乙酸酯的收率可达到55-74%,均优于教材的实验结果.

  • 标签: 乙酰乙酸乙酯 醇钠 有机化学实验 Claisen酯缩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苯、三氯化磷、乙醇为主要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苯基亚膦酸二酯。第一步反应: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C6H6):n(PCl3):n(AlCl3)=1:3:1.33,回流12h,三氯氧磷为处理剂,产率88.6%。第二步反应:苯基二氯化膦在N,N-二甲基苯胺存在下与乙醇作用生成目的物,n(phPCl2):n(C2H5OH):n[phN(CH3)2]=1:2.5:2.2,反应温度20.30℃,产率80.4%。

  • 标签: 苯基亚膦酸二乙酯 合成 生产工艺 有机磷化合物 光敏引发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儿癫痫患者应用左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小儿癫痫54例,随机分为甲组和组。对甲组27例患儿应用左拉西坦,对组27例患儿应用托吡酯。观察甲组和组的临床效果,并对比。结果甲组临床有效率为92.59%,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11%。组临床有效率为81.4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52%。甲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较好,临床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临床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