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3年本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软组织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均已行高频超声检查,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金标准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病理检测良恶性比例为94/6,高频超声诊断比例为95/5,敏感度为97.89%,特异度为60.00%。

  • 标签: 高频超声 浅表软组织肿物 病理金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腮腺手术患者的效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需要进行腮腺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腮腺手术后的常规护理,而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腮腺手术后的患者增加优质护理的联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短以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长短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腮腺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的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使用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腮腺肿物 优质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良性乳腺采用常规乳腺切除术与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良性乳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费用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手术指征(包含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良性乳腺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切除术治疗,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而后者手术费用较为低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治疗。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 良性乳腺肿物
  • 简介:摘要分析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腹膜后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为妇科肿瘤。对25例误诊为妇科肿瘤的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及病理学诊断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在进行健康体检时妇科彩色超声检查发现附件区或盆腔包块,其次为自扪及下腹部包块、下腹痛、腹胀、腰痛、尿频尿急、左下肢疼痛、痛经及阴道出血等。腹膜后肿瘤发病率较低,其临床症状和妇科疾病相似,容易被误诊为妇科肿瘤。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纤维腺瘤采用乳晕切口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乳腺表面切口切除术,而观察组则行乳晕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全切除肿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但是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中,与乳腺表面切口切除术相比,虽然乳晕切口切除术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是术后不容易留下瘢痕,能够满足患者的审美需求。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肿物切除 乳晕切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作彩超)对于鉴别良恶性乳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接收的118例乳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开展彩超检查,将彩超检查结果和乳腺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超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彩超将1例乳腺囊肿误诊作乳腺增生,将1例早期髓样癌误诊作乳腺纤维瘤,彩超诊断结果和乳腺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准确率为98.31%。结论:彩超能够有效帮助鉴别乳腺的良恶性,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物 良性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特征的腮腺恶性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14例腮腺患者的超声图像及临床特征,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有鉴别意义的特征性指标,建立综合预测模型。结果腮腺恶性肿瘤超声图像常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伴或不伴颈面部异常淋巴结的低回声实性肿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面神经功能、颈面部淋巴结异常及的最大径线、形态、边界是腮腺恶性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利用以上5个指标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显示Nomogram的一致性指数为0.896(95%CI=0.834~0.958)。标准曲线显示Nomogram预测效果与腮腺良恶性的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为0.878。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腮腺有重要价值,利用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特征建立的Nomogram模型能评估腮腺的生物学特征,该模型对腮腺恶性风险的预测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腮腺肿物 诊断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冠状面声像图特点,初步探讨ABVS冠状面征象“云雾征”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本文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经ABVS扫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在3类以上,且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共154例。通过回顾性分析乳腺是否出现“云雾征”及“汇聚征”,分别比较“云雾征”与患者年龄、大小、良恶性、是否为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冠状面“云雾征”及“汇聚征”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乳腺154个,包括良性病变42个,年龄(40.5±10.9)岁,长径(26.7±13.7)mm;恶性病变112个,年龄(55.4±11.4)岁,长径(17.9±11.5)mm。“云雾征”出现率在不同年龄组、不同长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3);“云雾征”出现率在良性组和恶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6/42)比75.0%(84/112)](P<0.001)。“云雾征”对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为85.7%、75.0%、77.9%。“云雾征”的出现与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阳性与否存在相关(P=0.049、0.005),但与Ki-67、Cerb-B2及淋巴结转移没有明显相关性(P=0.649、1.000、0.064)。本组“汇聚征”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43.8%、90.5%、56.4%。结论“云雾征”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及预测ER、PR表达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物 ABVS 云雾征 汇聚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评价颌面部隐蔽切口入路内镜辅助下颈部良性肿瘤切除的新术式。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颈部良性肿瘤患者17例(颏下区3例,下颌下区2例,腮腺后下极9例,胸锁乳突肌上区1例,胸锁乳突肌中区1例,胸锁乳突肌下区1例)。术前行CT检查,评价肿瘤大小、边界、形态、性质,根据肿瘤所在区域设计不同部位隐蔽切口,颏下区及下颌下区选用口内前庭沟入路,腮腺后下极及胸锁乳突肌区选用耳后隐蔽小切口入路。术中采用自制的"口腔手术用造腔装置"辅助牵拉完成颈部"造腔",内镜辅助下将完整摘除,术后每3个月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手术均按预期完成,术后3个月复查时,视觉模拟量表平均为9.3分,患者对切口设计及手术整体效果均表示满意,术后1~15个月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采用隐蔽切口入路内镜辅助颈部良性切除是一种切口不明显、具有良好美容效果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内窥镜 口腔前庭沟切口 耳后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腔镜下甲状腺良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住我院的80例甲状腺良性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颈腔镜微创手术,利用气囊在患者甲状腺前方制造充气区域,将Trocar切口设计在隐蔽区域。在临床手术时无需对颈前皮瓣、颈前肌、断颈前静脉实施游离。结果在甲状腺良性切除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疤痕愈合时间、生存质量等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腔镜甲状腺良性切除手术相较传统切除手术效果尤佳,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颈腔镜 甲状腺 切除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内镜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下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近5年来我院就诊的消化道黏膜下的60例患者。采用超声内镜对病变进行确诊后行内镜消化道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中食管黏膜下18例(30%),胃黏膜下30例(50%),十二指肠黏膜下12例(20%)。所有患者都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60例患者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成功54例(90%),6例患者没有切除干净。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穿孔。结论对消化道黏膜下进行内镜切除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内镜 黏膜肿物 黏膜切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进行性复视8年伴歪头视半年患者就诊眼科,查体发现患者右眼内转不过中线,眼眶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显示右眼动眼神经下干局部结节样增粗,内直肌支增粗,右眼内直肌肌腹部变细。结合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最终诊断为右眼眶内动眼神经分支;右眼动眼神经分支麻痹;右眼内直肌麻痹;右眼麻痹性外斜视。2个月后行双眼斜视矫正术,术中被动牵拉试验提示右眼外直肌无抵抗力。术后患者右眼眼位呈轻度过矫状态,右眼内转基本到位,各方向无明显复视。(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24-22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乳腺肿块的切除观察及护理策略。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对760例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的患者在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术中心理支持;术后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保证了手术安全性。结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护理,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及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认知度,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康复出院的关键。

  • 标签: Mammotome 乳腺肿物 微创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乳腺旋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本科室87例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术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经验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87例乳腺全部切除,无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后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微创旋切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45例乳腺患者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2013年我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症状的患者145例,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判断是否为乳腺。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45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24例,术后确诊120例,准确率96.8%;21例恶性肿瘤,术后确诊20例,准确率95.2%。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的对疑似乳腺患者做出正确判断,结果准确率高,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乳腺肿块
  • 简介:应用内镜微波技术治疗咽喉,分别对119例咽侯患者行凝固技术临床治疗研究,内镜微波汽化技术可适于外科微创切除咽喉肿瘤

  • 标签: 内镜微波 凝固汽化 切除咽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妊娠期卵巢的安全性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妊娠期在该院行卵巢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在妊娠中期行择期手术者36例,早产1例;急诊手术22例,其中妊娠早期10例,流产2例;妊娠中期8例,流产1例;妊娠晚期4例,早产2例。18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40例行剥除术。病理分型中良性53例(91.3%),以成熟性畸胎瘤最多见,粘液性囊腺瘤次之;瘤样病变主要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黄体囊肿;恶性肿瘤4例(6.8%),其中未成熟畸胎瘤2例,无性细胞瘤1例,粘液性囊腺癌1例;交界性肿瘤1例(1.7%)。结论妊娠合并卵巢患者中,恶性肿瘤占一定比例,推荐有手术指征者在妊娠中期行择期手术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 卵巢肿瘤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