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部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整形美容中心收治鼻唇部色素痣患者43例、脂溢性角化病12例、角化棘皮瘤3例,共58例,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17~55岁,平均33岁。面部面积0.8 cm×0.8 cm~2.2 cm×2.0 cm。鼻唇沟区设计携带皮下组织蒂的局部皮瓣,通过皮下隧道或者游离周围组织推进方式,将皮下蒂皮瓣转移至缺损区域,切除同时一期闭合皮肤缺损。术后总结并发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58例皮瓣转移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良好、术区瘢痕平整。随访6~48个月,1例口唇周围切除术后,鼻唇沟供区瘢痕较明显。满意57例,占98.3%。结论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部切除后皮肤缺损有一期防止器官牵拉变形,远位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等优点,且皮瓣厚度、颜色与缺损处相近,供区瘢痕不明显,术后外观和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皮下蒂皮瓣 鼻唇沟皮瓣 肿物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良性乳腺治疗中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共有38例良性乳腺患者入组本次研究,都于2017年2月-2020年10月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平行对照法分组,A组和B组各19例,分别实施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和常规乳腺切除术,分析疗效差异。结果 A组患者比B组有着更优的手术指标,差异显著(P<0.05);A组(94.74%)有着更高的乳房美观优良率,与B组(68.42%)差异显著(P<0.05)。结论 良性乳腺临床治疗中,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乳房美观度优于常规乳腺切除术,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 良性乳腺肿物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青年男性,明确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第2程化疗中突发尿便障碍、四肢无力,并迅速进展至昏迷。多次评估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均未见异常,骨髓涂片完全缓解,病因诊断一度陷入困境。患者后续通过脑脊液病原DNA二代测序检出细小病毒B19序列获得病因线索。头颅磁共振成像的特征表现、细小病毒B19特异性抗体及后续出现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提供了进一步佐证。该患者最终诊断为细小病毒B19感染相关脑脊髓炎,经过人免疫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及影像学征象完全恢复。

  • 标签: 脑脊髓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小病毒B1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睑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取笔者医院眼科收治眼睑患者100例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开展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予以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经手术眼睑快速冰冻切片诊断为恶性肿瘤75例,其中基底细胞癌患者38例,约占比50.67%,睑板腺癌患者26例,约占比34.67%,原位癌患者4例,约占比5.33%,鳞状细胞癌患者5例,约占比6.67%;良性肿瘤患者18例,其中内翻性毛囊角化病变患者8例,约占比44.44%,慢性炎症患者4例,约占比22.22%,脂溢性角化病患者3例,约占比16.67%,淀粉样变性患者1例,约占比5.56%,眼睑脓肿患者2例,约占比11.11%;以患者术后最终诊断为金标准,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精准性为93.0%,敏感性98.68%,特异性75.0%,与最终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P>0.05)。结论: 快速冰冻切片可为眼睑术中快速定性,明确良恶性,界定切除范围,以提高手术精准性,为手术开展提供快速、精准资料参考。

  • 标签: 眼睑肿物 快速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特征的腮腺恶性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14例腮腺患者的超声图像及临床特征,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有鉴别意义的特征性指标,建立综合预测模型。结果腮腺恶性肿瘤超声图像常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伴或不伴颈面部异常淋巴结的低回声实性肿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面神经功能、颈面部淋巴结异常及的最大径线、形态、边界是腮腺恶性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利用以上5个指标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显示Nomogram的一致性指数为0.896(95%CI=0.834~0.958)。标准曲线显示Nomogram预测效果与腮腺良恶性的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为0.878。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腮腺有重要价值,利用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特征建立的Nomogram模型能评估腮腺的生物学特征,该模型对腮腺恶性风险的预测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腮腺肿物 诊断 列线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48岁女性,临床以突眼、淋巴结肿大起病,影像学提示涎腺炎,血清IgG4水平升高明显,淋巴结活检见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拟诊IgG4相关性疾病。起病后9年患者出现乳腺,手术病理诊断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病程后期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出现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皮疹等靶器官损伤表现,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以上症状明显改善。本病例提示对于临床怀疑IgG4相关性疾病的患者,需警惕淋巴瘤及伴有靶器官损伤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风险。

  • 标签: IgG4相关性疾病 淋巴瘤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心脏受累
  •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对75例108个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患者予以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108个均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全部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效果好,微创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安全、创口小、不留疤痕。而充足的术前准备、严谨术中配合以及恰当的术后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麦默通旋切系统 乳腺肿物 微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进入我院接受微创旋切术治疗的82例乳腺患者划分为两组,均为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两组数据差异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物 微创旋切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腔及腹膜后囊性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腹腔或腹膜后囊性患儿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59个月。患儿囊性9例来源于腹腔,2例来源于腹膜后,均于腹腔镜下行切除术。结果11例患儿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21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5~30 mL,平均10 mL;术中均无患儿输血。术后住院时间3~8 d,平均5 d。11例患儿术后病理提示:成熟性畸胎瘤5例,副中肾管囊肿1例,回肠重复畸形2例,淋巴管瘤2例,肝囊肿1例。11例患儿术后随访7~51个月,平均20.9个月,无患儿病情复发。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腔及腹膜后囊性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腹腔肿物 腹膜后肿物 囊性肿物 儿童
  • 简介:摘要:消化道黏膜下(SMTs)是指来源于非上皮细胞组织的病变,大多数患者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多在普通胃肠镜检查时发现。普通内镜检查无法准确评估黏膜下病变的性质,而超声内镜(EUS)的问世及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EUS利用超声探头与内镜技术结合既可以直接观察病灶黏膜表面,还可以通过超声扫描获得病灶及周围器官组织断层的组织特征,EUS检查还具有受周围组织器官干扰小、图象分辨率高等优点。本研究将本院2016年5月—2019年8月行EUS检查的并且有病理结果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 超声内镜 病理类型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50例乳腺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本次实验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25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所选25例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记录和比较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总体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躯体功能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所选25例患者中共计5人出现术后并发症,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0.00%,实验组对应人数为1人,占比为4.00%,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乳腺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有着不俗的表现。

  • 标签: 乳腺肿物切除术 一般护理 全程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2例乳腺良性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61例。A组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B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分析瘢痕的平均长度、切口平均愈合的时间、手术的平均时间和失血量、手术所做切口长度;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相较于B组,A组的生存质量情况、瘢痕的平均长度、切口平均愈合的时间、手术的平均时间和失血量、手术所做切口长度、并发症和传统手术组比较有优势,P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物 微创旋切术 开放手术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在治疗良性乳腺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70例良性乳腺患者进行对比探究,(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6月),治疗对比分析,电脑排列数组分组,对照组/35(传统开放式治疗),实验组/35(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比患者临床数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乳房美观程度(乳房形状、乳头颜色、色素沉着)。结果: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干预后,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在治疗良性乳腺当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改善患者乳房外观形态,提升患者预后水平,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良性乳腺肿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迟就医导致破溃的乳腺癌手术患者皮瓣护理管理方法和重点。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乳腺破溃可手术乳腺癌患者25例,针对患者的画像描写特点,特别是皮瓣的术后管理和延续性个案管理。结果:通过以上护理管理方法,以上患者在术后仅有1例出现皮瓣缺血坏死,再次手术修复后改善,并都坚持完成的术后的全程治疗方案,暂时未出现中断情况。结论:因延迟就医导致破溃的乳腺癌患者,多存在依从性差,而已针对患者群体画像,依据患者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宣教和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结局。

  • 标签: 群体画像 延迟就医 乳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结直肠患者82例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在该院行ESD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结直肠患者23例为研究组。统计ESD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ES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中,ESD术后出血为9例,占39.13%;术后腹痛为6例,占26.09%;术后腹胀为5例,占21.74%;术后穿孔为3例,占13.04%。其中术中出血患者给予止血药及输血治疗好转;腹痛、腹胀患者给予止痛及对症治疗好转;穿孔患者给予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好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大小、手术时间、是否完整切除及术后疼痛为ES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大小及手术时间为ESD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ESD治疗结直肠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大小及手术时间,通过加强术前准备,提高患者营养状态及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直肠肿物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180°旋转皮瓣对眼睑切除术后眼睑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及美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眼睑切除术后眼睑皮肤缺损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180°旋转皮瓣修复,对其修复效果及手术前后美学评分进行观察。结果:51例患者皮瓣均良好存活,皮瓣成活率100.00%,无需打包加压,手术瘢痕相对隐蔽,均无需二次手术。术后3个月、6个月时,患者美学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180°旋转皮瓣 眼睑肿物切除术 后眼睑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