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正>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麦克莱)——题记学界关于陈兴良教授的书评为数不少,但对其宏大、精深的学术构架作一整体性评介的几乎没有。笔者此番不揣浅陋虽有班门弄斧之嫌,但绝无评头论足之意,实是为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和学术思想所彰显的强烈使命感深深感染,大有不吐不快之感,也就难以顾及贻笑大方之虞了。况乎陈兴良教授朴素自然的学术风格是和刑法最本真的性情丝丝入扣的,从而使得每个人都有了发言权,这或许也是人性的自然流淌。

  • 标签: 陈兴良教授 不揣浅陋 中国刑法学 大陆法系 本体刑法学 法律出版社
  • 简介:5月12日,由湘潭大学、长沙银行、湖南省公证协会共同主办的“强制执行公证文书制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制度改革与展望”研讨会在湘潭市举行。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公证协会,湖南省司法厅,湖南省公证协会,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沙市、湘潭市司法局,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

  • 标签: 公证债权文书 强制执行 制度改革 研讨会综述 展望 湖南省分行
  • 简介:法学教育层次的提高,并没有带来教育质量与水平的相应提升。作为衡量一所政法院校和法学院办学水平重要指标的法学学术论文质量的大幅下降的现实提醒我们,应当重视提高法学学术论文的质量。我们应当站在强化法学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还应当采取包括改革现行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中与加强学生法学研究能力不相适应的设置等各项有效措施来提高法学学术论文的质量。

  • 标签: 法学素质教育 法学学术论文 质量
  • 简介:我国法学理论研究方法在过去四十年中发生了的重要转变。改革开放之后,'政法法学'经历了从盛行到衰退的过程,而'诠释法学'因稳定性、逻辑性等特征取得了显著发展,后'社科法学'约于新千年前后蓬勃兴起。作为我国此时期法学理论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其背后分别体现着浓烈的国家主义、建构理性主义与进化理性主义的理论倾向。借助于法学学术史的视角,对三种理论倾向的深入研究,我们方可理解三种法学研究方法的流变背后更为深刻的理论渊源,并可在观察各研究方法在法学研究的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其优势与不足,并对各研究方法的未来与发展作出初步判断。中国的法律体系是法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之一,本文将以此作为重点论据。

  • 标签: 法学研究方法 政法法学 诠释法学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 简介:第四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侦查系主任论坛于2004年10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行.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学珍、公安部刑侦局局长杜航伟、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局马海滨副局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兴良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以及全国其他公安政法院校的侦查系主任、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 标签: 政法大学 侦查学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反贪局 公安大学 刑侦
  • 简介:2007年7月13日,“法律治理与社会政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全国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和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各著名高校法学院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社会政策 法律治理 研讨会综述 上海财经大学 博弈
  • 简介:由于理论研究的薄弱、立法供给的不足、审查标准体系内在的矛盾、法官规避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行政诉讼中滥用职权标准的适用尚存有较多问题。从加强权力控制,实现行政实体法与行政救济法衔接,通过司法审查倒逼责任落实等角度观之,滥用职权规制的范围应走出干预行政和自由裁量权的认识误区,统一滥用职权的司法审查标准与行政权行使标准,明确滥用职权行为的违法属性,进而确定包括主观动机审查、直接证据证明、违法表现三要件的滥用职权标准。

  • 标签: 行政诉讼 滥用职权 标准适用
  • 简介:如何正确处理诉讼调解与司法裁判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报告在调取和分析1943—2013年有关调判关系的重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调判关系理论研究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今后实现理论创新的突破方向和改善措施。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有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呈现出十分活跃繁荣的学术景象,但是,也形成了一些重大理论争点,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学术与实务两张皮,实践与理论相脱离"的实际问题。调判关系问题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的一个核心课题。加强这个课题的理论研究,改善科研管理,进一步总结和提炼"调判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深入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诉讼运行规律,从理念论、本质论、价值论、程序论、方法论、目的论、功能论和主体论等八个方向突破思想障碍,实现调判关系理论认识的新飞跃。

  • 标签: 诉讼调解 调判关系 问答逻辑 协商民主
  • 简介:前言2015年10月28日至29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医药法学术研讨会'在台湾东吴大学隆重举行。此次学术会议由东吴大学法学院、台湾医事法学会、台湾医药品查验中心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省法学会医药法学研究会、台北医学大学医疗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台湾医事品质改革协会、台湾血管外科学会等单位协办。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等单位的20位专

  • 标签: 医药法 学术研讨会 法学术
  • 简介:一年一度的全国法院系统学术盛会——全国法院系统第十七届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全国各高级人民法院主管学术研究的领导,学术研究管理机构负责人,获奖作者170余人到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第十七届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主任万鄂湘参加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吕伯涛到会并致辞。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第十七届 法院系统 佛山市 高级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正>倡导致力于改造社会的法学研究,源自于两大方面的考虑:一是法律对于社会的意义;二是法学学术应有的社会担当。这两方面的考虑,与当前我国的法治实践与法学学术的背景和状况息息相关。一方面,尽管我们在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并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当前社会出现的种种现象、问题与情况,特别是面对诸多"隐性制度"、"潜规则"以及时有发生的法律被架空、常规制度乏力甚至失灵、有损社会公平正义、侵蚀人民福利的事件,表明了

  • 标签: 法治国家 法治实践 学术研究 社会公平 中国法治 法治中国
  • 简介:<正>学术盛衰兴替的经验表明,闭门造车则学术固守,开放兼容则学术进步。在科学迅猛发展的当今背景下,如果狭隘地将眼光局限在本学科领域"自娱自乐",从不寻求放宽视野、理论突破和更新方法,终将难取得重要造就。科学发展的结果,不但使得学科门类越来越丰富、专业分化越来越精细、理论知识越来

  • 标签: 交叉学科 学术研究 学科门类 学术进步 《论法的精神》 伯尔曼
  • 简介:<正>前言第二届海峡两岸医事法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17—18日在台北召开,本次会议由台湾东吴法学院主办、台湾医事法学会承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省法官协会等单位共同协办。中国人民大学杨立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力教授等大陆学者及台湾法界、医药界专家学者30余人共同与会。此外,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部分师生以及台湾医药产业界的代表旁听了会议并参与了部分议题讨论。

  • 标签: 医疗机构 海峡两岸 损害责任 学术研讨会 医事法 医务人员
  • 简介:<正>前不久,我在北京大学附近的风人松书店买到一本《当代国际法论》。该书的前言有这样一句话,"(本书)在和平解决争端、难民、人权、国际组织等等问题上也都反映了作者的新成果。"由于我对人权问题比较感兴趣,便想先浏览一下第十二章,即"国际法上的人权"这一章。当我翻开一看,立刻就非常吃惊地发现,这一章中竟有大段大段的内容与我在一本《国际法》教科书中所撰写的有

  • 标签: 学术论著 治学态度 注释 奥本海国际法 学术论文 治学方法
  • 简介:<正>前言2012年10月21~22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隆重举行。此次学术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台湾医事法学会、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国家专利战略推进与服务(泰州)中心、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协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医药法研究所承办。21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宋永忠,台湾东吴大学校长潘维大,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生物审查部部长张清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谢国伟,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黄志臻,中共泰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倪斌,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

  • 标签: 海峡两岸 国家知识产权局 学术研讨会 医患关系 医疗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 简介: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是联系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法官参与学术、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法院系统调研方面的最高赛事。12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承办的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工作结果揭晓,我省法院系统共获奖10篇,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法院系统 论文 最高人民法院 海南 相互交流
  • 简介:在芝加哥法经济学的论述中,自由市场的概念是最为常见的隐喻之一,它一方面关联着在规范性政治理论讨论中的财富最大化或效用主义的原则,另一方面关联着在论述法律改革以及普通法历史时的效率目的论,因此构成了右翼法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讨论了芝加哥法经济学的学术组织史。在这一视角内,法经济学并不是一种政治上中立的纯理论建构,它从一开始就是内嵌在美国保守派自觉的政法运动中。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美国法制的宪政规范要求,法经济学不可能通过其修辞策略就推翻罗斯福新政以来经由历次政治斗争所形成的进步主义政法成就

  • 标签: 波斯纳 自由市场 修辞策略 政治革命
  • 简介:当前,中国刑法学界正在就犯罪构成理论改革的问题进行着激烈的争论。然而,一些刑法学者内心深处的政治情感影响着其理论立场。德国犯罪三阶层论的产生和发展弥漫着令人心痛的政治悲情。其他犯罪构成理论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同样充满着政治悲歌。在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的共同刑法理念下,犯罪构成理论是中性的理论分析工具。因此,在犯罪构成理论争论中应淡化其政治出身,主要应从逻辑性和实用性等技术层面上讨论各种犯罪构成的优劣,并创建、移植或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犯罪构成理论。

  • 标签: 德国 犯罪三阶层论 犯罪构成 政治 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