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持性心理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存在营养风险的脑出血患者营养支持状况,对其术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参照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工具的标准,对脑出血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80例存在营养风险病人分组进行营养支持与未进行营养支持作对比,分析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40例脑出血病人实施了营养支持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与未进行营养支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病人,应及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进行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术后的营养状况和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脑出血 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在救治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重要性。方法对3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注重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治愈出院26例(占79%),自动出院4例,死亡3例。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6~15天,每天体重增长4~20g/kg,治愈者出院时体重1880~2330g,住院时间25~50天,静脉营养时间10~42天。结论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出生时极低体重 婴儿 静脉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症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48例重症脑梗死为例,将其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不同时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蛋白、TSF、MAMC以及胃肠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有效改善,同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重症病人 肠内营养支持 重症脑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手术前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患者41例为治疗组,以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术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手术前3天,给予肠外营养;对照组术前没有给予营养支持,2组术后的营养支持相同。结果通过术前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组术后营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术后营养支持的基础上,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前就给予充分营养支持,充分利用肠内及肠外营养的优缺点,相为补充,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 标签: 老年 术前 结肠癌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在GDM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2012.3-2013.9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医院妇产科住院的GDM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同伴支持方式进行系统化管理,对照组采用普通的管理方式,对比其妊娠过程各项指标及结局。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发生各项妊娠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同伴支持者的认可度由前三月时72%渐上升至95%(P<0.01),有效性显著。结果同伴支持的系统化管理对GDM患者的安全分娩非常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同伴支持 GDM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的情况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重度颅脑损伤行营养支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在早期开展经鼻胃管置入营养支持,均对早期胃肠道营养有着良好的耐受性,其中1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3例患者出现食管返流,7例患者出现腹泻,经4~7d静脉高价营养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情况明显改善,逐渐耐受营养支持。结论在给予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营养支持的耐受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和生存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广元市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所选HIV/AIDS病人进行调查。结果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水平比较偏低,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婚姻情况、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收入以及职业社会支持总得分差异明显;多因素分析表明,已婚、同居、高中和以上学历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超出5000元人群的社会支持度最高。在社会需求方面,免费CD4+T淋巴细胞检测1~2次/年、免费病毒载量检测1~2次/年、减免抗病毒治疗相关费用(检查费等)、提高医保报销比例、获得机会性感染诊疗、获得经济上的帮助、精神鼓励、及时获悉政府政策等方面排在前面。结论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水平和健康人群对比偏低,其中婚姻情况、文化水平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属于影响社会支持的关键因素。社会需求上以经济支持、精神鼓励、及时获得政府帮助为主。

  • 标签: HIV/AIDS 广元市 社会支持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活检组织的病理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5月1969例阴道镜下取宫颈组织活检的患者,对宫颈组织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慢性宫颈炎1635例。②CINⅠ级243例。③CINⅡ级49例。④CINⅢ级31例。⑤宫颈癌19例。病理诊断对CIN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宫颈活检 HR-HPV CIN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血管炎组织病理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皮肤血管炎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得出皮肤血管炎患者的组织病理基本有血管炎半脂膜炎、肉芽肿性血管炎、阶段透明性血管炎、淋巴细胞血管炎以及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五种。而患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过度劳累、食物因素、药物、季节因素、系统性免疫疾病以及感染。绝大部分皮肤血管炎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符合其发病组织病理。结论依据皮肤血管炎组织病理学特点对皮肤血管炎进行类型划分,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准确治疗各种皮肤血管炎疾病。

  • 标签: 组织病理 临床探析 皮肤血管炎
  • 简介:摘要乳腺术后瘢痕组织是乳腺局部切除术后由于手术损伤及异物填充等而形成的组织。乳腺术后疤痕组织形成及发生发展过程同一般组织损伤的病理修复过程一样,为老化的结缔组织,其内血管稀少,胶原纤维增多1。由于乳腺术后瘢痕组织质地较硬、活动性差,超声图像上表现缺乏典型特征,与癌灶较为相似,因此鉴别比较困难。本文将介绍超声对乳腺术后的随诊应用。分析乳腺术后瘢痕组织的超声检查特点,并着重介绍超声动态观察乳腺术后瘢痕组织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标签: 超声 乳腺术后瘢痕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机体或细胞内低氧是许多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情况,了解EPO/EPOR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能对缺血缺氧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持续低氧条件下,机体供氧不足,使组织缺氧,逐渐影响靶器官的功能。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低氧环境刺激使EPO生成增加,与EPOR结合后共同介导缺血缺氧条件下的一系列生理反应,为组织细胞提供充足的氧和能量,减轻低氧对机体的损伤。本文就EPO/EPOR对缺氧组织的保护作用予以综述。

  • 标签: EPO EPOR 缺血缺氧性疾病 缺血再灌注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和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也促使新医疗模式将发生新的变革。当前,远程医疗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在个人与医院、医院和医院之间实现家庭保健、急救、专家会诊、远程干预和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医院效益。正因为远程医疗带来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大医院都把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战略,十分重视远程医疗。本文着重阐述远程医疗系统软硬件的建设、管理和功能作用的拓展。

  • 标签: 远程医疗技术 组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合并多重耐药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多重耐药的情况。结果有5例继发多重耐药,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干燥综合征2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均是女性,平均病程12.2年,平均年龄47.4岁,3例败血症,3例泌尿系感染,其中有1例同时合并有泌尿系及败血症,3例泌尿系感染均是大肠埃希菌,3例败血症分别是人葡萄球菌亚种、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患者多重耐药均对替加环素敏感。其中有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反复发热1年,曾至多处就诊反复予激素加量,减至类似强的松20mg,病情反复,后尿培养及血培养均培养出耐药菌,经替加环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结缔组织病病史长,长期使用激素,出现反复发热,警惕继发多重耐药,及时加强监测完善微生物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素。

  • 标签: 结缔组织 多重耐药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对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术前评估肿瘤的良恶性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PHILIPS0.5T磁共振扫描仪对61例骨关节软组织肿瘤患者行MR扫描,重点分析61例肿瘤的MRI特征,对良、恶性肿瘤组间的病灶边界、大小、信号均匀性、瘤周水肿及邻近结构侵犯五项MR征象进行卡方检验,评价各征象良恶性鉴别的意义。结果病灶边界、信号均匀性及5cm大小分界在良恶性肿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瘤周水肿、邻近结构侵犯及10cm大小分界在良恶性肿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有助于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存在局限。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1998年收治并经手术处理的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都进行了手术干预;1次手术2例,余24例经过2~4次手术。16例出现相关并发症并得到及时处理。24例获救,2例高龄者死于MOF。结论无特定指征早期(发病12h内)不推荐手术。发病后3~4周是最佳手术时机。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应轻柔,注意止血。

  • 标签: 坏死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由炎症、创伤、肿瘤疾病引发的软骨损伤、骨关节炎呈逐年增加趋势,软骨损伤往往同时伴随软骨下骨的损伤,骨软骨损伤其自身修复能力极差,甚至无法自身修复,随着研究的深入,骨软骨损伤越来越受到广泛研究者的关注。虽然目前对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治疗手段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未达到满意效果;通过使用生物支架、种子细胞与信号分子构建的工程组织,可能是解决骨软骨疾病损伤的重要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骨软骨修复 骨软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