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医院感染管理的关系。方法:针对2009-2014年在工作的1000名医务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讲座、理论学习班、知识竞赛、研讨会等;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培训结束后以科室为单位,对全院医务人员集中的进行系统考核,提问、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相结合进行考核;如出现问题,达成共识后,再评比、检查。结果:渲染了医院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的氛围;增强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强化护理工作者操作规范的自觉性;提升了院内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达标率以及丢分内容层次,减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顺利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可确保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的效果,强化感染管理保证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成效,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加强,提升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层次性。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提高艾滋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12-2019.11期间在江苏省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感染科接受治疗的60名艾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运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实施护理干预后运用《MOS—HIV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出院前一日实施调查),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管理模式后运用《MOS—HIV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出院前一日实施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相同,假定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差异。干预后《MOS—HIV量表》的得分结果如下:实验组患者在疼痛、躯体功能、精力疲惫、健康感受、生活质量和健康转换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护理模式 艾滋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艾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基于对照实验形式下,纳入54例艾滋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9月-2021年9月)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均分为人数相等的2组,1组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比组(n=27),1组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27);观察、比较2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结果 对比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更高(P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艾滋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41例艾滋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21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20例,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情绪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两组护理前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实验组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依从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艾滋患者的不良情绪,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开设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课程在提高医学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的作用。方法 对2019年7-12月将进入临床实习或规培的医学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相关课程,比较培训前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结果 培训前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正确率为43.00%(2206/5130)低于培训后58.95%(3024/5130)(P<0.001)。培训后,医学生在医院感染概念、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暴发、标准预防、重点部位预防控制、职业安全防护、医疗废物管理、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多药耐药菌、传染病方面的知识掌握率分别为57.41%(155/270)、58.52%(158270)、59.01%(239/405)/69.78%(471/675)、64.81%(700/1080)、61.98%(251/405)、59.81%(323/540)、66.42%(269/405)、 50.62%(205/405)较培训前提高(P<0.001)。结论 通过设开医院感染防控相关课程可提高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水平,从而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学生 医院感染 培训 调查 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艾滋患者认知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4例艾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情绪状态变化、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艾滋病 情绪状态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艾滋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艾滋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滋患者实施共情护理效果确切,可缓解其负性情绪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艾滋病患者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艾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明确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用药依从性。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18年2月-2022年1月期间诊治的艾滋患者,共82例,采用双盲方法分组,即对照组(n=41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1例,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变化情况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艾滋病 综合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用于艾滋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艾滋患者51名,随机分2组。试验组26人采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25人行常规护理。对比自我管理能力等指标。结果:从自我管理能力和WHOQOL-120 HIV评分上看,在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的评估结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艾滋患者用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艾滋病 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情护理对艾滋患者抗病毒治疗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实施时间于2021年1月起,2023年1月止。研究对象按照统一标准在我科进行筛选,共72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患者。根据住院号尾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将单数的36名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双数的36名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共情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评分均明显更低,P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共情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艾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20例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术后艾滋患者,入院后随机将它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为1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SCA评分、护理前后Frankl依从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ESCA评分(95.51±12.34)高于对照组(82.71±12.31),观察组Frankl依从量评分(2.29±0.10)高于对照组(2.08±0.1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法对艾滋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通过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结合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学习,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健康教育 艾滋病 术后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吸毒史艾滋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有吸毒史艾滋患者82例作为研究重点人群,分为对照组(41)、观察组(41)两个组别,分别通过常规治疗、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2.68%VS75.61%),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对有吸毒史艾滋患者有良好疗效,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抗病毒治疗 吸毒史 艾滋病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艾滋患者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病例筛选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医院接收的50例艾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所有病例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的患者人数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艾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观察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MOS-HIV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艾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个体化延续护理 常规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中山市三乡镇幼师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需求,为开展幼师急救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10所幼儿园的120名幼师对急救知识培训的意见与建议。[结果]有效问卷116份,97.4%的幼师认为掌握急救知识重要;最希望参加培训的形式是授课视频结合情景模拟;36.2%的幼师希望的培训频率为每季度1次,31.9%的幼师希望每半年培训1次;46.6%的幼师希望每次培训时间为4h。[结论]幼师有学习幼儿意外急救知识的意愿,建议对当地幼师每季度或每半年培训1次,每次培训半天,培训可采用授课视频结合情景模拟的形式。

  • 标签: 幼师 急救知识培训 意外伤害 培训方式 培训频率 中山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在脑卒中康复期老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11-2021/11期间治疗的56例脑卒中康复期老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8例、使用居家护理知识培训的实验组28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NIH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期 康复护理 居家护理知识培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社区中患有脑卒中处于康复期的老人实施居家护理知识培训所展现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并判断是否具有一定推广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市某社区患有脑卒中处于居家康复的老人,共计8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培训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培训效果评分进行总体的观察对比评估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护理(4.190.92)、危重护理(45.5512.88)、护理文书书写(23.531.68)、脑卒中知识(39.9910.28);实验组患者的基础护理(4.880.93)、危重护理(54.529.83)、护理文书书写(19.762.38)、脑卒中知识(74.8710.88)。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社区中患有脑卒中处于康复期的老人实施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通过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社区 脑卒中康复期 老人 居家护理知识培训 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老护理员培训教学中护理知识讲解效果。方法: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选取40名养老护理员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教学,观察组联用护理知识线上线下讲解。结果:观察组三项教学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六项教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养老护理员培训教学期间进行护理知识讲解,可提高教学成绩得分与教学满意度得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护理知识讲解 常规培训教学 教学成绩 教学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