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注射用磷霉素,由东北制药总厂生产,产品说明书标明本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骨髓炎等,可与其他抗菌素联合应用治疗由敏感菌所致的重症感染。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磷霉素4~12g先用灭菌注射用水适量溶解,

  • 标签: 磷霉素钠 培氟沙星 配伍禁忌
  • 简介:目的探讨磷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成磷霉素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予磷霉素8g和左氧氟沙星0.4g,分两次静脉滴注,7-10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胸片,痰细菌培养,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磷霉素组和左氧氟沙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1%、76.3%,P>0.05无统计学差异,革兰氏阳性杆菌清除率分别为94.7%、76.5%,P<0.05有显著差异,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清除率分别为75%、82.4%,细菌总清除率分别为83.3%、80%,P>0.05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磷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细菌清除率高,尤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良好作用,使用安全,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磷霉素钠 药物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 安全性 左氧氟沙星
  • 简介:3位患者均静脉注射诊断用药荧光素注射液20min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对症治疗给予异丙嗪25mg肌注,症状好转。

  • 标签: 荧光素钠 过敏反应 诊断用药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头孢地嗪聚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自制的葡萄糖凝胶G-10色谱柱,在高分子杂质分析仪上,紫外254nm检测,用自身对照外标法。测定注射用头抱地嗪聚合物含量。结果:对照品在进样量5~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供试品RSD=0.11%。结论;本法测定注射用头抱地嗪的聚合物含量准确、重现性较好。

  • 标签: 头孢地嗪钠 聚合物 凝胶色谱拄 自身对照外标法
  • 简介:目的为我国应对药品监管全球化挑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剖析肝素事件中美国FDA、涉事企业及相关各方应对过程,分析事件原因调查、检验、沟通、善后措施以及深层次供应链风险。结果药品监管全球化实质是原辅料、中间产品、制剂供应链的全球化。结论我国应借鉴美国药品全球化监管经验,顺应监管全球化趋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以确保药品供应链安全。

  • 标签: 肝素钠事件 药品监管全球化 供应链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2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68%(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呼吸峰流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0%(5/41)、9.76%(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4.88%(2/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小儿哮喘 孟鲁司特钠 临床疗效 复发 不良反应
  • 简介:1例75岁男性患者,因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静脉滴注帕米膦酸二60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14d后出现左上臂肌肉疼痛,逐渐发展至右上臂、胸部肌肉疼痛,同时两手手指发僵。考虑帕米膦酸二致肌肉疼痛,遂给予口服萘汀美酮每次0.5g,每日2次,持续10d,肌肉疼痛症状缓解并逐渐消失。

  • 标签: 帕米膦酸二钠 肌肉疼痛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12岁女童患哮喘病,服用孟鲁司特咀嚼片5mg,1次/d,同时服用酮替芬1mg,2次/d。2d后出现遗尿,每晚1次,第6天时遗尿增加到每晚3次。停用酮替芬后仍然遗尿。遂停用孟鲁司特,1周内无遗尿现象,再次服用该药又出现遗尿,停药后随访4月余,未出现遗尿。

  • 标签: 遗尿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 简介:目的探讨阿洛西林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14年之前国内公开发表有关注射用阿洛西林264例病例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患者发生率高,累及系统一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8.43%)、全身性损害(20.24%)、胃肠系统损害(13.01%),严重全身性系统损害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为主。结论阿洛西林安全使用亟待加强,临床应重视阿洛西林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测,确保安全使用。

  • 标签: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1岁2月,因"发热伴皮疹1d"于2015年7月7日入院。入院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病毒性脑膜炎伴支气管肺炎,医嘱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1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qd;拉氧头孢(商品名:噻吗灵,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批号:1505292)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抗感染治疗,q12h。

  • 标签: 注射用拉氧头孢钠 不良反应 渗出性多形红斑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注射用头孢曲松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情况,尤其是与含钙制剂合并使用的情况。方法:通过HIS获取2010年3月30日我院所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的患者的信息,并查阅这些患者的病历。结果:258%(55/2134)的住院患者使用了注射用头孢曲松:2364%(13/55)的病例使用了4g日剂量.且采用了“每日二次,每次2g”的给药方法:55个病例平均用药持续时间为533天,有5例超过10天;1例(占2727%)在接受头孢曲松治疗期间合并使用了含钙制剂。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给药方法不正确、用药持续时间长和不适宜的联合用药情况。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含钙制剂 合理用药
  • 简介: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43~65,病死率为15~25,致残率高,急性期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其病情的转归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发病的轻重。我们于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应用奥扎格雷注射液(海南碧凯药业生产的“丹奥”牌)治疗急性脑梗死(ACI)1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治疗 脑梗死 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泮托拉唑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的信息系统,对2014年1—5月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注射液的200份电子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泮托拉唑注射液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使用科室以消化内科为主,其次为血液科,其他科室相对较少;以预防性用药为主,为102例,占51.00%。但部分病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用药不合理率为29.50%(59/200)。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泮托拉唑注射液的用药指征,合理选择用法、用量及疗程,避免不合理用药。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加强合理用药意识,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共同优化药学服务。

  • 标签: 泮托拉唑钠注射液 医嘱点评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测定三磷酸腺苷二及其制剂的含量.方法:采用改进电泳法.结果:经统计分析,与电泳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操作方便,误差小.结论:改进电泳法可作为测定三磷酸腺苷二及其制剂含量的方法.

  • 标签: 含量测定 三磷酸腺苷二钠 电泳法
  • 简介: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致死、致残率高.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近年来,对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的过程有了一定新的认识,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不断涌现,其中奥扎格雷(sodiumozager)是一个代表性药物.本文对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脑梗塞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