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岳阳天然荻场当年成熟获秆为代表样,经苯:乙醇(2:1V/V)及热水抽提,再用缓和亚氯酸钠法处理得到综纤维.然后用KOH溶液抽提,得到三种半纤维级份DA、DB1和DB2.用Fehling’s试剂纯化半纤维级份DA二次,得到聚木糖(DA2)试样,测其糖基比、数均聚合度、各糖基的摩尔比、红外光谱和气谱-质谱(GC-MS)等结果可证实获主要半纤维聚木糖(DA2)的化学结构,平均由104.5个D-吡喃式木糖基以β(1→4)糖苷键构成主链,另有6.3个L-呋喃式阿拉伯糖基和2.1个D-吡喃式葡萄糖醛酸基作为侧链连接在主链本糖基的2-或3-位上。

  • 标签: 糖基 化学结构 半纤维素 阿拉伯糖 吡喃 试剂纯
  • 简介:建设一座300洲小麦的面粉生产线究竟要多少资金?根据不同的产品档次和设备的先进程度,通常估算在1400~2000万元之间。一般年利润300.400万元,回收年限5年左右。本文中的效费比是指与生产相关的投资(车间主体、原料仓、成品仓、设备等,不包括生活、办公设施)和年利润的比值。

  • 标签: 面粉生产线 效费比 设计 产品档次 办公设施 原料仓
  • 简介:近些年来,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在很多国家已立法使用,在我国也已被食品等工业逐步认识和接受,我国现在已成为该产品的生产、出口主要国家之一。但近两年来,生产厂家转眼之间由原来的拾余家减到现有的几家生产,多数厂已转产或停产。经各方面分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产品质量不稳定;二是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够,更加之一些停产或转产厂的产品急于出手,给客商创造了压价的条件等等。造成上述两项问题的因素很多,本文拟仅就产品质量着重产品结晶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限于个人水平及条件,对问题的认识难免粗浅或有误,请予指正。连云港极美生化食品总公司的D-异抗坏血酸厂的设计能力为1200吨/年,达产1000吨/年,出

  • 标签: 产品结晶 D-异抗坏血酸钠 产品质量 食品添加剂 生产
  • 简介:基于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开发平台,以C#为开发语言,利用Rhino官方提供的Rhino.NetSDK和RhinoDotNetDocs.chm帮助文档,开发了Rhino3D软件上使用的鞋款设计插件程序。将插件中的针车沟、物件流动、多点添加物体等功能应用于鞋款设计,通过较为便捷的操作就能达到预想效果,明显提高了鞋款建模的效率。

  • 标签: RHINO 3D 插件 鞋款设计
  • 简介:综述了化学改性纤维、纳米纤维、微纳纤维(纳米纤维与微米尺寸纤维的混合物)、木质素及木质纤维增强聚乳酸(PLA)的复合材料及其用作3D打印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木质纤维增强PLA复合3D打印材料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 标签: 木质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3D打印
  • 简介:对硫酸盐竹浆包含漆酶/天然介体漂白段的全无氯(TCF)漂白各段的残余木进行了GPC、TGA、FT—IR、‘H-NMR和”CNMR分析,主要探讨漆酶/天然介体体系(LMS)漂白的机理。分析表明,随漂白的进行,竹浆残余木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分子质量降低;经LMS处理后,竹浆残余木的热稳定性变差,更易在较低温度下热解;竹浆木为GSH型,结构单元以G为主,苯丙烷单元之间的连接以β-O-4’为主,此外还有β-1’和β-5’连接。原浆木中的羟基以酚羟基为主,苯丙烷单元中S的含量(以物质的量计,下同)少于1/3;0段残余木中,脂肪族羟基比酚羟基多,且有少量-COOH、-0CH3被脱除,苯丙烷单元中G〉H〉S;LMS段残余木中的羟基以脂肪族羟基为主,S单元含量增加,H单元含量减少,β-1’连接增加,β-5’连接很少。

  • 标签: 硫酸盐竹浆 全无氯漂白 漆酶/天然介体体系漂白 GPC TGA
  • 简介:考察了新型天然复合纸基材料(CAP,定量36g/m2)的定量波动和滤棒压降的相关性,以确定CAP的定量标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分别对CAP和纯木浆纸(CP,定量36g/m2)的压深比例和滤棒压降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对CAP和CP滤棒压降的稳定性、滤材压深比例与滤棒压降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CAP定量波动在±1g/m2范围内时,CAP定量波动与滤棒压降之间无相关性;当CAP定量波动超过±1g/m2时,CAP定量波动对滤棒压降的影响较大;CAP和CP滤棒压降都随压深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当压深比例在20%~70%时,CAP的压深比例和滤棒压降的线性关系良好;与醋酸纤维滤棒复合后,CAP滤棒可设计成满足要求的复合滤棒。

  • 标签: 新型天然复合纸基材料 定量 压降 压深比例
  • 简介:本文介绍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用天然色素研发中的应用现状,对近十年来超临界CO2萃取天然色素的研究报告做了统计,重点介绍了辣椒红、胡萝卜、番茄红、玉米黄色素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 天然色素 进展
  • 简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一种自然生成的羊毛硫细菌素(lantibiotic)——一种无害细菌产生的肽。将其添加到食品中.可以有效杀死有害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李斯特杆菌等。目前,这一发现已申请专利并顺利通过。

  • 标签: 细菌素 天然防腐剂 研究人员 美国 食源性 明尼苏达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溶剂和不同时间对辣椒红提取的影响。方法用70%乙醇、95%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丙酮、三氯甲烷提取红辣椒中的辣椒红(单体);用不同的时间提取红辣椒中的辣椒红。结果它们的提取率:70%乙醇为0.2190%、95%乙醇为0.2218%、乙酸乙酯为0.2285%、二氯甲烷为0.2205%、丙酮为0.2207%、三氯甲烷为0.2225%。结论六种溶剂中,乙酸乙酯提取率最高(0.2285%),70%乙醇提取率较低(0.2190%)。各种溶剂的提取时间以1.5h为佳,小于1.5h则提取不完全;大于2h对提取率几乎没影响。

  • 标签: 辣椒红素 提取 薄层色谱 柱色谱
  • 简介:从2004年开始,欧盟国家完全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菌素类物质,取而代之的是生物技术的结晶——生命的使用,它不但保证畜产品的食用安全而且有利于动物的成长,对绵羊、小毛皮兽等动物,还可改善毛或皮的质量。

  • 标签: 动物饲料 生命素 2004年 欧盟国家 生物技术 食用安全
  • 简介:黾甲万公司利用遗传基因水平上的改良,开发出稳定的荧调酶的制取方法,并且利用这种化学性质稳定的荧调酶开发成功了可以迅速简便地检测微生物的试剂,商品名为“鲁密台思塔”。使用这两种试剂检测,把以往需要数天到1周的检测时间大大缩短,最快的只需30分钟即可完成检测。现在,黾甲万公司开发的检测大肠菌群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特定微生物试剂也已获得成功;

  • 标签: 试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菌群 遗传基因 检测时间 微生物
  • 简介:对番茄红的提取工艺和以明胶与蔗糖作为壁材喷干燥制备番茄红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化后大大提高了番茄红的稳定性,此外添加抗氧化剂可提高微胶囊化过程中番茄红的保健率。

  • 标签: 番茄红素 提取 微胶囊化 食用色素 稳定性
  • 简介:β-胡萝卜是类胡萝卜之一,是广泛存在的天然色素。β-胡萝卜为脂溶性物质,将其制成乳状液不仅可以解决其溶解性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及抗氧化活性,因此其在食品、饮料、药品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β-胡萝卜及其乳状液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简述了新型壁材包裹β-胡萝卜乳状液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 标签: Β-胡萝卜素 纳米乳液 制备 粒径 稳定性
  • 简介:由脱脂米糠细胞壁物质碱提分离出半纤维B,其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22.1),木糖(54.5),葡萄糖(10.1)和半乳糖(13.4),结合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同游离米糠蛋白有较大差异,半纤维B主要由50万,3万和1.1万三个分子量组分组成,并发现,碱提浓度和温度过高会对其产生裂解作用。

  • 标签: 米糠 半纤维素B 膳食纤维 分离 鉴定 提取
  • 简介:蛋白是一类抑制食欲的激素,曾经被作为战胜肥胖难题的解决方法而受到追捧,但瘦蛋白在肥胖的人体内会失效。日前,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称,他们揭开了瘦蛋白战胜肥胖的“秘密”.可能会重新点燃使用瘦蛋白减肥的希望之火,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细胞-代谢》杂志上。

  • 标签: 科学家 蛋白 瘦素 减重原理 肥胖 医学院
  • 简介:南非萨索尔公司开发出一种独特的用海藻培养法生产β—胡萝卜的新技术。采取这一新技术,每年可生产10吨β—胡萝卜,这个产量占世界β—胡萝卜市场的很大份额。β—胡萝卜天然的抗氧化剂,已广泛用于保健食品和维生增补

  • 标签: β—胡萝卜素 育成 培育 利用 海藻 产量
  • 简介:目的了解血红铁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贫血诊断的女性108人随机分为血红铁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给予血红铁和安慰剂,连续服用45d,服用开始前和服用结束时对受试者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红铁组血红蛋白的含量由试验前的(106.43±10.48)g/L上升到(117.34±10.25)g/L,平均升高了10.91g/L(服用前后配对t检验,P〈0.05,服用后与对照组t检验,P〈0.0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含量由(942.15±96.34)μg/L下降为(820.53±109.95)μg/L(服用前后配对t检验,P〈0.05,服用后与对照组t检验,P〈0.05);试验组血清铁蛋白的含量由试验前的(25.19±6.71)ng/ml上升到(25.40±6.69)ng/ml,(服用前后配对t检验,P〉0.05)。结论血红铁对缺铁性贫血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对受试者健康无不良影响。

  • 标签: 血红素铁 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 血清铁蛋白 游离原卟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