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亚洲市场在全球的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经济发展整体放缓背景下,成为全球胶剂市场亮点。胶剂应用浸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尤其包装领域更是随处可见、无所不及,可以说胶剂与包装是两个既独立、又互为依存的亲密无间的产业,双方互为动力、互相促进。胶剂工业本身突飞猛进为社会提供了许多性能卓越的新胶种,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新的问题。

  • 标签: 全球市场 胶黏剂 工业 包装领域 亚洲市场 经济发展
  • 简介:摘要:稠油生产过程中,应用各种降粘技术措施,降低稠油的黏度,提高稠油流动的速度,达到高效开采的技术要求。注汽降开采稠油技术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有必要研究注汽降开采稠油的工艺技术措施,不断提高稠油油藏的开采效率,促进稠油油藏开发效率的增加。

  • 标签: 注气降黏 开采稠油 工艺技术 措施
  • 简介:摘要:公路路面的透层和层施工技术是公路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透层是指位于基层和面层之间的一层材料,它主要起到调节基层与面层应力、防止水分渗透和提高路面整体均匀性的作用。透层的施工技术涉及到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层是指位于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粘结层,它在公路路面中起到连接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同时也能够阻止水分渗透和减缓面层的老化破损。层的施工技术包括黏接剂的选用、黏接层厚度和均匀性的控制等。由于透层和层在公路路面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其施工技术需要严格把控和合理安排。

  • 标签: 公路路面 透层 黏层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交联聚乙烯凭借其结构合理以及电气性能优良等优点,在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油纸绝缘结构电缆。但电缆制作技术粗糙、施工工艺不良、人为破坏以及恶劣的运行环境等因素均会造成XLP电缆的绝缘缺陷,影响其绝缘性能。针对以上问题,需对这种胶剂进行改进。

  • 标签: 胶黏剂 绝缘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脂贮积症(mucolipidosis,ML)Ⅱ型α/β和Ⅲ型α/β溶酶体酶酶学检测的特点,为选择酶学检测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检测两例确诊为ML Ⅱ型α/β和Ⅲ型α/β患者及10例健康个体血浆及白细胞中的多种溶酶体酶活性,比较患者与健康个体的差异;分别以"mucolipidosis"及"脂贮积症"为关键词,检索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分析总结已报道的ML Ⅱ型α/β和Ⅲ型α/β的酶学检测结果。结果两例患儿血浆中多种溶酶体酶活性与健康个体相比均明显增高,程度由高至低分别为:芳基硫酸酯酶A(arylsulphatase A,ASA)和α-L-艾杜糖醛酸酶(α-iduronidase,IDUA)(20倍以上)、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GUSB)(10倍以上)、β-D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1,GLB1)和α-半乳糖苷酶(α-galactosidase A,GLA)(5倍以上)、α-N-乙酰葡萄糖胺酶(α-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LU)(2倍),葡萄糖脑苷酯酶(glucocerebrosidase,GBA)(无明显变化)。两例患儿白细胞中多种溶酶体酶的活性与健康个体相比无差异,均在正常范围。筛选出22篇文献,共报道了15个溶酶体酶学指标,血浆中升高最明显的是总己糖胺酶(hexosaminidase A and B,Hex A+B)(平均升高24.4倍)和α-甘露糖苷酶(α-mannosidase,α-man)(24.7倍),其次是ASA(22.4倍),GUSB为18.8倍;选用较多的指标分别是Hex A+B(12篇)、α-man(11篇)和GUSB(10篇)。结论溶酶体酶学分析是ML Ⅱ型α/β和Ⅲ型α/β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对两例患儿的血浆酶学的分析和文献复习,推荐选用ASA、GUSB、Hex A+B和α-man为二者的血浆溶酶体酶学分析指标。

  • 标签: 黏脂贮积症 溶酶体酶酶学分析 血浆 检测指标
  • 简介:运用能散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研究了发网菌目菌代表种的子实体的微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分属于7属的7种供试发网菌子实体囊被上的微量元素组成存在差异。尽管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可见的如绒泡菌目菌子实体中存在的石灰质颗粒,但其中的钙元素所占比例均仍较高。同时,元素组成上的差异与子实体的颜色没有相关性。

  • 标签: 黏菌 发网菌目 能散X-射线微区分析 微量无素
  • 简介:中国北回归线附近的一些地区具有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很少有的优良的植被条件,许多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基于作者收集的标本和文献考证,本文记录了121种被报道分布于这一地区(22°38’~24°14’N)的菌,它们分属于6目28属,其中,广东有43种,广西有31种,云南有67种,台湾有40种;鹅绒菌目1种,刺轴菌目3种,无丝菌目20种,团毛菌目32种,绒泡菌目49种,发网菌目16种。

  • 标签: 黏菌 物种多样性 分类学
  • 简介:目的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进关腹方法后腹腔连情况。方法对采用改良后新式剖宫产的53例病例与原新式剖宫产51例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腹腔连情况,据此判断改良新式剖宫产的手术效果。结果发生数例连:观察组为16例,对照组为30例。连程度:观察组轻度14例,中度2例,无重度病例;对照组轻度14例,中度8例,重度6例。2组连程度及发生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腹腔连较为严重,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进关腹方法后导致的腹腔连明显减轻。该方法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也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式剖宫产术 腹腔黏连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找到最好的护理方式。使用中西医结合的形式选取诊治粘连性肠梗阻151例病人。结果138例病人完全康复,有13例病人诊治效果不理想换成手术的形式进行诊治。结论中西医联合诊治粘连性肠梗阻比以前仅仅使用西医保守诊治的疗效好,费用少,能够减少手术治疗的几率,减少病人的痛苦。

  • 标签: 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肾脏纤维化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并诱导的几乎不可逆转损伤性改变,可发生、发展甚至恶性演变致肾功能衰竭,成为目前尤为关注的健康问题。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是一种在病理状态下上皮细胞改变表型,逐渐向成纤维细胞转变的进程。EMT过程在肾脏纤维化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钙蛋白是一组跨膜蛋白,在纤维化研究背景下,表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钙蛋白在肾脏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并对钙蛋白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进行了一定展望。

  • 标签: 肾脏纤维化 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钙粘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松弛症松弛结膜组织和泪液中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结膜松弛症组38例38眼和正常对照组36例36眼的结膜组织和泪液标本,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膜组织中蛋白(MUC2、MUC4、MUC5AC、MUC16)表达情况,ELISA检测泪液中蛋白(MUC2、MUC4、MUC5AC、MUC16)A值,结果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结膜松弛症组的结膜上皮细胞中MUC2、MUC4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315、0.156);结膜松弛症组的结膜上皮细胞中MUC5AC、MUC16阳性表达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1)。结膜松弛症组泪液中MUC2的A值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651),结膜松弛症组中MUC4、MUC5AC的A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膜松弛症组中MUC16的A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结膜松弛症患者结膜组织和泪液中MUC5AC和MUC16均下降,对其进一步研究可能揭示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黏蛋白 结膜组织 泪液
  • 简介:总结了稠油化学降技术的降机理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专利申请状况,通过专利申请的时间分布、优先权区域分布、技术功效矩阵等一系列分析讨论,得出稠油降技术在未来仍将以乳化降和油溶性降剂为重心。其中,乳化降以开发更加耐温抗盐的表面活性剂为主,其次是尽量降低降剂成本;油溶性降剂以提高降率为主,其次是尽量减少对下游加工的影响。此外,加强降机理的认识,实现集成创新和定制开发也是该技术未来发展的可行之路。

  • 标签: 稠油 化学降黏 专利分析 发展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EU)NO10/2011中设定了迁移测试的基本规则,引言中第36条强调:食品是一种复杂的基质,因而对食品的迁移物质的分析会产生困难。因此,需要确立用于模拟从塑料材料到食品的物质迁移的测试媒介。…当使用食品模拟物时.标准测试时间和温度应尽可能的再现可能发生的从制品到食品的迁移。同时,“迁移量检测应在样品或材料上进行…对每一食品模拟物或食品类型使用一个新的测试样品。只有在实际使用中预期会与食品接触的样品部分才应被用于接触食品模拟物浸泡或萃取。”[(EU)NO10/2011第2章2.11样品制备]。

  • 标签: 标准 食品模拟物 增塑剂 胶黏剂 物质迁移 测试时间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多糖病患儿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护理。护理要点:改善心脏功能,维持液体负平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用药护理,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控制心衰的进展,尽可能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做好临终关怀。

  • 标签: 黏多糖病 心力衰竭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酚醛树脂因其低成本、耐高温、阻燃和综合力学性能好,在先进复合材料基体、耐候涂料、保温材料和人造木材粘合剂等方面,有很多实际应用。本文以对生物质原料特性及其化学离解和树脂化机理的认识为基础,通过与生产应用单位的密切合作,研发/试产/试用了以核桃壳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酚醛树脂(简称BPF),以探求生物质木材胶剂规模化工业生产和应用的可行途径。

  • 标签: 生物质 酚醛树脂 木材胶黏剂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华山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构成及其对多菌素的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8月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PCR扩增blaKPC基因并行DNA测序分析,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9株肠杆菌科细菌中,主要为克雷伯菌属(315/719,43.8%)和大肠埃希菌(219/719,30.4%)。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和枸橼酸杆菌属细菌对多菌素B和多菌素E的耐药率均较低(〈3%);肠杆菌属细菌对多菌素B和多菌素E的耐药率分别为10.9%和11.1%;沙雷菌属细菌对多菌素B和多菌素E的耐药率分别为47.5%和44.7%;摩根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细菌对多菌素B和多菌素E的耐药率均超过90%。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主要见于克雷伯菌属,其对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均高于40%,但对多菌素B、E耐药率分别为2.9%、2.6%;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细菌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8%和17.9%;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小于10%。20.7%(149/719)的菌株blaKPC基因呈阳性,主要见于克雷伯菌属(129/315,41.0%);7株质沙雷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对碳青霉烯类和多菌素耐药。结论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等对多菌素仍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多黏菌素 blaKPC
  • 简介:为了探讨针叶树皮生菌的物种多样性,通过收集不同种类的针叶树皮作为基物进行湿室培养,共获得40种菌和一变种,其中粗网筛菌(Cribrariapachydictyon)和疣网发菌(Comatricharetiadospora)为中国新记录种。

  • 标签: 树皮生黏菌 湿室培养 针叶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