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期国际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是实行轻轻重重的两极化刑事政策。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严”占主角、“宽”为配角的重刑结构下,作为对“严打”方针的反思而提出的,当前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其内涵虽与两极化刑事政策有差异,但对犯罪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精神与两极化刑事政策相符合。在“严”的重刑结构下,要发挥”宽”这个配角的作用,只能以司法努力,尽可能多地拓展“宽”的空间和份额。应以“量刑”(裁判)这个司法中心环节为基点,向“量刑”(裁判)的前、后两个阶段和领域进行扩展。

  • 标签: 两极化刑事政策 重刑结构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简介:危害国际环境犯罪行为日益受到密切关注,而如何认定国际犯罪则是国际刑事责任承担的前提。因此,应对危害国际环境罪进行界定,有必要运用犯罪构成理论,深入分析危害国际环境罪的构成要件,为危害国际环境犯罪的认定与刑事责任的追究提供依据。在解读国际环境犯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了人类在应对国际环境犯罪中面临着现实的困境,以及国际环境犯罪问题的解决思路。

  • 标签: 危害国际环境罪 构成要件 刑事责任 人类困境
  • 简介:2009年5月29日,由广东省法学会和汕头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WTO争端解决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WTO上诉机构秘书处主任Zdouc先生和WTO法律事务司顾问Kerry女士在研讨会上,围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关热点法律问题作了精彩演讲,并与参会的广东专家学者作了气氛热烈的互动。广东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占同,汕头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杜钢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蔡镇顺,以及来自广东法学界、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共7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 标签: WTO争端解决机制 国际研讨会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汕头大学 专家学者
  • 简介:一个多世纪以前,比较法学的发展给整个学界带来了一些新的名词:法系、法群、法律传统等。由于当时的比较法学者无法将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归于已有的任何一种法系,"混合法律体系"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1907年瓦尔顿(Walton)教授首

  • 标签: 法律体系 混合法 国际研讨会 混合体系 比较法学 法域
  • 简介:国际私法作为解决国际民商法律冲突的法律系统,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国际私法功能受其结构制约,能从一定侧面反映国际私法的实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本文试图对国际私法的基本功能进行探讨,尝试从新的视角来研究国际私法的发展规律,以更好地把握国际私法发展的必然、实然和应然国际私法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选择,指主权者通过立法或司法机关借助一定的连结因素,在相互抵触的不同主权者民商法律中选择其一作为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准据法,其赖以实现的载体─—结构为冲突规范;(2)法律调谐,是通过彻底地消除不同主权者民商法律的差异性或一定程度上减少、回避民商法律的差异来实现国际民商法律冲突的解决,达到国际

  • 标签: 国际私法 主权者 基本功能 法律冲突 法律选择方法 民商法律
  • 简介:作者指出: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按国际标准来完善我国的经济立法,根除目前经济立法中存在的缺乏公平竞争、影响法律适用等弊端。将以计划法为核心的经济法体系转向以竞争法为核心的经济法体系,以所有制为基础的公司立法转向以公司财产责任形式为基础的公司立法;以内外有别的双轨制经济立法转向以内外一致的单一制经济立法。

  • 标签: 经济立法 国际标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法体系 产品责任法 公司立法
  • 简介:不同于传统国际法理论,国际环境损害责任不以国际不法行为作为责任的必要构成要件,责任主体多样化,不严格适用过错原则。在这些特点的影响下,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呈现出私法化的趋势。在引入损失分担原则后,严格责任被适度软化,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实现重构,私法化倾向大致体现三个方面,国际法委员会的立法态度,国际造法条约实践及其解纷方式,责任制度的模式选择。私法化趋势应强化国家补充责任理论的运用,坚持损失分担和风险预防原则,适度软化严格责任,赋予解纷机制以污染者付费的内涵,还需正视传统国家责任理论的运用,加强国际环境法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有机互动。

  • 标签: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国家责任理论 严格责任 损失分担机制 私法化趋势
  • 简介:腐败是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近年来腐败犯罪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化、有组织化、跨国化的趋势,腐败问题逐步国际化。单靠一国之力是难以解决腐败这一痼疾的,惟有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框架下,全面加强国际间的反腐合作,才能遏止腐败在全球的蔓延。从全球化视角透视当下腐败产生的原因、存在的类型、表现形式和新的特点以及反腐国际合作的必然要求,就我国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国际反腐合作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全球化腐败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合作
  • 简介:一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中国的国际法学却十分年轻。国际法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产物,自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将其同胞学者惠顿的《国际法原理》介绍到中国算起,国际法正式传入中国距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作为研究国际法的科学,国际法学在中国的历史就更短了,严格来讲,旧中国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国际法学。

  • 标签: 国际法学 国际法问题 丁韪良 中国国际法年刊 欧洲文明 惠顿
  • 简介:<正>识别,是国际私法中的重要制度。它既有理论上的问题,又有实践上的问题,而且识别问题的解决对当事人利益攸关。但由于各国法律规定之异,司法实践之别及学者理论学说之迥,致其确切含义如何、对象如何及解决依据如何,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标签: 最密切联系地法 国际私法 事实构成 冲突规范 法律性质 婚姻形式要件
  • 简介:2004年9月12日-19日,第17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是国际刑法学协会成立100多年来首次在亚洲国家召开大会,也是国际刑法学界在本世纪召开的第一次盛会。国际刑法学协会是在1889年成立的国际刑事科学协会基础上,于1924年重新组建而成的。其宗旨是促进各国立法及司法机权的发展,实行更人道更有效的司法制度;

  • 标签: 国际刑法学 刑事法学 犯罪对策 论坛 综述 科学协会
  • 简介:通过近二十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国业已形成一套气候治理组织机构。这套机构的有效运转奠定了中国气候治理的根基,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对于正在进行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提出了一定的立法诉求。本文通过对中国目前气候治理组织机构的梳理,对中国气候治理组织体系的特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评价,以探求未来健全中国气候治理组织体系的途径。

  • 标签: 组织机构 评价 气候立法
  • 简介: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五条,环境服务组织因提供虚假环境服务而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应当与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但法律未就此连带责任的性质、限度、范围等问题详加规定,因此存在法律适用上的困难。环境服务组织是从行政机关分化出来的社会中立组织,其使命在于对外提供技术信息或者服务,它的产生是基于环境执法分权的需要。环境服务的实质是对外提供中立的环评信息、环境监测信息和环境设备设施维护运营服务。这些环境服务构成了环境执法机构决策的技术基础。环境服务组织承担的连带责任属于过错责任,乃基于未能履行法定义务而产生。在责任范围上,此连带责任可以是民事责任,也可以是罚款罚金等经济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此责任虽然与污染者的责任构成连带,但两者不是基于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环境服务组织承担的连带责任是依附责任和转承责任,在自己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污染者追偿。

  • 标签: 环境服务组织 连带责任 性质 范围 限度
  • 简介: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市场主体等多方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沟通协调各方关系、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在政治体制改革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中介组织仍处于自发性的起步发展阶段,呈地位界定不清、规模小、实力差、市场约束弱、规范化程度低之势,未能真正发挥促进市场经济高效发展的作用。因此,明晰其法律地位并完善相关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标签: 中介组织 法律地位 立法完善 经济法
  • 简介:邪教的社会危害极大,尤其是邪教组织引发的治安事件是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新课题。对邪教组织的概念、活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置邪教组织引发的治安事件的方法,以便稳定社会治安,预防和打击邪教。

  • 标签: 邪教组织 公安机关 治安管理 中国
  • 简介:中国的经济历经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1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已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际经济主体,1996年中国外贸总额达到2900亿美元左右,其中出口约1530亿美元,进口约1370亿美元,贸易顺差约16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0亿美元左

  • 标签: 法律对策 争议解决机制 反倾销 世界经济 美元 加入世贸组织
  • 简介:组织犯罪绝对数量大;其首犯、主犯多有暴力犯罪的前科,几乎全是边缘化人群;多以合法外衣掩饰其违法犯罪行为,以暴力、恐吓手段攫取暴利;呈现专业化、家族化的特征;多有保护伞。控制有组织犯罪依赖于立法专门化、一体化;切实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刑罚体系,重视并努力做好犯罪人的再社会化工作;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化社会政策,减少边缘人口。

  • 标签: 有组织犯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 刑事政策 社会政策 边缘人口
  • 简介:对海盗进行武力打击不仅具有习惯国家法、海洋法上的依据,还是行使自卫权的正义之举。国际社会在对海盗进行武力打击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武力打击海盗行为应符合必要、相称、限制、区分原则。被拘禁或羁押期间的海盗不仅享有国际人权法的一般保护,还应受到日内瓦第四公约的保护。

  • 标签: 海盗 国际法律地位 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