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直接言词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在内容上包括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两个方面。新时期下,我国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而审判中心主义的实现,需要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确立和适用,存在着以卷宗为中心的审理模式、审判委员会制度、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以及司法行政化等制约因素。因此,需立足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等措施,以期对正在开展的庭审实质化改革有所裨益。

  • 标签: 直接言词原则 以审判为中心 庭审实质化
  • 简介:<正>人权问题的核心内容有二:其一是人权的范围,其二是人权的保障。普遍意义上的人权,内容是广泛的,保障措施也是多样的。但刑诉中人权保障却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刑诉法实际上就是一部人权保障。在我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刑事法律(包括刑事程序)对人权的保障是畸形的,它一方面赋予统治阶级成员超常的诉讼特权,另一方面剥夺了众多诉讼参与人的正当诉权。统治阶级保护的是特权而非人权。

  • 标签: 人权保障 现状与完善 刑诉法 刑事诉讼法典 人权内容 被害人
  • 简介:<正>资产阶级国家刑事诉讼活动的方法、形式,在其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并不是一模一样的。大体说来,在帝国主义以前时期,比较强调遵守它们所制定的所谓民主原则、制度。在帝国主义时期,财力图摆脱它们所建立的、并为其不能忍受的法律。与资产阶级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刑事诉讼活动的方法、形式相适应,刑事诉讼理论也在起变化,出现了不同的观点、理论,实现着不同的任务。总的来说,可以作这样的概括:在帝国主义以前时期,刑事诉讼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掩盖资产阶级国家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阶级压迫本质。在帝国主义时

  • 标签: 资产阶级专政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理论 社会利益 诉讼原则 理论观点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实施近20年,评估它的价值和实际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行政诉讼所确立的"民告官"制度、行政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和中国特色的司法审查制度,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已经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对实现行政法制度转型、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产生了实质性的重大影响。在制度层面上,行政诉讼创制的法律制度在过去的20年里不断获得完善和发展,而在观念层面上,20年前的行政诉讼确立的法律思想和制度精神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效力,对于新世纪法治政府建设仍然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 标签: 民告官 行政诉讼 司法审查 行政法转型 法治政府
  • 简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试行)》,已经公布了,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本刊编辑部于三月十三日邀请上海市法学界部分学者、专家、法学理论工作者和司法实际部门的同志,就这个法典举行讨论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畅谈了学习法典的体会.因病未能出席的同志,抱病写了书面发言,派人赶送会场.这些同志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阐明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本刊特开辟这个专栏予以发表.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理论与实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排除干扰 法制建设 基本原则
  • 简介: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是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1982年3月8日通过,并于同年10月1日起试行的。经过四年多时间的试行,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人民法院也创造了一些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急需经过修改以后正式颁布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也已决定于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民诉法 五届全国人大 婚姻法学 民事案件 民事审判
  • 简介:论“自然正义”法则──兼评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杨连峰,周星佐一"自然正义"法则是一个有许多不同理解的法学或哲学范畴。就其本体意义来讲,它意味着:人人都有为自己的案件寻求平等保护的权利和不应由自己来审理涉及自身利益的案件之中立原则。也就是说,只有一个...

  • 标签: 自然正义 刑事诉讼程序 当事人 刑事诉讼结构 被告人 诉讼活动
  • 简介:公安机关在办理涉税犯罪案件中往往涉及行政处罚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的衔接问题.在两种程序衔接中应注意:税务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税案件前有权先行进行行政处罚,对于构成犯罪的涉税案件,公安机关无权进行行政处罚;应以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为出发点,处理行政复议与刑事诉讼的关系;涉案税款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赃款,应由税务机关缴库;刑事证据不同于税务证据,税务机关调查取得的材料不能作为刑事证据使用.

  • 标签: 涉税案件 行政处罚 刑事诉讼
  • 简介:1996年通过的新刑事诉讼,在确定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同时,把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从原来诉讼规定的开庭审判前七天提前到审查起诉阶段,并且规定在侦查阶段律师也能有限度的介入,这些规定对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加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其意义不可低估。但由于立法的不足,使辩护权的“虚化”现象相当严重,给法律的实施带来了困难。笔者认为有些方面甚至不如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所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的辩护权。辩护权“虚化”现象,指法律上虽然对辩护权的范围、行使方式、时间等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具体程序上设计的粗疏,使辩护权不能行使或很难行使.达不到辩护目的的现象。一刑事诉讼中辩护权的

  • 标签: 辩护权 犯罪嫌疑 辩护律师 侦查机关 审查起诉阶段 律师在场权
  • 简介:<正>刑事诉讼费用,是指因刑事诉讼活动而支出的并由国家司法机关判令当事人及其他有关诉讼参与人交纳和支付的费用。刑事诉讼费用制度是目前许多国家所实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正确认识和借鉴这一制度,对于健全我国的刑事诉讼律制度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法学界。

  • 标签: 诉讼费用 刑事诉讼法典 被告人 被害人 国家司法机关 社会主义法制
  • 简介: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人员制作使用情况说明的现象极为普遍,情况说明已经由法律解释取得了证据能力。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未明确其证据属性,加之与直接言词原则相背离,致使情况说明长期以来为学界所诟病。法律解释中的情况说明面临着一些矛盾面向,司法实践中的情况说明也与立法存在相当的拉锯,这些无不使情况说明显示出多维复杂的样态。承认情况说明及其解释性规则的相对合理性,构建一种有限度的提供情况说明认识论,并共同规范其形式和内容、引入“看得见”的制作与使用机制、细化完善瑕疵证据合理解释条款,有助于在现行诉讼体制下对情况说明进行必要的规制。

  • 标签: 刑事诉讼 情况说明 证据 法律解释
  • 简介: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学界和实务界开始重新审视刑事诉讼理论。但学界与实务界的分析思路或多或少地有些滞后,即将刑事诉讼视为单一价值观支配下的有机整体,而忽略其中的冲突与竞合。

  • 标签: 帕克 正当程序模式 犯罪控制模式 刑事诉讼研究
  • 简介:现场照片作为法定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的相关法律始终把现场照片证据视为勘验、检查笔录的辅助记录内容,其地位的边缘性导致了现场照片证据规则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刑事摄影技术的发展.

  • 标签: 现场照片 勘验、检查笔录 证据地位 证据规则
  • 简介: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个人尊严和合法权利进行正当保护,既是公平正义法律价值的追求,也是我国人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看守所为主的刑事羁押主体应当正视当前对在押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在羁押过程中侵害犯罪嫌疑人权益的外因和内因,以羁押监管角度明确其监管行为本质为刑事诉讼中的行政管理行为,并以此为出发点,从保障机制、预警机制、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等方面探讨建立和完善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体系。

  • 标签: 刑事诉讼 监管行为 行政属性 被羁押者 权利保障
  • 简介:<正>一、解决刑事诉讼中侵犯公民权利引起的赔偿问题必须立法我国宪法第41条第3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据此,我国《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些法律规定所确认的法律关系充分反映了国家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

  • 标签: 刑事诉讼活动 侵权行为 公民权利 赔偿问题 赔偿损失 司法工作人员
  • 简介:<正>在海峡两岸民事、经济、文化交往不断扩大,互涉法律问题层出不穷的形势下,对两岸民事诉讼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在诉讼理论上可以进一步完善;而且对于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在互涉民事诉讼中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有效地获得司法保护,进而推动两岸交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关于民事诉讼的概念,大陆学者普遍认为: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诉讼关系。台湾学者则普遍认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民诉法 海峡两岸 台湾 最高法院 法院调解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计算机有关的各类诉讼也在不断增加,而电子证据作为独立证据类型在我国还没有正式确立.鉴于我国电子证据立法和实践混乱的局面,我们当务之急应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的同时,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专门的电子证据法律规范,赋予电子证据作为独立证据类型的法律地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 标签: 电子证据 相关规定 学说分类 独立地位
  • 简介:<正>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1989年4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已经颁布,并将于1990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又一个重大步骤。它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强化权力制约机制,促进廉政建设,推动治理整顿和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行政诉讼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于行政诉讼制度还不熟悉,要有一个逐步习惯、适应的过程。因此,我国行政诉讼从公布到实施有一年半时间。在这期间,应当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开展广泛深入的行政诉讼宣传教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更新观念 行政诉讼制度 国家行政机关 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