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参加孕产期母儿心脏病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会诊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参加北部战区总医院孕产期母儿心脏病MDT会诊的162例女性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其中120例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及心外科持续随访和接受手术,其余42例转至当地医院继续诊治。纳入研究的1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年龄(29.47±4.54)岁,年龄范围为19~47岁,回顾性分析其合并心脏病的疾病种类、心功能分级、心脏病妊娠风险分级、分娩结局等。结果先天性心脏病为58.3%(70/120),无心脏结构异常的心律失常为30.0%(36/120),瓣膜性心脏病为8.4%(10/12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为1.7%(2/12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为0.8%(1/120),围产期心肌病为0.8%(1/120)。心功能Ⅰ级为67.5%(81/120),Ⅱ级为19.1%(23/120),Ⅲ级为6.7%(8/120),Ⅳ级为6.7%(8/120)。心脏病妊娠风险分级Ⅰ级为23.3%(28/120),Ⅱ级为45.8%(55/120),Ⅲ级为14.2%(17/120),Ⅳ级为10.8%(13/120),Ⅴ级为5.9%(7/120)。活产为89.2%(107/120),发生医源性胎儿丢失为10.8%(13/120)。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要早治疗、早诊断、早干预,多学科诊疗模式覆盖孕前评估、孕期监测、产时及产后管理,最大程度保障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母儿安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妊娠 心脏病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上线下规范化培训模式在基层医师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在四川省20家网络联盟基层医疗机构接受AMI诊断和溶栓-转运治疗策略培训的60名基层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家医疗机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10家基层医疗机构及其30名基层医师。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规范化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面对面培训。收集两组医师的培训接受度和满意度,评价基层医师接诊的230例AMI患者的诊疗及预后效果。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医师比对照组医师对培训的接受度高[100.0%(30/30)比80.0%(24/30),P=0.021]和满意度高[96.7%(29/30)比73.3%(22/30),P=0.030]。与对照组医师诊疗的AMI患者比较,试验组医师接诊的AMI患者规范化溶栓-转运比例更高[77.8%(70/90)比33.3%(25/75),P<0.001];规律抗血小板治疗比例[100.0%(120/120)比94.5%(104/110),P=0.031],抗心室重塑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83.3%(100/120)比54.5%(60/110),P<0.00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75.0%(90/120)比45.5%(50/110),P<0.001]使用比例更高;30天随访期间临床复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9.2%(11/120)比19.1%(21/110),P=0.031]。结论本研究的开展为基层医师提供了个体化、精准化的线上培训与线下指导,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AMI规范化救治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线上线下 基层医师 培训模式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出新药物研发和转化的生物制药人才是我国医药行业从仿制向创新转型的必然要求。目前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与创新药物研发脱节、校企协同育人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温州医科大学从课程体系建设、基地和师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3个方面探索了生物制药专业产教医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希望为我国相关院校高素质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物制药专业 产教医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创新
  • 简介:摘要我国临床教学发展迅速,体验式教学、基于问题学习、基于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其中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本文从MDT模式的概念出发,综述了其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发展现状、实施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以期为我国开展MDT模式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提供经验和启示。

  • 标签: 护理教育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产钳助产手术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0至12月,选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的28名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线下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产钳助产手术的模拟培训,通过临床能力考核和问卷调查进行培训效果评价。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除了导尿操作和准备产钳助产失败后的补救方案,试验组进修医师产钳助产手术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评分高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如签署知情同意书和产钳牵引时机与方向得5分的比例,试验组分别为14/14,13/14,对照组分别为5/14,3/14,均P<0.001)。试验组进修医师在提高理论水平、临床操作能力、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模式认可度方面评分高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如教学模式认可度得5分的比例,试验组12/14,对照组0/14,均P<0.001)。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进修医师产钳助产手术的培训效果,有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产科学 混合式教学 产钳助产手术 继续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康复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日本的康复事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如今已在康复领域占有一隅之地,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本文基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及评价、课程体系,对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进行介绍。由此对比日本与我国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培养模式现状。总结并分析了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可行的前进方向,如细化资格认定、明确培养目标等。

  • 标签: 康复治疗学专业 中国 日本 培养模式 本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根本原因分析(RCA)模式的延续护理对肾结石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市丁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肾结石取石治疗或碎石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基于RCA模式的延续护理,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的奥马哈系统认知行为状况(KB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KBS量表中疾病认知、日常行为、生活状态评分分别为(3.68±0.42)分、(3.80±0.54)分、(3.78±0.4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1±0.59)分、(3.15±0.68)分、(3.21±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5、4.73、4.80,均P < 0.001)。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51,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64,P < 0.05)。结论基于RCA模式的延续护理能有效对肾结石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 标签: 肾结石 护理研究 手术后并发症 病人满意度 根本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在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风险防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行气管插管患者87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模式及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改善前,45例)、观察组(改善后,42例)。应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理论,预见性排列流程中的失效环节,评估不同的失效模式,找出此环节中最需要改进的部分,改善措施、研发器具,加以实施。结果改善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固定区域皮肤过敏及压力性损伤、口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42)、4.8%(2/42)、9.5%(4/42),均较改善前的15.6%(7/45)、68.9%(31/45)、26.7%(12/45)明显下降(χ2=5.15、37.94、4.25,均P < 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能有效减少重症患者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模型,组织管理 危重症护理 插管法,气管内 危险性评估 降低风险行为 并发症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BOPPPS模式,包括导入(bridge-in)、学习目标(outcome)、前测(pre-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on)、后测(post-test)、总结(summary),探讨肿瘤放疗从业人员线上学习放射生物学相关知识的效果。方法选取细胞存活曲线、细胞周期和放射敏感性为例,以多个大学附属医院放疗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所有学员采用分类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BOPPPS组和对照组。BOPPPS组是将课程设计为网上课堂,分为课前准备、网络授课以及课后阶段3个环节。网络授课阶段包含视频观看、基础知识学习、文献探讨及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照组即为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的一致性,采用非参检验比较两组或者多组间成绩的差异。结果课前摸底测试为(58.56±0.99)分。课后BOPPPS组平均分为(85.48±0.85)分,对照组为(77.79±1.10)分,与对照组相比,BOPPPS组平均分升高7.69分(Z = 5.31,P < 0.001)。BOPPPS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答题时间分别为(296.62±15.40)和(386.41±21.27)s,BOPPPS组缩短了89.79 s(Z=3.34, P=0.001)。亚组分析发现,学员不论是否学过放射生物学课程,BOPPPS组的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且在未学过的学员中,成绩提升幅度更大。从不同岗位情况分析,发现BOPPPS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特别是对于医师、副主任医师和技师成绩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3.53、2.32,P<0.05);不同学位之间成绩也有差异,本科和博士学员的成绩有显著提高(Z=3.64、4.18,P< 0.001)。结论将BOPPPS教学模式灵活应用于放射生物学等枯燥的学科的线上教育中,对于提高放疗科医技人员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放射生物学 BOPPPS教学模式 网上教学 传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移动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并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移动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评估患者心绞痛情况、再入院危险因素控制评价指标达标情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评估患者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0.53±0.18)次/周和(0.64±0.15)次/周,t=3.079,P=0.003],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72±0.40)min和(3.06±0.55)min,t=3.278,P=0.002];观察组再入院危险因素LDL-C(90.7%比72.1%,χ2=4.914,P=0.027)、静息心率(95.4%比81.4%,χ2=4.074,P=0.044)、收缩压(86.1%比60.5%,χ2=7.182,P=0.007)、舒张压达标率(88.4%比67.4%,χ2=5.472,P=0.019)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3个月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构建移动健康管理模式并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利于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再入院危险因素,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 标签: 冠心病 移动健康管理模式 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IG"模式在临床一线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参加2018年度分层级培训的755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2月对其实施"TIG"模式培训。于"TIG"模式培训前后采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自制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能力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后,755名临床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总均分为(3.32±0.59)分,高于培训前(2.59±0.56)分;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得分为(3.36±0.52)分,高于培训前(4.27±0.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G"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一线护士核心能力、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培训 需求 核心能力 "TIG"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海恩法则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的25名手术室护士,按照实施基于海恩法则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时间顺序分为改进前(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和改进后(2020年1—12月)。比较管理改进前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及能力考核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改进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单项急救操作、手术室专科理论知识、综合抢救能力及带教能力评分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78、10.346、9.359、5.451;均P<0.01)。改进后的护士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护士操作技术熟练及轻巧、护士能够按时及准确地执行各项医嘱、护士交谈时的语言及行为礼貌、护士主动地指出工作时的不足评分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04、7.935、6.304、8.395、11.664;均P<0.01)。结论应用基于海恩法则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同时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安全管理 海恩法则 护理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与精神方面总结了重症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全人照护需求,就身体照护、心理社会支持及精神支持3个方面对ICU舒缓疗护的全人照护模式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ICU舒缓疗护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全人照护 舒缓疗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健康教育对CT增强检查患者应激反应、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CT增强检查的1 0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3月—2018年8月进行CT增强检查的554例患者为常规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以2018年9月—2020年2月进行CT增强检查的510例患者为信息化组,实施信息化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成功率、检查质量、身心应激反应情况。结果信息化组CT增强检查成功率、检查质量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信息化组SAS评分、SDS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健康教育可提高CT增强检查质量和检查成功率,降低患者身心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CT增强扫描 信息化 检查成功率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行为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行为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行为干预,为期2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中文版自我污名量表(DS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PSP-CHN)得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中途退出2例,对照组患者中途退出4例,最终试验组纳入51例患者,对照组纳入49例患者。干预2周后,试验组患者中文版DSS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SP-CHN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降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污名水平,改善患者个人与社会功能。

  • 标签: 老年人 抑郁 团体心理行为干预 自我污名 个人与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KAP理论干预模式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理论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得分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得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总分及各维度得分、ESCA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KAP理论干预模式有利于促使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出血 健康促进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ender健康促进模式。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骨髓移植生命质量测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及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核心管理能力、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及自我监测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可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 自我感受负担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手术室收治的1 835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的1 844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干预组采取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日间手术开台准时率。结果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后,干预组日间手术开台准时率(87.52%,1 606/1 835)高于对照组(91.21%,1 682/1 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日间手术开台准时率,提高科室质量管理能力。

  • 标签: 精益六西格玛 日间手术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干预中应用SHOW模式正念冥想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30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正念冥想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SHOW模式正念冥想训练,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心理弹性和自我管理效能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HAMA-14、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CD-RISC、C-SUPP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OW模式正念冥想训练在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干预中具有较好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增强患者的心理弹性和自我管理效能。

  • 标签: 肺肿瘤 SHOW模式 正念冥想 晚期肺癌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量管理发现的问题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以基于风险的全流程质量管理模式,提高临床试验质量。方法运用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理论,对2020年北京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发现的问题进行结构化,按照问题严重程度(轻、中、重)和10种类别进行划分,应用半定量法进行风险矩阵分级。根据信息化质量分析平台可视化分析对不同等级风险进行针对性质控策略。对2020年和2021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质控项目的问题严重程度进行卡方检验,各类别的人均问题数进行非参数检验,评价该管理模式效果。结果根据2020年质控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发生频率建立风险矩阵,识别出存在高危风险的问题分类为方案依从及严重不良事件,存在中危风险的类别包括知情同意、生物样本相关、原始记录及研究者文件夹。利用可视化分析、采取基于风险的质控策略后,2021年医院质控发现的重度问题占比为0.92%,较2020年1.39%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1年各项目的各类别人均问题检出数较2020年质控项目的人均问题检出数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该管理模式有效。结论利用信息化技术采取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临床试验质量。

  • 标签: 临床试验 风险 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