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青年教师是教学育人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为了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我院决定尝试大学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制模式,实施教学导师指导下的青年教师培训制度,遴选热爱教学和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专家和资深教师组成导师团队,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培训。实践表明,教学导师培训制度增强了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热情,是“传、帮、带”的新方法。教学导师培训制度推进了青年教师的培养进程,是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导师培训制度 青年教师 教学 培训
  • 简介:[摘要]  思政课是显性的,专业课是隐性的,要将思政元素有机的融入到专业课当中,现代文化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高专业课深度、广度,对实践课敢于创新,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政课集体备课的优势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教师要用自身的魅力影响学生的德行、修养、品格,本着“育人为本”的基础更新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

  • 标签: []  思政课,专业课,集体备课,教书育人 ,医学类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高校离退休教师高血压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高校离退休教师(共100名);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后疫情时代是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结束后的时代。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各高校均开展了以线上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即高校教师在此时期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本研究即对疫情结束后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后疫情时代 高校教师 信息素养
  • 简介:摘要:护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护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联着护生的专业素养,因此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的教学实力是现如今护理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章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当前许多临床护士如何提高自身的带教能力和带教水平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以此来推动临床护理教师教学实力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 标签: 临床教师 师资培训 自我实现需要 教学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师德修养现状及成因,探讨如何通过制订完善的师德考核系统,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制度,善用激励机制,执行监督监管,完善对医学院校教师的科研评价机制,同时强调对高校教师的待遇保障,鼓励教育创新等举措,促进医学院校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 标签: 提高 医学院校 高校教师 师德修养
  • 简介:【摘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国各阶层医疗机构在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但涉及“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并不充分。本文从我国临床护理师资队伍现状培训方案等方面,了解我国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模式研究进展。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学 护理师资 医学人文教育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学院临床青年教师培养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03~2023.03间进行临床培养的青年教师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培养)和研究组(优质教学培养)各30例,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并分析医学院校临床青年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果:观察组临床培养效果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青年教师实施优质教学培养具有更高效率。通过对教学发现,医学院校临床青年教师培养方式存在单一性和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不足,通过转变培养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方式,可以提升临床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小学及高校教师甲状腺患病的情况,为防治甲状腺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我院超声科医生检查并分析2012-2015年教师超声体检结果。结果2012-2015年体检教师甲状腺疾病检出率为50.9%,处于较高水平,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阳性率。男女甲状腺疾病检出率随年龄增长(30~50岁)呈小幅上升。结论中小学及高校教师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较高,必须加强预防性控制。应重视每年的体检,应加强对学校教职员工健康观念及心理的干预,增强其自我调节减压保健意识,预防和控制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教师 超声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在高校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开展方法与效果 。方法:由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工作者担任高校医学专业班级的兼职班主任,评价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在高校医学生教育中的效果及学生满意度 。结果:学生对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占 83.3% 。;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实施前、后学生综合成绩评分显著提高( P < 0.05 )。 结论:对临床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新思路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学习成效,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 标签: 临床教师 兼职班主任 高校 医学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如何促进我国的医学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目前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从事一线高职教育的老师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老师是一个教学工作开展的灵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优秀的高职教师是我国医学类高职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从我国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模式构建的现状入手,然后提出如何促进我国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科技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强,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的培养尤其重要,而作为中医院校教学中坚力量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基本功的培养尤为重要。其基本功包括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如中医经典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通过观摩教学、试讲、参加教学比赛、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和学生反馈等;以及中医临床基本功的练习为教学提供临床素材。只有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这些方面的基本功,才能让青年教师真正成长起来,为中医药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青年教师 教学基本功
  • 简介:摘要;本课题研究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提升路径.从重视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方案的实施及落实,从高等医学院校教师青年教师的能力综合素养抓起,对不同学历护理青年教师分层分批的培训,通过访谈、搜集信息,问卷调查并广泛听取征求学生护理青年教师及各专家的意见。并在青年护理教师教学授课实践中不断完善。共发放调查表70份,访谈学生54位青年护理教师以及临床实习带教老师30位。经统计数据分析青年护理教师能力提升路径培训计划落实到位的同时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监管,研究结果显示提高了高等医学院校护理青年教师授课质量以及教学水平。使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 标签: 护理青年教师 能力提升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高校教师体检结果中空腹血糖水平现状,为有效健康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校2023年1月-10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232例高校教师的空腹血糖值,分析不同性别与年龄空腹血糖水平特点。结果:随着年龄的升高,教师血糖水平也明显升高,不同年龄高校教师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显著(P<0.05);男性高校教师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女性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50-60岁中老年高校教师血糖水平最高,应重视最此年龄段高校教师的糖尿病筛查工作;36-50岁中青年高校教师血糖水平较高,更易发生糖代谢异常及空腹血糖受损,针对此年龄段高校教师在加强糖尿病筛查同时,还需将其纳入糖尿病健康管理重点人群,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运动等生活干预策略;尤其是加强男性高校教师的糖尿病筛查及健康管理,以达到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病情的目的。

  • 标签: 高校教师 空腹血糖 健康干预 遗传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探析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对呼吸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9年3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方法对某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借鉴《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影响因素调查表》自行设计。结果93%的青年教师表示会“积极备课并且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其余7%则表示会“只是粗略的看看讲义,没有仔细备课”或“只是应付了事,没有时间备课”。80%的被访者选择“50%的时间用于科研,50%的时间用于教学”,7%被访者选择“40%的时间用于科研,60%的时间用于加教学”。结论绝大部分教师呈现较好的师德风貌,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高校自身应当积极调解,解决问题以建设更好的师德风貌。

  • 标签: 民办高校 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必要性
  • 简介:摘要: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而中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能够在护理学专业培养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中三教改革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不断推动护理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建设,促进护理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 标签: “三教改革” 中职 护理学 教师队伍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保定市某体检中心4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筛查,构建并验证脑卒中高危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于2021年6月~2022年8月采用便利取样,对733例体检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筛查,调查其一般资料和生活方式信息。应用CART决策树算法,基于建模集构建脑卒中高危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体检人群脑卒中高危检出率为37.79%,吸烟年限、年龄、饮酒情况、膳食模式、体力活动水平、睡眠障碍是其预测因子。模型对建模集和验证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5.31%和70.06%,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结论 开发的脑卒中高危风险决策树模型可有效预测个体未来成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可能性,为识别高危人群高风险对象提供了可视化的筛查工具。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人群 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