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10%氯化钠湿敷股骨头置换手术切口肿胀疗效的观察。方法将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7月收治的 68位股骨头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 10%氯化钠湿切,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24小时。对照组 75%酒精湿敷切口处理,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24小时。比较 24h后观察患者手术切口肿胀的情况。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 15人,有效 14人,有效 5人,无效 0人,总有效率 100% ;对照组治愈 5人,显效 10人,有效 8人,无效 8人,总有效率 76%。(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 10%氯化钠湿敷运用在股骨头置换手术切口,观察切口肿胀,此方法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 标签: 10% 氯化钠 湿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临床效果如何。 方法 挑取2019年 8月至 2019年 12月 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应用磁共振与 CT实行诊断,并依据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参考,对患者应用磁共振与 CT诊断的准确率予以对比。 结果 60例患者经 CT与磁共振诊断, CT确诊的有 53例,占总数的 88.33%,磁共振确诊 59例,占总数 98.33%,与 CT诊断相较,磁共振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种检查方式在判断 ARCO分级 Ⅰ期、Ⅱ期上无明显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结果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一组为实验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患者VAS评分,手术、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治疗虽然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但治疗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应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中。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实施针对性护理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1:1比例分成A、B两组,均有病例30例,分别的护理模式为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组较B组的Harris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两项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普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措施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同时配合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观察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等系统性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疼痛评估(VAS)没有显着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估(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系统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中股骨侧I.D.E.A.L.定位和解剖定位两种方式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行ACL重建手术的43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股骨侧I.D.E.A.L.定位21例、解剖定位22例,均选择单束重建。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月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术后3月、6月、12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术后6月重建移植物与胫骨平台夹角。结果:两组术后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较术前显著降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全髋关节 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在中老年股骨胫骨 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折内固定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 研究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 经两组患者术后治疗 结果得出,研究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的总优良率为70%, 研究组患者为 95%,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中老年股骨胫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 出血量,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从而缩减患者住院时,对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有促进作用, 临床应用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因其在骨折线的位置、角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在股骨颈骨折分型诊断中,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被广泛应用,为医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骨折信息。本文将探讨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股骨颈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以5E理念为基础的综合康复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5E理念为基础的综合康复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

  • 标签: 5E理念 综合康复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后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等指标的检测在股骨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 意义。方法:将我院在 2016年5月到2019年5月股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 者资料,对比未输血患者与输血患者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 )未输 血组和输血组手术后的FIB 、 TT 、 APTT 、 PT 指标都有所上升,但是输血组凝血功能四项指 标上升明显高于未输血组, ( P结果有显著差异。( 2)未输血组和输血组手术 后血常规对比中,主要从PLT 、 HCT 、 Hb 、 RBC 指标进行对比。其中 PLT 指标手术后有显著 差异 , ( P<0.05 ) ; HCT 、 Hb 、 RBC 指标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股骨骨折患者 围手术期应该加强对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并且对患者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以此 来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 标签: 股骨骨折 围手术期 血常规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共计64例,均为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2例接受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设为参照组,其余32例接受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对比,统计学处理差异明显(p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微创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而实验组则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患者的麻醉生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3.5±1.2)比对照组患者(4.5±1.8)要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麻醉生效时间(7.3±1.1)比对照组患者(12.2±1.2)要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26.6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麻醉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加快患者的麻醉生效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麻醉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2种麻醉方案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17年7月-2020年2月接诊9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实验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股骨颈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直接前入路(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对象,结合手术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是41例患者。对照组:传统后外侧入路方式,研究组:微创直接前入路方式,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不同时间段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的优良率分析是重要的指标,对照组优良率是64%,研究组优良率是92%,64%<92%,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的优势更突出。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案例实施微创直接前入路方式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整体上效果突出,能缓解术后疼痛感,改善髋关节功能,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 标签: 微创直接前入路 传统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取样68例(2019.09-2020.09)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就诊病人),分组后(34例/组),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并发症、Harris 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率依次为2.94%,23.53%,观察组并发症率最低,(χ2=6.2750,P=0.0122)。同时,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在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半年,1年后,两组评分皆有提升,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针对髋臼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并发症率相对较低,且Harris 评分改善效果优于保守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创伤性髋关节炎 髋臼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远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