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研究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了解甲减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定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对研究者的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水平进行测定,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容量(SHBG)进行测定。结果睾酮(T)、雌二醇(E2)和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容量(SHBG)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组间数据相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当女性患者发生甲减时,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紊乱。

  • 标签: 女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 血清性激素水平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诊治的冠心病患者35例,将同一时期内在该院体检正常者35例划入对照组,对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进行对比。结果CHD组的UA值为(399.47±53.01)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CHD组的IBiI以及TBiI与DBiI的值分别为(5.49±0.91)、(8.16±1.03)、(0.63±1.37)mol/L,显著小于对照组,该两组的TBiI与IBiI、以及UA和DBiI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UA指标会出现明显的升高,TBiI指标又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应当在临床检验诊断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尿酸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早晨进行空腹抽血,观察组患者从接诊3h~6h、12h分别进行1次抽血,两组所有患者都采血3ml,在进行分离以后进行血清肌红蛋白(Mb)与肌酸激酶同工(CK-MB)检测。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肌红蛋白值与肌酸激酶同工活性均在正常范畴;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值与肌酸激酶同工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标志物检测具备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血清肌红蛋白(Mb)与肌酸激酶同工(CK-MB)检测,两个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肌红蛋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同时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法)为依据将观察组分为不同积分组,并对比观察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而尿酸水平则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内不同积分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尿酸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酸与血清胆红素检验可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尿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然而,血清脂蛋白a水平是否同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有关,暂无相关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明确血清脂蛋白a水平同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首次缺血性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及临床信息,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a浓度。随访12个月,明确12个月时患者复合性血管事件(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机梗塞和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322例患者,其中失访及资料不完善72例,最后250例纳入到被研究中。26例患者发生了复发性血管事件。将复发和未复发进行比较,复发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增加(P<0.001),多因素分析证实血清脂蛋白a水平增加是缺血性卒中复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azardratio,2.60;95%confidenceinterval,1.19–5.67;P=0.016)。结论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清脂蛋白a 缺血性卒中 复发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间到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B组,A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小于4h为30例,B组患者发病时间在4~8h之间为3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健康组,参与本实验的全部人员均行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清CRP、cTnI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阳性检出率。结果B组患者的血清CRP、cTnI水平变化情况显著高于A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血清CRP、cTnI水平变化情与健康组相比较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急性心肌梗死阳性检出率较高,A组与B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阳性检出率较高,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等优势,为患者对症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 标签: 血清CRP cTnI检验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12例老年胃溃疡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凝血,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凝血酶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片口服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了解其在非整片吞服状况下疗效情况,口服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85例在我院门诊确诊的1~3岁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复方嗜酸乳杆菌,口服补液盐,低脂饮食外,予多片,二分之一片一日三次口服,口服方法研沫于餐前三十分钟十五到二十毫升温水冲服,对照组除未给予多片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呕吐,腹泻,停止时间,食欲,尿量恢复时间,及用药时间,两组结果采用美国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成组资料的studentt检验。结果治疗组观察呕吐腹泻症状消失时间以及食欲尿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片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且在非整片吞服下亦未明显影响疗效,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多酶片 婴幼儿 轮状病毒 腹泻 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依达拉奉联合纤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90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纤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治疗前的数据相比较而言,实验组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幅度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过程中,依达拉奉联合纤溶的疗效确切,能让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得到一定的修复。

  • 标签: 依达拉奉 纤溶酶 进展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临床疗效为基础,验证胶体金发和联免疫法在对丙肝病毒抗体检测方面的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抽取相同量的血液,离心制备血清液。实验组患者使用胶体金法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联免疫法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并将两组实验的结果通过SPSS进行u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对照组的数据进行u检验的P>0.05,两组数据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法和联免疫法在临床上检测丙肝病毒抗体的疗效相似。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 丙肝病毒抗体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前列地尔和胰激肽原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挑选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给研究组前列地尔和胰激肽原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比)以及生化指标(UAER、Ccr、BUM、TC、TG)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前列地尔和胰激肽原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化指标,保护肾功能。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前列地尔 胰激肽原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蛇毒血凝注射液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治疗的11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结合蛇毒血凝注射液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毒血凝注射液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 标签: 蛇毒血凝酶注射液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7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50mg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100mg加速给药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中有1例(2.78%)死亡,4例(11.11%)出血,31例(86.11%)血管再通;对照组36例患者中有2例(5.56%)死亡,6例(16.67%)出血,22例(61.11%)血管再通,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死亡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理想,加速给药方法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德福韦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德福韦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阿德福韦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89%,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突出,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不会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6个月、9个月后HBe-Ag的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经6个月治疗后,患者的ALT、AST、ALB等肝功能治疗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阿德福韦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乙型病毒性肝炎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芬太尼单独或联合氟比洛芬对甲状腺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择期行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80例,根据镇痛方式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记录气管导管拔出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疼痛镇静情况。结果S组、SK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F组、FK组(P<0.05),S组、SK组与F组、FK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S组、SK组入病房后2h静态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FK组(P<0.05),四组患者镇静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舒芬太尼、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都可以取得平衡镇痛效果,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更好。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甲状腺术后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滴度的变化特点。方法62例应用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6个月、1年时检测ALT、HBV血清标志物、HBVDNA、HBsAg定量。结果62例应用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患者获得了病毒学应答,其基线HBsAg水平为3.86log10IU/mL,治疗6个月、1年时分别为3.55、3.39log10IU/m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HBsAg水平与1年时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第1年时HBsAg下降速度为0.13log10IU/mL。结论应用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滴度缓慢下降。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HBsAg 阿德福韦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坎地沙坦与依那普利运用于老年人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患者就诊住院的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为45例,常规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给予坎地沙坦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1.11%,两组数据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降低,但治疗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上坎地沙坦治疗,其降压的效果更为明显,比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坎地沙坦酯 依那普利 高血压 老年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AST)、乳酸脱氢(LDH)、腺甘脱氨(ADA)活性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结核性脑膜炎、23例化脓性脑膜炎、15例病毒性脑膜炎和20例非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CSF)进行AST、LDH、ADA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的ADA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人群CSF的ADA活性(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CSF的AST、LDH活性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和非脑膜炎患者(P<0.05),其他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CSF的AST、LDH活性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CSF的ADA活性检测则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对CSF的LDH和ADA活性同时测定则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核 脑脊液 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评定此种方法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住的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盘内小剂量胶原注射的对照组,射频消融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注射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提高。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优良率82.5%,观察组优良率90%。结论射频消融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注射提高了射频热凝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微创治疗。保证了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远期效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拓宽了微创治疗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征。

  • 标签: CT 颈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