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血清FSH与睾丸体积比值,分析穿刺有精子与穿刺无精子患者该比值的相关性,从而预测无精子症患者精子的存在性,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穿刺取精的可行性。方法128例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无精子症的患者,其中包括梗阻性无精症患者(OA)和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NOA),使用Prader睾丸模型测量患者睾丸体积的大小,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FSH的水平,并计算其血清FSH/睾丸体积值,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成功后镜下检测有无精子,并根据穿刺结果分为无精子组和有精子组。结果无精子组睾丸体积平均数小于有精子组,无精子组血清FSH水平平均数高于有精子组,无精子组血清FSH/睾丸体积值平均值高于有精子组,并且两组之间都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血清FSH/睾丸体积值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虽然无精子的年龄平均数小于有精子组,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利用ROC曲线优选的睾丸体积切点值为12ml,此点其敏感性为92.4%,特异性为94.1%,睾丸体积ROC曲线的AUC为0.923;优选的血清FSH水平切点值为12.58mIU/ml,此点其敏感性为74.8%,特异性为83.8%,FSH水平ROC曲线的AUC为0.802;优选的血清FSH/睾丸体积值的切点值为1.16,此点其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5.5%,血清FSH/睾丸体积值ROC曲线的AUC为0.981。其中以血清FSH/睾丸体积值诊断准确性最高。结论睾丸体积、血清FSH以及FSH/睾丸体积比值对预测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存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中以FSH/睾丸体积比值最有意义。

  • 标签: 无精子症 睾丸体积 卵泡刺激素 穿刺取精术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microRNAs(miRNAs)参与了所有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miRNAs在肺癌组织细胞中具有特定的表达谱,参与了肺癌的整个发展过程。本文主要针对miRNAs在肺癌的诊断、治疗方面的作用展开了综述。

  • 标签: miRNAs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90脓毒症患者进行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的表现。结果检测后,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脓毒症患者机体的血清PCT和CR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有利于脓毒症诊断,对其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血清PCT CRP 联合检测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早期先兆流产采用血清HCG和孕酮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4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时期所收治的健康孕妇40例为参照组,对2组患者血清HCG和孕酮水平进行检测,对比2组患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以及阳性率。结果对比2组患者血清HCG和孕酮水平,研究组患者血清HCG和孕酮水平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患者检查结果阳性率,研究组患者血清HCG阳性2例,孕酮阳性7例,参照组孕妇血清HCG阳性35例,孕酮阳性37例,研究组患者血清HCG阳性率5%低于参照组孕妇血清HCG阳性率87.5%,研究组患者孕酮阳性率17.5%低于参照组孕妇孕酮阳性率92.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血清HCG和孕酮水平对早期先兆性流产情况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作用。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诊断价值 孕酮水平 血清HC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血清学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母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患儿性别、母婴血型组合、患儿放散液抗体效价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送检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母婴血液标本98例进行母婴血型鉴定和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试验、抗体放散试验)。结果98名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血型分布规律为B>A>AB>O,54.22%为B型,42.66%为A型,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直抗试验阳性率为74.76%,释放试验阳性率为100%,游离试验阳性率为49.70%。释放试验阳性的A型患者中,抗-AB检出率为45.17%,B型患者中的检出率为51.03%,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母婴血型不合的HDN主要发生于ABO血型系统占97.72%,其次是hR血型系统,其他血型系统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但较为少见。放散试验敏感度最高,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依据。而不同系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也有所区别。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血清学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目的:制备兔抗羊抗体血清,应用试管凝集实验和试管溶血实验测定其效价,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对兔2%~5%SRBC进行免疫一周,采用心脏法采血,离心分离出血清。再与2%~5%SRBC用试管凝集实验和试管溶血实验对其效价进行测定。结果:兔血清中出现了抗体,其中试管凝集实验效价为1:8,试管溶血实验的效价为1:32。结论:此免疫血清制备的方法所用的时间相对较短,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较明显,适用于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

  • 标签: 血清制备 凝集实验 溶血实验 检测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进行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尿酸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索提高病房回收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方法。方法:比较两种多清洗剂浸泡处理医疗器械后的清洗效果。结果:经过两种多清洗剂浸泡处理的回收医疗器械,再用全自动清洗机采用标准流程清洗后,目测检查,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未经过多清洗剂浸泡处理的回收器械直接按相同程序进行清洗,合格率为81.1%~89.3%,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清洗剂浸泡处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回收医疗器械经过多清洗剂浸泡处理,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

  • 标签: 设备污染/预防和控制 消毒/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选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名,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输血量以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止血总有效率、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APTT)的具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输血量、治疗效果的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量,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T、APTT在治疗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奥美拉唑 血凝酶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培门冬(PEG-ASP)应用于初治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ALL)中,并对其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R-ABL阴性)的80例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诱导化疗中培门冬的用药次数将其分为培门冬1次组(n=40)与培门冬2次组(n=40),对预后差组患者应用2次培门冬,对预后好组患者应用1次培门冬,观察并记录化疗后疗效,以及治疗期间培门冬的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结果经VDCLP化疗后,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诱导化疗ALL患者的VDCLP方案之中,应用1次与2次培门冬治疗患者均具有治疗效果,但应用2次培门冬不良反应较为明显。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培门冬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测血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NGAL(脂质运载蛋白)重症患者AKI(急性肾损伤)的早期的诊断。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入本院ICU病房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60例。A组伴有AKI疾病,B组未伴有AKI疾病,监测其不同时间点的血清NGAL浓度、CysC(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浓度和SCr(血清肌酐)浓度,用以评估AKI早期诊断效果。结果A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NGAL浓度均高于术前,CysC浓度于术后12h与48h明显高于术前,SCr浓度于术后48h明显高于术前,对比有差异(P<0.05)。B组各时间点的上述指标对比均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NGAL浓度在患者术后6h便会明显升高,其对AKI的预测价值较佳,且预测时间早于其他指标,可于AKI早期进行疾病诊断。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 NGAL 重症患者 AKI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阿替普溶栓,观察其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使用并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5月到2016年9月期间90名急性脑梗塞的病患作为实验的参考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5人,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对于对照组的病患采取的是阿替普溶栓的方法进行医治,而观察组则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从而对两个小组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通过本次实验能够看出,观察组的患者在卒中量表的评分为(9.64±4.22)分,数据小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患者的焦虑评分达到了(17.6±6.4),其结果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的对比全部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溶栓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自身携带的负面情绪,同时也提高了其自主生活的能力,因此阿替普溶栓在脑梗塞的实际治疗的方面有着非常高的价值与意义。

  • 标签: 阿替普酶溶栓 急性脑梗塞 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硝酸异山离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8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开展心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硝酸甘油,研究组43例患者同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6个月规范药物治疗后,研究组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2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8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0%(40/43);对照组43例患者中17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7%(33/43),组间资料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4.440,P=0.034)。用药后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率为90.7%,较同期对照组更优(χ2=4.914,P=0.02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表现。结论单硝酸异山离是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离酯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片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心绞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硝酸异山梨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药物相关性低血压以及头痛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二者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片治疗心绞痛效果确切,较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绞痛 硝酸异山梨酯片 益心舒胶囊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前列甲栓、缩宫素分别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无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甲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1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1例腹痛和1例腹泻,发生率8.00%;对照组2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1例腹痛和1例腹泻,发生率10.00%,P>0.05。结论卡前列甲栓治疗剖宫产术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加速术后机体康复,减少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剖宫产术 产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诺福韦二吡呋对乙肝病毒(HBV)低水平病毒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50例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低水平复制的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护肝药)、替诺福韦二吡呋组、恩替卡韦组3组,每组均为50例,分别于治疗第0周、24周、48周检测患者肝功能变化、HBVDNA水平,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第24周和48周时,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ALT)复常率分别为(30.0%、62.5%、70.0%和40.0%、87.5%、92.5%),替诺福韦二吡呋组与恩替卡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替诺福韦二吡呋组略高于恩替卡韦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0.0%、80.0%、90.0%和15.0%、90.0%、97.5%),替诺福韦二吡呋组与恩替卡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不良事件频数相似,替诺福韦二吡呋组、恩替卡韦组未见耐药。结论HBV低水平复制的CHB患者应积极抗病毒治疗,替诺福韦二吡呋、恩替卡韦可作为一线推荐抗病毒药物。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乙型 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肝孕妇服用替诺福韦疗效及其对阻断母婴乙型肝炎病毒(HBV)垂直传播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40例乙肝孕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孕10周开始给予替诺福韦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治疗,两组新生儿均采取阻断治疗。两组孕妇于孕12周、20周、30周对谷丙转氨酶(ALT)及HBV-DNA进行检测,统计ALT复常率及HBV-DNA的转阴率;新生儿1个月时进行乙肝五项测定,计算阻断成功率。结果孕12周,实验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5%和10%,对照组为10%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0周,实验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为50%和45%,对照组为20%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0周,实验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为100%和95%,对照组为45%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阻断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孕妇早期应用替诺福韦可以进行有效治疗,并能阻断母婴间HBV的垂直传播。

  • 标签: 乙肝孕妇 替诺福韦酯 母婴传播 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德福韦(ADV)对乙型肝炎e抗原(11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11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11BeAg阳性(C11B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子阿德福韦胶囊10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25mg双环醇片口服,每天3次。治疗时间均为4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HA,FⅢNF,IV-0,LN等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e抗原(11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11B)患者,双环醇片联合阿德福韦治疗较单用阿德福韦,更有助于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双环醇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与依托咪联合麻醉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中辅助应用依托咪,观察组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结果2组各时间点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T2时间点的心率均较高(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与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能保持围手术期心率的稳定,减轻术后疼痛与感染的发生,减少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依托咪酯 右美托咪定 胃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