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胸部手术中应用3D胸腔镜系统的实践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80例在我院应用3D胸腔镜系完成胸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评价3D胸腔镜系统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用时(138.0±1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3±10.5)mL,术后胸腔平均引流时间(2.5±0.5)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0±2.0)d,术后回访3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及病情的复发、转移。结论将3D胸腔镜系统应用在胸部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和较高的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3D胸腔镜系统 胸部微创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非体外循环治疗的104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实验组(n=5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护理中,有利于减轻疼痛,减小手术风险,预防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 标签: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微创非体外循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胆道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胆道结石患者152例,选取时间为2013年6月23日至2017年6月22日,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胆道结石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医治,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进行医治,对比2组胆道结石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组胆道结石患者手术时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胆道结石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长,肠胃功能恢复时长以及患者住院时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胆汁泄露、切口感染以及腹腔积液等并发症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率(39.47%),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医治胆道结石患者更加安全有效,其表现在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 微创 胆道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病人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3例采取治疗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病人临床资料,对照组占47.31%(44/93),采取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2.61%(49/93),采取个体化护理;以尿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最大尿流率(MF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尿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手术后,观察组MFR、Ur、IPSS、QO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进一步提高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病人治疗效果,对于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微创治疗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技术对乳腺良性肿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乳腺良性肿物在超声引导行麦默通旋切术,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术后1-3个月后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完成肿物切除术,超声引导成功率达100%。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6.25%,并发症为创面血肿和皮肤青紫,均无明显手术疤痕。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技术是一项定位准确,安全高效,并发症少,有较理想美容效果的乳腺技术,尤其适用于直径3cm以下的良性肿物。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 乳腺良性肿块 应用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硬膜外血肿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52.84±15.41)ml少于对照组的(524.78±42.52)ml,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3.71±1.23)d比对照组(1.31±0.62)d长(P<0.05),两组一次血肿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引流术对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较少。

  • 标签: 微创引流术 开颅手术 硬膜外血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应用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临床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早期创伤颅内血肿清除,对照组给与常规保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7天、14天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头部CT检查,对比患者血肿演变情况以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情况。结果经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治疗后7天、14天较保守治疗的对照组颅内血肿明显减少,同时血肿周围组织水肿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及时对急性高血压颅内出血的病人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以后可以有效清除颅内血肿、降低组织水肿程度、有效的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同时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急诊治疗成人尿道结石合并急性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成人尿道结合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急诊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状况,如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并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且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成人尿道结合合并急性尿潴留疾病考虑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此为方式,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速度快,对改善疾病预后作用突出,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尿潴留 尿道结石 急诊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胸部创伤患者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以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以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部创伤患者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的疼痛感,并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微创手术 胸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治疗中的临床的可行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100需要开展消化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并进行随机地分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静脉麻醉之后,并插镜治疗的手段,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插镜治疗,对其在消化内镜下的治疗的临床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所产生的痛苦非常少,病患的依从度比较高,并没有发生任何反应,其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的患者有很多的不良反应。结论运用静脉麻醉之后开展消化内镜下的治疗,可以在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静脉麻醉 消化内镜 微创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接骨板技术的实际价值。方法在本院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四肢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和平均分成传统组和组。传统组患者应用传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组患者应用接骨板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治疗优良率。结果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组患者,P<0.05;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接骨板技术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指标,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传统内固定术 微创接骨板技术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青年嵌顿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和MPCNL组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碎石手术成功后,观察组清除结石率为97.78%,对照组清除结石率为75.56%,观察组的清除结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 嵌顿性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脊柱后路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参照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脊柱后路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75%高于参照组的91.25%(P<0.05)。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方法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后路手术治疗,效果显效,与开放手术进行比较,有着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理想、能满足临床需求、获得患者满意的高度认可。

  • 标签: 脊柱后路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創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组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34.4%、无效率为25.7%、总有效率为74.3%,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0.0%、无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94.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对照组与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5、15、30d,对照组与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较术前显著降低,且组患者的NIHSS评分术后5、15、30d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NIHSS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析。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158例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分别采用了不同颅内血肿清除治疗方式,对两组中的患者手术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总有效率达到82.8%,死亡患者例数为18例,占1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对低一些,为42.7%,死亡患者例数为63例,占据总例数的40.1%;另外对于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观察组的为1.836±0.69天,5例再出血患者,对照组中患者意识恢复的时间长一些,为3.566±1.42天,11例再出血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手段简单易行且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 脑出血 临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04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开颅和手术进行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得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6.15%,较比对照组84.62%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出血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9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8例患者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48例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造瘘管留置时间及进流质时间,根据结石清除率,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6.27±7.42)min、术中出血量为(88.76±13.25)ml、住院时间为(6.54±0.82)d、造瘘管留置时间为(4.74±0.43)d、进流质时间为(33.82±7.63)h,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9.35±16.38)min、术中出血量为(178.31±20.05)ml、住院时间为(14.47±2.42)d、造瘘管留置时间为(13.23±2.58)d、进流质时间为(56.79±11.52)h;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1.67%,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93.75%;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结石清除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但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预后良好,可作为肾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肾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施予递升式微外科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SAP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36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递升式微外科的36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递升式微外科在运用到对SAP患者施予治疗后,其十分简易且安全,为对SAP施予治疗的新兴方法,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微创外科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递升式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膝关节骨创伤患者,按照不同疗法分为常规组与组各36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组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种疗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80.6%,组为94.4%,组显然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组显然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组显然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荐。

  • 标签: 关节镜 微创手术 膝关节骨创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半月板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0)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91.65±8.37分,对照组为75.26±10.59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可有效提高膝关节骨创伤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 骨创伤 半月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