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微创穿刺治疗维生素K导致的内出血的疗效,并对其远期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来自榆林市儿童医院确诊新生儿VKDB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研究组患儿采用微创穿刺治疗,而参照组患儿采取保守治疗方案。研究记录了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微创穿刺治疗的成功率为100.00%。治疗后内出血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38名患儿出院时症状完全缓解。随访6个月后,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在12个月的远期随访中,有1名患者出现轻度认知障碍,但其他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维生素K导致的内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然而,需要长期随访以监测潜在的并发症。

  • 标签: 经颅微创穿刺 维生素K 颅内出血 疗效分析 远期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刺激在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200例,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取常规康复训练+磁刺激治疗的为观察组,择单纯性常规康复训练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在治疗前两组BI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治疗之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磁刺激治疗可实现对患者BI评分的提升;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磁刺激治疗可实现对患者NIHSS评分的降低。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磁刺激治疗,可提升患者康复功能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疗效 应用效果 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普勒(TCD)在脑血管狭窄急性脑卒中溶栓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7例脑血管狭窄急性脑卒中患者,均行溶栓治疗,比较溶栓前、溶栓后1d狭窄脑血管血流指标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血流速度(Vd)水平,并统计血管再通率。结果溶栓后1d狭窄脑血管Vs、Vm、Vd高于溶栓前(P<0.05);77例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94.81%。结论TCD可通过检测狭窄脑血管血流速度评估血管狭窄情况与溶栓治疗效果,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 标签: 脑血管狭窄 经颅多普勒 溶栓 急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头痛患者的诊断分型。方法随机抽取100例门诊头痛病例,以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患者的脑血管功能状态,结合临床分析患者的头痛分型,指导治疗。结果5例动脉硬化患,10例血管狭窄,20例断偏头痛,14例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患者,2例类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其它型功能性血管性头痛12例,25例紧张性头痛,阳性率占88%。结论TCD能无创、快速、便捷地对头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查和监测,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便于血管性头痛患者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头痛 脑血管功能状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一例多动症患儿磁刺激治疗后的康复护理对策。多动症,或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过度活跃、冲动行为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磁刺激治疗(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已被证实在缓解多动症症状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文选择的康复护理对策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症状观察与管理,此部分包括了定期的医学评估和症状记录,以监控病患的病程进展和治疗效果。二是提供医学教育和咨询,为家长提供有关多动症和TMS治疗的详细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的状况。三是心理支持和干预,包括行为疗法和心理咨询,旨在帮助儿童更好地管理情绪和行为问题,改善社会交往能力。四是生活习惯的改进,包括饮食、运动和睡眠习惯,有助于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实施上述的康复护理对策,该患儿在磁刺激治疗后的整体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包括降低症状的频率和强度,提高了注意力集中,减少了冲动行为,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这项研究表明,适当和系统的康复护理对策对于提高多动症患儿磁刺激治疗的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动症 经颅磁治疗 护理方案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交流电刺激(tACS)作为一种无创脑刺激技术具有一定优势,能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电活动的同步化和去同步化,这些优势将使tACS在临床研究中更具潜力。本文对近年来tACS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及其在脑卒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总结归纳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

  • 标签: 经颅交流电刺激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多普勒超声(TCD)在检测脑底动脉血流速度时,存在着检测结果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除了受被检者本身的生理、病理及TCD仪器性能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操作者技术的影响.而导致操作技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声角的不确定性.作者通过一种估计不同脑底动脉受声角的方法,了解受声角的大小及TCD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计算方法 脑底动脉 受声角 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TCD的检查发现脑血管病硬化的每个阶段。探讨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75例40~70岁的患者用EMS-9B多普勒检测脑供血情况。结果脑动脉硬化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的频谱形态学改变。结论TCD可方便、准确地检测到脑动脉的硬化程度,对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有很大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狭窄 TCD 频谱特征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塞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促进血管再通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根本,溶栓是实现血管再通的基本方法,静脉溶栓是最早使用,且最为推崇的一种溶栓方法,在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静脉联合超声溶栓越来越在临床被推荐使用,且受到良好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半个月后的椎动脉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针刺治疗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对治疗半个月后的椎动脉(VA)形态与结构变化、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半个月是行之有效的。针刺风池、天柱、百会、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既可使椎-基底动脉异常减慢(低流速型)的血流速度升高,又可使异常加快(高流速型)的血流速度减慢,即可针对椎-基底动脉的不同病理状态调节其血流速度,使之趋于正常,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的紊乱,治疗颈椎病。

  • 标签: 针刺 颈椎病 超声检查 经颅多普勒 血流速度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患者实行重复刺激治疗所起到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03-2019.03 期间所接纳治疗的脑卒中患者 60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0 例,常规治疗)以及观察组( 30 例, 重复刺激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吞咽状况评分以及治疗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用 重复刺激治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其吞咽障碍,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重复经颅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运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TCD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为VBD的患者行经多普勒检查,观察其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将同期就诊的30例非VBD患者进行对照。结果VBD组与非VBD组相比主要表现为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峰值平均血流速度下降(P〈0.0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VBD患者TCD频谱形态表现为波峰圆钝,呈低阻波形。结论VB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TCD可作为其临床初步筛查和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 标签: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经颅多普勒
  • 简介:目的应用多普勒(TCD)进行屏气试验检测,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特点。方法180例受试者编入正常对照组、MCI组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分析屏气指数(BHI)与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结果MCI组与正常组及AD组比较,BHI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BHI与视觉ERP的P300潜伏期的相关性最强(r=0.411,P〈0.001);MCI组不同CVR状态下,各组受试者脑动脉硬化及血管狭窄检出率有差异,事件相关电位(ERP)和TCD常规检测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HI的改变与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CVR检测有助于MCI的病因诊断。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经颅多普勒 脑血管反应性 屏气指数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摘要脑动脉炎是内动脉内膜下炎性细胞浸润,内膜增厚,动脉中层及内弹力层水肿,使动脉血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导致动脉闭塞或远端血管栓塞。彩色多普勒与多普勒相比,增加了突出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成像能够较好地描述出内脑实质结构,可直观显示底脑动脉主干血管走行分布情况。同时它对可以通过对特定部位超声波入射角度的调节,测量某段血管血流速度,这些特性提高了脑血流超声检测连续性和精确性,使它在血流速度检测方面比多普勒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 标签: 经颅超声多普勒 脑动脉炎 脑血流动力学
  • 简介: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主要靠详尽的病史资料来确诊此类疾病,自经超声(TCD)技术应用于临床后,因其无创性,易重复,能顺利的反映脑血管的舒缩功能状况和血流量的变化,使偏头痛的诊断有了新方法.2002年1月-2003年4月间。我们对78例典型偏头痛(MA)患者进行检查,报道如下。

  • 标签: 经颅超声 典型偏头痛 诊断 脑血管 舒缩功能状况 血流量
  • 简介:目的:底中线部位侵袭鼻、蝶、斜坡的肿瘤进行根治胜切除时,遗留的底缺损修复十分困难:改良扩大的前底人路方法可以克服这些困难。方法:扩大的前底人路是在双额瓣开颅的基础上,再做一个双侧眶顶和额窦的游离骨瓣,以扩大显露。我科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采用该方法对10例鼻、蝶、斜坡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男5倒,女5倒,平均年龄50(34~63)岁。组织学诊断为脊索瘤4倒,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垂体瘤1例,脑膜瘤1倒,巨细胞瘤1倒,鳞癌1例。肿瘤侵人副鼻窦8例、斜坡6例、眶内1倒、内鞍上或前、中窝7例:结果:获肿瘤全切陈者7例,近全切脒者3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手术并发症,底缺损的修复也无困难:结论:我们采用扩大的前底人路的初步手术结果是令^满意的,该入路具有以下优点:①显露良好,不必过高抬起额叶底面即可增加术者在矢状面上的规角30。。②可显露和直视下切除的肿瘤范围广。③底重建可靠,基本上可避免脑脊漓漏和内感染等并发症。

  • 标签: 颅底手术 经前颅底入路 前颅窝 前颅底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原因以及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脑电图(EEG)和多普勒(TCD)分别对48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8例EEG正常6例,异常42例,异常率87.5%,其中轻度异常5例,中度异常17例,重度异常8例;局限性异常12例。48例TCD异常38例,异常率79.2%,其中血流速度增快13例,减慢19例,增快、减慢同时存在6例;两侧流速不对称13例,出现涡流、湍流频谱5例。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多由于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影响脑供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脑血管血流量减少,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癫痫发作。

  • 标签: 脑梗死 继发性癫痫 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