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下颌髁突软骨瘤和单侧下颌髁突增生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2005—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下颌髁突软骨瘤11例和单侧下颌髁突增生8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病变髁突大小、病变范围以及病变周围软硬组织改变。结果:11例下颌髁突软骨瘤病例CT显示肿瘤与病变髁突无明显分界(8/11)或与患侧髁突有蒂相连(3/11);肿瘤皮质及骨髓腔均与患侧髁突相续,瘤体表面均有特征性薄层软骨帽覆盖,瘤体外周密度通常高于中心;瘤体周围均有薄层软组织包绕。患侧颞骨关节面表面均有明显矿化,且因受瘤体压迫改建而较对侧平坦,患侧关节上、下腔间隙较对侧明显变窄;肿瘤生长方向不尽相同。8例单侧下颌髁突增生病例CT显示髁突颈部和(或)下颌支延长,髁突形状改变;增生的髁突外周皮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化,硬化层厚度较对侧大;骨髓腔密度较不均匀。结论:CT检查能有效提供病变髁突及其周围软硬组织情况,为鉴别诊断下颌髁突软骨瘤和单侧下颌髁突增生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髁突 骨软骨瘤 增生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颌骨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距软骨损伤应用艾灸涌泉穴联合冰敷法的效果及影响。方法 机选出在我院距软骨损伤患者共计80例,最早接受检查和治疗时间2020年1月,最晚接受检查和治疗时间2020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人划分为两组,分被取名为对照组与联合干预组。对照组中的病人需进行我院所制定方案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干预组中的患者需进行艾灸涌泉穴联合冰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周期结束后,对所有病人的VAS评分以及AOFAS的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治疗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之后,所有病人的情况均有所改善,总体上联合干预组所获取的实际效果较好。具体来说,患者的VAS评分以及AOFAS的评分,联合干预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治疗满意度,同样也是联合干预组的表现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艾灸涌泉穴联合冰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本法进行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 标签: 距骨软骨损伤 艾灸涌泉穴 冰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分析距软骨囊肿的形态学及分布特点。方法在天津医院影像报告数据库中检索2015—2020年经踝关节或足部CT扫描后诊断为距软骨囊肿患者176例,其中男77例,女99例;年龄14~84岁[(56.1±14.0)岁]。通过Mimics 20.0软件三维重建距及囊肿区域后,构建田字解剖网格系统并将穹隆关节面分为前内侧、前外侧、后内侧及后外侧四个区域。记录网格定位下距软骨囊肿的受累区域及其性别、年龄及发病侧别;测量距软骨囊肿的前后径、横径、深度、表面积及体积。结果距软骨囊肿发生于前内侧131例(74.4%),前外侧5例(2.8%),后内侧34例(19.3%),后外侧6例(3.4%)。距软骨囊肿发生于老年(≥60岁)共78例(44.3%),发生于中年(45~59岁)共62例(35.2%),发生于青年及未成年分别为32例(18.2%)、4例(2.3%)。前内侧、前外侧、后内侧、后外侧区域年龄构成分别为59(49,64)岁、44(39,45)岁、61(54,68)岁、40(22,58)岁(P均<0.01);性别、发病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内侧、前外侧、后内侧、后外侧的软骨囊肿前后径分别为(9.7±4.4)mm、(3.5±1.1)mm、(10.3±4.4)mm、(2.1±0.8)mm;横径分别为(5.4±1.7)mm、(3.9±1.8)mm、(5.9±2.2)mm、(3.4±1.1)mm;深度分别为(7.1±2.4)mm、(3.2±2.2)mm、(8.2±3.0)mm、(3.9±1.9)mm;表面积分别为156.1(82.6,198.2)mm2、23.0(21.4,28.9)mm2、180.0(75.1,230.4)mm2、28.0(20.3,36.7)mm2;体积分别为77.1(37.1,129.1)mm3、23.9(14.2,37.8)mm3、104.6(37.7,157.4)mm3、13.0(10.4,16.0)mm3。前内侧区和后内侧区分别与前外侧区及后外侧区在囊肿的前后径、横径、深度、表面积及体积比较,除前内侧横径与前外侧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另外,前内侧区软骨囊肿深度明显大于后内侧区软骨囊肿(P<0.05)。结论距软骨囊肿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距穹隆前内侧病变最为常见,囊肿体积大且累及较深,其次为穹隆后内侧,穹隆前外侧及后外侧病变较为少见且囊肿体积较小。距囊肿的田字网格定位系统有助于对囊肿的定位及特征描述,可辅助临床医师对囊肿进行精确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骨囊肿 距骨 软骨 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髌骨骨折患者经髌骨环治疗后采用WOMAC评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功能,并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病例临床疗效显著。结论髌骨环适宜治疗髌骨骨折患者。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它是膝关节的一个组成部分,髌骨骨折是常见多发的下肢骨折,本文旨在探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2月利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患者69例。结果本组69例其中54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关节面平整,髌骨爪固定良好无脱落,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时间为7~16周。疗效标准根据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优48例,良4例,中2例。结论利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是目前治疗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髌骨骨折 记忆合金髌骨爪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新型生物墨水和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通过3D生物打印构建-软骨复合组织块,并评估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分为三组:①丝素蛋白(silk fibroin, SF)-磷酸三钙冻干支架组(冻干组),应用冻干法制作的SF-TCP复合支架修复软骨缺损,作为对照;②3D生物打印组(3D打印组),以PCL为原料通过3D生物打印机打印一个中空的多层圆柱体框架,后以软骨细胞外基质、SF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原料配置新型生物墨水,并在PCL框架上方继续3D生物打印含有活细胞的软骨层,最后于底层的PCL框架中充填自体松质,以此构建-软骨复合组织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③自体软骨移植组(马赛克组),通过自体软骨移植术修复软骨缺损,作为对照。术后3个月通过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ICRS)软骨修复组织学评分系统对修复组织进行评分。通过测定硫化糖胺聚糖(sulfated glycosaminoglycan,sGAG)和胶原蛋白含量可分析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的程度。通过测定缺损修复区域组织的压缩模量评价修复组织的性状。结果3D打印组新生软骨的压缩模量(2.56±0.30)MPa和马赛克组(2.51±0.13)MPa相接近(P>0.05),明显高于冻干组(1.37±0.14)MPa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58,P<0.05)。3D打印组中sGAG的含量(14.49±0.7)μg/mg和马赛克组(14.98±0.81)μg/mg接近(P>0.05),明显高于冻干组(8.72±0.73)μg/m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973,P<0.05)。三组的胶原含量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ICRS软骨修复组织学评分结果表明,在基质、细胞分布、细胞群活力和软骨4项评分中,3D打印组与马赛克组的得分接近(P>0.05),明显高于冻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44,P<0.05);在表面和软骨矿化2项评分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新型生物墨水和聚己内酯通过3D生物打印构建-软骨复合组织块能够简化组织工程-软骨复合组织块的体外构建,并且可以在体内较好的修复软骨缺损。

  • 标签: 生物打印 打印,三维 细胞外基质 羧甲基纤维素钠 丝素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股骨截术增大股骨前倾角和髌骨内外侧软组织失平衡手术制作髌骨脱位模型,观察股骨滑车局部形态和小梁结构的变化。方法取40只3个月龄的新西兰幼兔,分别对其右膝进行两种手术方式(每组20只):①截组,接受股骨旋转截术,股骨远端内旋来增大股骨前倾角;②软组织组,行髌骨内侧支持带松解和外侧支持带紧缩缝合术。所有左膝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观察4个月至骨骼成熟,将股骨远端进行Micro-CT扫描,测量滑车形态:外侧髁、滑车沟和内侧髁的高度,滑车沟角,滑车的外侧和内侧关节面倾斜角等,并对小梁进行分析:体积分数、小梁厚度、小梁数量、小梁分离度和骨密度等。相关指标的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截组中1例发生髋关节脱位,而髌骨未发生脱位;3例在屈膝状态下出现完全性的髌骨脱位;16膝在膝关节被动伸直时,髌骨发生脱位。软组织组中15膝在屈膝状态下出现完全性的髌骨脱位,5膝未发生髌骨脱位。截组的股骨滑车在滑车入口处伴有局部的突起形成,称为"突",而滑车关节面比较光滑,未出现明显的软骨破裂等,而软组织组的股骨滑车未见"突"形成,滑车关节面出现软骨破裂、缺损等关节炎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截组和软组织组的滑车均变浅和变宽,滑车沟高度和滑车沟角变大,但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截小梁发生汇聚,内侧髁和外侧髁的小梁厚度增大,内侧髁小梁数量减少,而软组织组表现为骨质疏松,内侧髁和外侧髁的体积分数、小梁厚度、小梁数量和骨密度都减少,小梁分离度增大。与软组织组相比,截组内侧髁和外侧髁的体积分数、小梁厚度、小梁数量和骨密度都较大,小梁分离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股骨截术增大股骨前倾角和髌骨内外侧软组织失平衡手术可成功构建髌骨脱位的性和软组织型模型,并继发形成不同的滑车形态学改变和小梁结构变化。

  • 标签: 髌骨脱位 股骨 髌韧带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前软骨修复再生技术存在诸多不足,组织工程方案仍难以维持持久有效的修复效果。三维生物打印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软骨组织重建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技术手段,生物活性材料的可控沉积使得精准重建软骨的异质性生物微结构成为可能。本文对软骨三维生物打印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介绍包括基于支架的生物打印、基于细胞团簇的生物打印和原位生物打印。同时,对软骨三维生物打印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目前的解决方案及探讨研究的前沿和趋势,以期提高口腔医师对软骨组织三维生物打印的认识。

  • 标签: 组织工程 骨和骨组织 软骨 三维打印 三维生物打印 原位生物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比格犬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横断(ACLT)骨关节炎模型探究关节软骨重塑的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8周岁,雄性,体重10~15 kg的比格犬,将18只犬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骨关节炎(OA)模型组。通过离断犬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构建关节不稳的OA模型,术后16周后处以安乐死,取材。通过番红固绿染色和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改良Manking(OARSI-Modified Manking)评分评估关节软骨退变程度。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软骨体积分数(BV/TV)、小梁分离度(SP.Tb)、小梁模式因子(Tb.Pf),通过经免疫染色测定软骨中pSmad2/3,Osterix和CD31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OA模型组肉眼可见多处不同程度的关节软骨退变,番红固绿染色显示关节软骨龟裂,但尚未侵犯深层结构,OARSI-Modified Manking评分显著升高(4.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3,P<0.01)。Micro-C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A模型组的软骨BV/TV显著高于对照组(0.4±0.3),而SP.Tb和Tb.P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3±0.1、-2.0±3.5),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24、2.519、3.393,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OA模型组的外周血中含有高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81.7±5.1),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80,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A模型组的关节软骨下骨髓腔中聚集了大量的pSmad2/3+MSC、Osterix+成前体细胞和CD31+血管内皮细胞(109.9±3.9、70.5±1.8、26.8±1.8),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14、-42.475、-8.937,P<0.05)。结论比格犬膝关节OA的软骨中出现异常重塑,其中活跃的吸收和TGF-β1/Smad2/3通路是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关键靶点。

  • 标签: 骨关节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转化生长因子-β
  • 简介:目的制备具备关节解剖形态的组织工程软骨,行原位移植修复兔关节大面积缺损,评价修复后效果。方法制备具有解剖形态的明胶-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钠-胶原-陶瓷化软骨支架。分为复合细胞组,无细胞组和不修复组。进行体内原位移植,术后不同时间进行大体观、运动功能检查、HE染色观察,并进行O’Driscoll评分。结果复合细胞组与其他两组相比,运动功能基本无障碍,前行时双下肢运动对称,大体观可见与正常关节外形接近,表面软骨层呈现略透明白色,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明显,HE染色可见组织结构逐步改建与正常关节组织结构类似。结论复合组织在功能恢复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与正常关节还有较大差距。

  • 标签: 解剖形态 骨软骨 组织工程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超声波联合CR在诊断单发性软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单发性软骨瘤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用CT和CR以及超声波进行诊断,记录患者采用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患者术前的费用。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诊断后,50例患者中,共有49例患者被确诊为单发性软骨瘤,超声波诊断出30例单发性软骨瘤患者,患者在采用CT诊断时,有40例患者的软骨帽和周边软组织发生病变,在采用CR诊断中,对软骨帽及周边软组织病变不能确诊,而在CR联合超声波诊断中,有40例患者的软骨帽及周边软组织发生病变,在诊断结果方面,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在检查费用方面,CT联合超声波诊断的术前总花费为(270.45±60.73)元,CR联合超声波诊断的术前总花费为(63.59±28.71)元,花费方面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发性软骨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R联合超声波的诊断价值和CT联合超声波的诊断价值相当,从经济角度考虑,CR联合超声波诊断更为经济。

  • 标签: 超声波 CR 单发性骨软骨瘤
  • 简介:摘要骨关节炎(oste膝关节病rthritis,膝关节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线上有性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75岁以上的人群中,80%有性关节炎症状。很多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蹲不下站不起,上下楼费劲打软,久坐站立时膝关节僵硬迈不开步。目的了解中药成分通过穴位刺激对性关节炎、退行性病变及软骨再生的作用。方法利用CUBA干式超声跟骨密度分析仪等对骨密度及增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软骨组织有再生迹象。结论通过穴位刺激,骨碎补、川断续、怀牛膝等可促使软骨组织再生。

  • 标签: 退行性病变 骨刺 骨质增生 半月板损伤 髌骨软化 滑膜炎 骨碎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软骨炎的MRI表现并进行分型研究,以针对不同的型进行优化治疗。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两年间以MRI确诊的172例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软骨炎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型。结果172例患者共累及终板278个,其中累及单个终板18例,累及多个终板154例。Modic分型,其中Ⅰ型退变86个,Ⅱ型退变147个,Ⅲ型退变42个。278个受累终板中,腰1-骶1均有累及。结论在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软骨炎诊断中应用MRI效果良好,可清晰显示,较易进行分型,对此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MRI 分型 腰椎终板骨软骨炎 指导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核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观察MRI表现,并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3例为股骨外髁软骨骨折,共26处,9例为髌骨软骨骨折,共11处,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5例,37处软骨骨折全部经手术证实。结论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膝关节软骨骨折深度、部位、骨折片大小等,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核磁共振 骨软骨骨折 膝关节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软骨损伤和松质水肿的MRI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998~2004年间行骨关节检查并确诊有关节软骨损伤和松质水肿的病例72例,MR扫描采用MAGNETOMVISONplus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松质水肿的诊断均经2名影像科医师和1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骨科医师共同读片确诊.关节软骨损伤均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依据.结果松质水肿的MRI表现:在T1WI上表现正常35例(41处);呈斑片状、地图样略低信号30例(39处).在T2WI上表现不明显47例(54处),16例表现为明显不均匀略高信号.病变在STIR+FS序列上表现最为明显,呈明显斑片状、地图样异常高信号.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软骨变薄且凹凸不平9例(13处);关节软骨中断不连续5例(8处),3例(3处)仅表现为局部关节软骨表面不光滑,另有6例(10处)在MR上未见明显形态结构和信号异常.MRI显示关节软骨损伤以梯度回波序列(FLASH2D)质子密度加权像上显示最为清楚.结论MR是诊断关节软骨损伤和松质水肿最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软骨损伤 松质骨水肿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胫骨结节软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结节软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减少运动量和充分休息局部制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胫骨结节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2.2±1.3)分比(7.9±2.4)分、(4.8±2.6)分比(8.2±2.5)分,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是胫骨结节软骨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能量冲击波 胫骨 骨软骨炎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