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斗门区实验小学男女篮球运动的调查统计,以求在诸多的可能影响其竞赛情绪的因素中分类归纳出带有共性的各种主要因素并加以分析,以便为篮球运动的心理训练和教学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

  • 标签: 研究目的影响学生情绪因素
  • 简介:对冰球运动的功能动作筛查(FMS),有助于发现专项训练过程中存在的功能动作障碍,改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采用问卷调查、功能动作筛查(FMS)方法,对33名冰球运动进行伤病与功能动作筛查进行研究,从整体趋势、性别差异等方面对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进行分析讨。结果表明:冰球运动的伤病主要集中于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和腰背部;调查冰球运动的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为13.12±4.43,低于公认的14分临界值,说明运动潜在损伤风险较高;但总分上男女无显著差异;调查的冰球运动的髋部、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较差,建议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要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和及时进行训练后的放松,以此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提高专项技术训练的质量。

  • 标签: 冰球运动员 功能动作筛查 损伤预防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女排与第31届奥运会前8名的5支欧美强队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等6项非技术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各位置整体年龄较小,主攻、接应和自由人的年龄与欧美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女排各个位置身高整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主攻和副攻优势尤其明显,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接应、二传和自由人身高并不具有优势;中国女排主攻和副攻平均体重均好于欧美,接应和二传的体重低于欧美,并呈显著性差异;在克托莱指数,二传、接应和自由人与欧美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女排各个位置的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均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 标签: 中国女排 欧美女排 不同位置 非技术因素
  • 简介:运动服用兴奋剂问题一直是困扰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症结.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论述运动服用兴奋剂的诱因,从“成绩等于利益是兴奋剂屡禁不止的根源”这一观点展开,分析了运动使用兴奋剂行为的罪与罚;运用模型分析法,基于成本一收益与博弈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个人项目、集体项目、运动与监管机构博弈模型;理清各博弈方的利益关系与风险选择,并提出“堵”与“疏”并用、强化教育、制定多元化的竞技成绩评价与奖励制度等应对措施,从而助益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利益博弈 兴奋剂 奥林匹克 教育 竞技体育
  • 简介:在网球训练和比赛前进行热身活动,可以对训练和比赛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包括了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长度、提高运动中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和输出功率的能力、降低肌肉黏滞性、促进血液流向主动发力的肌肉、提高代谢反应速度.在热身中有不同的牵拉方式,本文通过研究动力性牵拉和静力性牵拉两种牵拉方式,看是否能够在高校网球运动训练或比赛时增强其灵敏能力.

  • 标签: 网球运动员 热身活动 能力 高校 运动员训练 灵敏素质
  • 简介:黄春燕、陈岩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成功登顶珠峰,成为第一次登上地球之巅的贵州人,弥补了贵州山地户外运动中高山探险空白,为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注入强大正能量。

  • 标签: 登山运动员 贵州 地球 户外运动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男子羽毛球运动肩关节旋转活动度及肌力的特征,为羽毛球运动肩关节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提供参考。方法:以16名专业羽毛球男子运动为受试对象,同时以9名普通男子为对照,使用手持式测力计(HHD)测定优势侧及非优势侧肩关节的旋内、旋外肌力;同时,测量其旋转被动活动度。结果:(1)男子羽毛球运动肩关节旋外被动活动度大于旋内被动活动度。(2)男子羽毛球运动肩关节优势侧旋内、旋外肌力均大于非优势侧,但旋外/旋内比例不存在双侧差异。结论:(1)男子羽毛球运动肩关节旋转活动度存在双侧差异。(2)男子羽毛球运动优势侧肩关节旋内、旋外肌力均大于非优势侧。

  • 标签: 男子羽毛球运动员 手持式测力计 肩关节 旋转 特征
  • 简介: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50kg级空手道运动技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女子-50kg级在比赛中将单一技术作为主导技术,组合技术为辅。单一技术又以拳法为主,其次是腿法。充分说明女子-50kg级运动在训练中通常倾向于练习单一技术的进攻效果和规范性(2)在单一拳法中前手上段拳和后手上段拳的使用率和成功率最高,中段后手拳最少。说明女子-50kg级运动以前手上段拳和后手上段拳为主要得分技术。腿法的横踢技术是被运动最广泛运用的,其次是高位横踢,外挂腿得分相对更困难,运用少,成功率也低。(3)2组合技术是女子-50kg级运动运用组合技术时的首要选择,2组合技术大都成功在第二个进攻动作。3组合与4及以上组合技术的使用率很少,得分率为0。

  • 标签: 空手道 拳法 腿法 组合技术
  • 简介:在背跃式跳高项目中最容易受伤的是起跳脚踝关节内侧副韧带,为了避免损伤,保障运动的全面系统学习和训练,本文根据背越式跳高技术的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特点进行分析,对在背越式跳高项目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容易出现的运动损伤康复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

  • 标签: 跳高 踝伤 预防 运动康复
  • 简介:通过观察现役广东省男子跆拳道运动在全国锦标赛中心率的变化及赛后血乳酸值,评价其负荷强度,分析比赛中能量代谢特点。发现比赛中攻防间步法调整时强度接近甚至超过无氧阈强度,进攻和防守时接近甚至达到最大摄氧量强度。其供能特点以ATP-CP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供能为主,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为辅。结果表明,提高乳酸消除能力,提高ATP-CP能量储备量及快速恢复速度,对提升跆拳道运动专项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跆拳道 能量代谢 特点 心率 血乳酸 专项体能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男子、女子柔道运动膝关节运动损伤特征,并对损伤模式进行比较。[方法]从2010至2013年对柔道运动(23名男子、24名女子)膝关节运动损伤特征进行纵向跟踪调查。记录所有影响训练的膝伤及训练状况。所有膝伤由队医和骨科专家诊断。[结果]23名男子柔道运动期间有15人患有49个膝伤,其中32个急性创伤,26个旧伤,12个劳损,损伤结构主要为12个内侧副韧带损伤、8个膝后外侧结构损伤、15个半月板损伤、7个髌股劳损;24名女子柔道运动期间有15人患有78个膝伤,其中54个急性创伤,32个旧伤,21个劳损,损伤结构主要为18个内侧副韧带损伤、14个膝后外侧结构损伤、18个半月板损伤、13个髌股劳损、6个膝交叉韧损伤。男女膝创伤发病率(每1000小时)分别为0.34‰(95%CI:0.17‰-0.51‰)和0.67‰(95%CI:0.46‰-0.86‰),女子柔道运动膝创伤发病率是男子的1.97倍(P〈0.01)。[结论]柔道运动膝损伤中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和后外侧角损伤相对比较常见,且女性膝创伤发病率是男子的近2倍。

  • 标签: 柔道 膝关节损伤 流行病学 发病率
  • 简介:正念训练对系统培养和改善优秀运动的比赛专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正念训练作为目前-种主流的心理减压调节方法,其潜在的巨大价值正被国内外运动训练领域不断释放.随着我国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对正念训练的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正念训练特殊有效的应用价值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

  • 标签: 正念训练 高水平运动员 比赛专注能力 系统科学训练
  • 简介:为揭示起跳腿肌肉在起跳阶段的用力特点及其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运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三维测力台和表面肌电仪三机同步综合测试的方法,对优秀跳远运动起跳阶段的肌群用力特点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结果表明:跳远运动在起跳阶段的技术运用、肌力特点以及皮肤表面肌电特征表现为:当起跳腿处于最大缓冲时,垂直反作用力值最大;水平反作用力是运动获得冲量的主要动力;踝关节力量的大小影响着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分力;在起跳阶段的不同时间肌肉的收缩次序、发力程度和持续过程各不相同。

  • 标签: 跳远运动员 起跳腿 肌肉用力
  • 简介:本研究从提升运动的爆发力来提高其跳远成绩的角度出发,结合田径运动训练理论,针对常见的跳远运动爆发力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并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对这些常见的爆发力训练手段进行深层剖析以帮助基层体育教练更加科学地认识、掌握这些基本训练手段,为其更好地实施跳远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跳远 爆发力 训练方法
  • 简介:文章通过对14名古典跤运动生化指标和力量进行监测分析,随着摔跤运动训练强度负荷的递加,肌酸激酶值连续在升高,而血睾酮值相应的在减少,存在着高度的相关。需要注意摔跤运动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的协调发展,即在加强伸肌群力量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屈肌力量的发展。

  • 标签: 古典跤运动员 训练 应用研究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训练和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探究多球训练对10-13岁青少年运动比赛中多拍回合得分情况的影响,解析运动多球训练成功率与得分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多球训练对其比赛得分能力的影响.

  • 标签: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 多球训练 成功率 得分能力
  • 简介:借助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对广东省基层体校青少年帆船帆板运动不同年龄、性别、训练年限的认知特质焦虑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在失败焦虑上极有显著性差异;从均值上显示不同年龄运动存在年龄越大,社会评价焦虑越高,失败焦虑越低,不同训练年限显示,训练年限越高,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越低;基层体校教练与运动之间存在不融洽关系,运动对教练有恐惧心理;基层体校对心理技能训练不够重视。通过研究提出心理技能训练课程应该从基层体校开始,及早学习心理调控技能,让运动身心健康得到及时发展。

  • 标签: 帆船帆板 认知特质焦虑 青少年 广东省
  • 简介:近体快扣球技术是当今优秀女排队伍使用效率较高的快攻技术之一,对比中国与巴西女排运动在该项技术的使用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助跑环节中国选手杨裙菁步幅较小、并步距离短、速度较快;在起跳环节杨裙菁倾向对速度的保持,起跳时间较短,巴西选手塔伊莎倾向对高度的追求,起跳时间较长;在空中击球环节,杨裙菁击球点较低、力量较小、速度慢,巴西选手塔伊莎击球点高、力量大、速度快.杨裙菁的击球力量约为55牛顿,塔伊莎的击球力量约为104牛顿.高点、大力、快速击球成为现代近体快球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 标签: 中巴女排 近体快扣球 差异性
  • 简介:人体扫描仪在身体形态结构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长宁区、黄浦区的游泳运动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人体扫描仪测量(肌性)和传统手工测量(骨性)游泳运动的身体形态,并比较分析15项常用形态指标(长度、宽度、围度)和形态比派生指数.结果:肌性与骨性2种测试方法比较发现,长(高)度测试指标中身高、下肢长A和小腿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围度测试指标中胸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宽度和形态比派生指数在2种测试方法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长(高)度测试中,肌性测试数据在整体上小于骨性测量数据;在宽度的测量数据中,肩宽、髂宽肌性数据大于骨性测量数据;在围度测量数据上,几乎所有指标都是肌性数据偏大,而在形态比中所有派生指数又均小于骨性测量值.结论:三维人体扫描仪在人体长(高)度测试结果与传统手工测试结果相-致,但在人体的厚度和维度测试中存在-定差异,因此,三维人体扫描仪人体形态测量尚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手工测量方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及转换模型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三维扫描 游泳运动员 身体形态 测量 应用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心率变异性,找出赛前心理状态指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利用心率变异性指标来反映赛前心理状态。方法:要求大连市陆上运动学校13名少年自行车运动在赛前填写心境状态量表,并用PolarTeam2团队心率表采集信号,记录5分钟的心率,然后计算r-r间期,经过KubiosHRV软件计算出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率变异频域指标TP、LF与平静性呈正相关(r=0.755,P<0.01;r=0.785,P<0.01),HFnorm和LFnorm与愤怒性分别呈负相关(r=-0.828,P<0.01)和正相关(r=0.828,P<0.01);HRV时域指标SDNN和RMSSD与激动性均呈负相关(r=-0.666,P<0.05;r=-0.635,P<0.05),PNN50%与抑郁性呈负相关(r=-0.695,P<0.05)。结论:通过polar表测量心率变异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反映运动的赛前心理状况,其应用的HRV指标可对应观测运动不同的心境变化。

  • 标签: 少年自行车运动员 心率变异性 心境量表 赛前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