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运动时,血乳酸是糖酵解的产物,血乳酸的升高和运动强度直接相关。血乳酸一直被国内外当作评定运动时人体无氧代谢过程的重要指标。国内外有的学者曾观察了冰球比赛中秘比赛后血乳酸的变化,并把它作为评定冰球运动员无氧和有氧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对如何提高冰球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深入的研究。为了探讨冰球

  • 标签: 血乳酸值 无氧代谢能力 运动强度 有氧能力 有氧代谢 中秘
  • 简介:探索运动领域专项认知能力的评价指标以及干预方法,以期提高科学化的运动认知训练水平。对定向运动项目练习者进行若干专项认知指标及技能评价的分析,辅以专项认知技能训练,探索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认知能力提高训练的效果。结果发现,在定向运动认知技能训练研究中,采用路线规划与优秀运动员的视频录像相结合进行识图搜索训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图情景识别记忆训练,实验组的定向专项记忆成绩、完成规定路线的测试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完成规定路线的看图次数、看图时间、行进距离与直线距离比显著低于控制组。因此,有针对性进行运动员的认知能力训练有助于改善练习者对运动信息的记忆提取能力及视觉搜索效率,从而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运动成绩。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定向运动 认知加工 工作记忆 视觉搜索
  • 简介:通过对体育职业能力范畴的介绍,阐述体育院校职业能力发展的意义;在体育院校培养过程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导向性作用,在多元化背景下教育体制培养的目标应当多样化,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应当全面整合;指出体育院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出现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以体育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立足点,实行全面综合性改革的几点建议。

  • 标签: 职业能力 体育院校 培养
  • 简介:通过分析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步态的影响,探讨运用太极拳练习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可延缓老年人足后跟达到最大压力的时间随增龄而降低的趋势,提高老年人缓冲身体重量的能力;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可显著减小足底压力中心在额状轴的摆动幅度,有效增加老年人行走过程中身体重心的稳定性。

  • 标签: 太极拳 平衡能力 老年人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与对手和世界强队存在着多方位的差距,其中在进攻上与对手的差距主要表现在:2分投篮能力和助攻能力明显弱于对手和强队,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防守能力上与对手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抢断能力明显弱于对手,具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中国男篮应着重提高进攻配合的默契性、传接球的技巧性和突破分球的能力,增强适应凶狠防守的能力、投篮时的抗干扰能力和防守的攻击性。

  • 标签: 篮球 男子 29届奥运会 攻防能力
  • 简介: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好课堂这一良好的契机和场所对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建立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必须抓好这一时期,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采用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要寓教于乐、寓教于景、情景交融,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炼之以意、持之以恒的效果。

  • 标签: 学生 挫折 体育教学 抗挫折能力
  • 简介:由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性,体育教师不仅要用形象的身体示范来进行教学,不仅要有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师范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培养,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走进教育岗位或社会实践中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体育专业学生竞争教师工作岗位的一个砝码。体育院校应该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 标签: 体育教育专业 语言表达 精讲 培养
  • 简介:目的:研究青少年学生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为运动选材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探寻青少年提高反应能力的体质健康运动方法和模式。方法:通过对西南地区(重庆市)10所学校的青少年进行为期10周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青少年反应时特点与其生长发育的生理规律相一致,年龄越小的简单反应时越快,选择反应时越慢;不同性别的反应时在9岁以下差异不显著,到9岁以后女生简单反应时比男生快很多且差异非常显著,而选择反应时则相反。结论:参与运动锻炼对反应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有三种不同的运动干预实验模式在不同年龄段中对反应时缩短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西南地区 青少年 反应时 体质 健康方案
  • 简介:一、什么是阅读比赛的能力阅读比赛,是指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的不同时刻和场景中,通过感官获取比赛信息并结合知识和经验及动机进行处理和分析,再利用自己的硬技能(技术、战术、体能等)做出行动决策的过程。通俗点说是当球员在足球比赛中遇到“问题”时处理的方式,而处理是否合理,取决于他阅读比赛的能力

  • 标签: 足球运动员 比赛能力 阅读 再利用 赛中 体能
  • 简介:该文分析了动手能力在社会体育专业中的现实价值,探讨了设置多维度、多层面的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内容,培养专业人才;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运用多元化的见习形式,增加社会适应性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造多样化毕业实习模式等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途径,从课堂教学、见习、实习三个角度总结了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管理方式,为更好地培养该专业学生动手能力服务。

  • 标签: 社会体育专业 动手能力 培养 管理
  • 简介:1研究目的以往对于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研究存在着争论.而且由于韩国自然环境的限制(高山的海拔高度较低),韩国在高原训练的实践和研究方面较少。因而,韩国体育科学研究所(KISS)将非自然条件下人丁模拟高原——低氧暴露应用于长跑项目的耐力训练中,以研究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和效果。

  • 标签: 高原训练 长跑运动员 血液变化 有氧能力 氧化应激
  • 简介: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沈阳体育学院学生乒乓球裁判员以及乒乓球教师进行了解与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不足之处做出对策研究,从而提升沈阳体育学院学生乒乓球裁判员的裁判能力,以便更加适应社会所需.

  • 标签: 乒乓球 裁判能力 培养
  • 简介:为了更好的探讨CBA球员赛前体能对比赛中技术能力发挥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CBA联赛2013~2014赛季前部分球员的体能测试成绩和该赛季技术统计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各球队主力球员与总体在体能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同位置主力球员之间在体能上存在较大差异;球员四项体能测试指标成绩对球员技术能力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但是因位置不同影响效果各异.建议篮协根据球员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体能测试内容和评定标准;各俱乐部教练需要针对赛前不同球员体能和技术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 标签: 篮球运动员 体能训练 不同位置 技术能力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录像观察等方法,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主攻手的进攻效果,构建了优秀女子排球主攻手技术性进攻能力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所得分值的横向比较可以判断主攻手自身各项进攻技术的优势和不足,纵向比较可以判断该项进攻技术在群体中的排名。该评价体系可以作为教练员制定下一阶段训练计划和根据临场变化及时选配不同主攻手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排球 主攻手 技术性 进攻能力 评价体系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7年男篮亚洲杯中国男篮全部场次比赛的进攻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男篮场均得分、2分球、3分球、锋线得分、限制区得分、替补队员得分、二次进攻得分、场均助攻、场均失误、场均进攻篮板球均优于对手;罚球、后卫得分差于对手。通过本文数据分析研究,为提高中国男篮整体实力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2017男篮亚洲杯 中国男篮 进攻指标
  • 简介:由于冰球运动员要在短时间内运球、传接球,对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要求很高,在2004年8月的陆地身体素质测试中,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协调能力的测试。本文对我国少年冰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进行调查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少年冰球运动员 运动协调能力 调查 研究
  • 简介:篮球比赛复杂多变,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的个人防守能力是极其重要。拼博意识是篮球防守能力的首要因素,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防守能力的基础,防守技术是防守的核心,防守意识是个人防守战术行为的保障。本文就如何培养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能力和防守意识作一下探讨。

  • 标签: 篮球运动员 个人防守意识 能力培养
  • 简介:1问题的提出2013年国际射联对射击各个项目的比赛规则进行了修改,尤其突出一点是,资格赛前8或前6进入决赛,资格赛成绩清零。因此进入决赛,第1至8或第6名都站在同一起跑线。2013年全运会中,有资格赛排名第6进入决赛,一路拼到最后,逆转获得冠军的;也有资格赛排名第1而决赛名次跌落到后面的。我们不排除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最重要的是队员在具备高超和稳定的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应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在全国的系列比赛及全运会中,能通过预赛获得决赛资格,但未能在决赛中赢到最后的例子比比皆是。

  • 标签: 射击运动员 能力的培养 决赛 心理调控 比赛规则 资格赛
  • 简介:本研究证实科学合理的太极拳锻炼具有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作用,对预防老年人跌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goodbalance测力系统对28位健康老年人足底压力进行检测,从而比较出长期练习太极拳(实验组)和长期久坐不运动的老年人群(对照组)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受试者睁眼状态下左脚X轴上最大偏离位移为596±125mm,平均速度为29±6mm/s,而对照组最大偏离位移为671±191mm,平均速度为33±9mm/s,(P<0.05)Y轴上实验组睁眼左脚最大位移为490±110mm平均速度为24+5mm/s,对照组为518±158mm,平均速度为25±7mm/s,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在闭眼状态下平衡力差异较大,实验组闭眼左脚X轴上最大偏离位移为1011±520mm,平均速度为50±26mm/s,而对照组最大偏离位移为1731±565mm,平均速度为86±28mm/s,(P<0.05)Y轴上实验组闭眼左脚最大位移为1048±446mm平均速度为52±22mm/s,对照组为1642±548mm,平均速度为82±27mm/s。(P<0.05)实验采用睁闭眼两个方向,用XY两轴上的最大偏离位移和平均速度可以表示人体稳定性。从数据上显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太极拳 老年人 下肢平衡力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