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无论小说构思、人物原型还是主题思想,《大闪蝶尤金妮娅》都突出了博物学元素。在英国殖民扩张的历史语境中,小说叙述的博物学和帝国主义具有共谋性。在话语层面,博物学家威廉照搬欧洲博物学标准为亚马逊森林的物种命名与分类,这体现了意欲"冻结"当地文化的帝国知识话语暴力。在政治层面,殖民者哈罗德的异国动物标本收藏折射出对殖民地的殖民欲望。在经济层面,异国动物标本交易为博物学家个人以及英帝国带来可观收益,占有这些标本是对殖民地的资本掠夺。

  • 标签: A.S.拜厄特 《大闪蝶尤金妮娅》 博物学 帝国主义 共谋性
  • 简介:当代英国女性戏剧家汀布莱克·韦滕贝克的《夜莺的爱》藉身体叙述对古希腊神话故事进行现代式改写.剧作从独特的身体视角展现了父权社会权力机制与暴力压迫下,女性被禁锢、规训的境遇,进而凸现了女性身体内在的潜能,探讨身体抵抗的可能性、形式、意义和限度.古典神话改写在韦滕贝克的笔下具有了特别的政治内涵和伦理价值,身体叙述体现了剧作家的女性主义政治批评策略,成为唤醒女性主体意识的媒介.

  • 标签: 《夜莺的爱》 神话改写 身体叙述 女性主义政治批评
  • 简介:<正>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是布拉格出生的德语作家,但是德国人在二次大战后开始普遍读他的作品时,这些作品却是由英文或法文翻译过来的。原来,卡夫卡的作品在法国和美国风靡一时以后才回流到德国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卡夫卡的难懂的作品尚未为人所知时,希特勒已统治了德

  • 标签: 卡夫卡 作品 现实主义 布拉格 现代作家 《判决》
  • 简介:<正>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早已得到了文艺学界的普遍赞誉。他的小说创作中的心理分析艺术更使他在众多世界一流文学创作大师的行列中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俄罗斯当代著名评论家弗里德连杰尔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对人的价值和心灵的艺术探讨,与俄国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即“心理现实主义”的说法。

  • 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心理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现实主义作家 “小人物” 拉斯柯尔尼科夫
  • 简介: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宗教观包含两个要点:一、“宗教”的概念:二、“人文主义”与宗教的关系。白璧德对于“人文主义”与宗教之关系的判断曾遭到以信教者为代表的西方“传统主义者”的攻击与批驳,并引发了一场“人文主义者”内部的论争:如艾略特认为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有取代宗教的倾向,强调人文主义依赖于宗教;白璧德则一方面肯定了“人文主义”不能取代“真正的宗教”,另一方面认为它具有“宗教之外的有效性”,从而否认“人文主义”依赖于宗教。由于白璧德会根据不同的语境对自己的判断作相应的调整,因此他的表述经常表现出前后不一致的样态,本论文将结合具体语境对白璧德的宗教观作一阐发,并力求对其中存在着的“矛盾”给出可能的合理解释。

  • 标签: 白璧德 艾略特 佛斯特 “人文主义” 宗教思想 美国
  • 简介:长期以来,国内对于德语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较多关注作品的思想内容,对于小说叙事范式的研究很少。而探讨小说叙事范式的变化,不仅能够揭示文学观念的变化,而且还能了解特定时代的思想文化。本文探讨的是德语现代主义文学从传统的以时间为基本线索的线性叙事向空间叙事的转变,分析了空间叙事的具体手段。最后,文章还从社会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转变。

  • 标签: 叙事研究 德语现代主义文学 线性叙事 空间叙事
  • 简介: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分离出来升格为独立的门类,标志着我国艺术学科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而作为该门类中五个一级学科之一的艺术学理论,其所发挥的学科功用可谓举足轻重。本文从艺术学理论下设的艺术史、艺术原理、艺术批评史三个二级学科入手,分析该三个二级学科所研究对象与艺术学门类中其余四个一级学科所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彰显艺术学理论在当代社会语境中的重要学科功用。

  • 标签: 艺术学理论 学科 功用
  • 简介:由于运用想象、夸张等虚构性叙事手法加工家族历史,加拿大斯里兰卡裔流散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小说《世代相传》被很多评论家指责具有浓厚的东方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分析其创作背景的复杂性和叙事策略的丰富性,对东方主义者与翁达杰在虚构动机与叙述本质、虚构痕迹与作者权威意识以及塑造的东方形象与作者立场等方面进行比较后认为,翁达杰的小说具有“虚构的真实性”,属于非东方主义叙事。

  • 标签: 翁达杰 《世代相传》 虚构 历史叙述 东方形象 非东方主义
  • 简介:2012年7月17日,第147届芥川奖与直木奖在东京揭晓,两位女性作家鹿岛田真希和过村深月力压群雄,凭借《黄泉巡游》和《没有钥匙的梦》分获芥川奖与直小奖.一、两位青年女作家鹿岛田真希,1976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原名盛田真希.高中时代着迷于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文学,受作品世界影响加入日本正教会,这使得她以后的作品多具宗教意味.在就读白百合女子大学文学部法国文学专业期间,阅读了普鲁斯特等作家的大量作品,毕业论文以茱莉亚·克里斯蒂娃为研究对象.

  • 标签: 写实主义芥川 奖直木 奖述评
  • 简介:在温特森的文学创作中,“故事”是一个关键词,独特的故事观也是其解构主义文学思想的核心。温特森认为故事的核心价值是文学性真实,故事重述是对概念化生活和传统真实观的挑战,是讲述者赋予世界秩序并重构世界的方式;故事的话语范型是私语性讲述,用小话语突破宏大叙事,体现个人对于话语的介入和构建;故事的功能是延异性转变,由于故事具有重构、传递经验和隐喻功能,讲述故事可以探索可变多元的主体;故事的表现形式是否定性表达,由于受到“否定神学”影响,温特森在作品中启动多种“防御机制”来反对确定性,用排除和否定的方式来表达自我。在西方文学“故事转向”的背景下,研究温特森的故事观对研究后现代文学形式变革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温特森 解构主义 故事观 个人话语
  • 简介:近些年来,后现代主义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著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伊哈布·哈桑(IhabHassan)的说法,"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①,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思潮则滥觞于20世纪60年代并发展至今.它是西方社会继现代主义浪潮激荡之后面临的新的历史阶段,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崭露头角,以波涛汹涌、不可阻挡之势荡涤冲击整个西方思想界.文学领域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首当其冲受其影响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新的文学形式.这些被归为"后现代派"的文学作品对传统文类改弦易辙,给整个文学界带来了新的气象,同时也召唤新的文学批评的出现.

  • 标签: 后现代主义小说 后现代派 滥觞 艺术世界 文学研究 哈桑
  • 简介:<正>美国现代主义诗是个相当庞杂的流动的概念,它包括上至意象主义下至新形式主义(NewFormalism)等具有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诗歌。其中又以艾略特为首的注重诗的整体形式构建后来引发出新批评的正统现代派为核心;至于新形式主义诗,国内译介不多,尚未对当代中国诗产生什么影响。真正

  • 标签: 现代主义诗人 艾略特 朦胧诗 中国诗 客观对应物 浪漫主义
  • 简介:圣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宗教文化现象,它自俄罗斯接受东正教时出现在俄国文化中。20世纪末,随着东正教的复兴,圣愚现象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开始兴起,并获得了新的文化意蕴:圣愚的流浪和受难获得了新形式和新内涵;圣愚的神圣性和崇高性减弱、游戏性和荒诞性加强;圣愚形象多元化、多义化;作者对圣愚形象持双重态度。圣愚现象丰富了当代俄罗斯文学的人物体系,拓展了作品的情节内容。但其新文化意蕴也表明,当代俄罗斯的东正教信仰沾染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主义色彩。

  • 标签: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圣愚现象 文化意蕴
  • 简介:著名华裔美国作家赵健秀是一个十分惹眼的人物,由于他和汤亭亭之间的一系列争论,使他在华裔美国人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对白人霸权提出批评,为亚裔美国人的身份和地位进行辩护.他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都显示出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倾向.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的论文"神秘"着手,结合霍米·芭芭的后殖民理论,探索赵健秀创作中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 标签: 文化民族主义 华裔美国作家 赵健秀 创作思想 创作实践
  • 简介:20世纪是一个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急剧转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原本处于主流社会上层阶层的知识分子,由于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社会地位无奈地由“中心”逐步滑向“边缘”。美国著名犹太作家素尔.贝娄在其代表作《赫索格》中,成功塑造了摩西,赫索格这一20世纪60年代典型的美国高级知识分子形象。本文力图通过还原小说中深奥的道德寓意、精妙的心理描写及独特的叙事技巧.对赫索格这~被社会“边缘化”、看似“倒霉人”的知识分子人物进行研究和分析。

  • 标签: 赫索格 知识分子 社会属性 被边缘化
  • 简介:终南山,简称南山,又称中南山、太乙山,位于陕西西安市南40公里处。终南山是群山的总称,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山、圭峰山、骊山等。因千山横亘,奇峰峻峭,风景秀丽而成为古代祭祀的福地,现已成为西安市的游览胜地,1992年列入国家森林公园。

  • 标签: 汉班固 《终南山赋》 赏析 文化内涵
  • 简介:格拉斯《母老鼠》问世伊始即遭德国文坛挞伐.本文拟从后现代主义创作特点出发,论此书受责原因.涉及问题有作品复杂的互文性,启蒙辩证法和政论,体裁的交错与叙事方式的混杂,对自然时序的解构和语言的游戏性等.

  • 标签: 格拉斯 后现代主义文学 文坛 互文性 叙事方式 启蒙辩证法
  • 简介:贝尔提出的"文化矛盾"论实质是要求证资本主义体制原有的合理和合法性.从文化的角度说,资本主义精神实质就是一种强调个人的自立、自律、自由.这也是文化资本主义的要旨所在.但是在当代条件下,这种个人自由的观念却遭遇到了挑战,其原因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本身,并由此导致了"自由"的悖论.

  • 标签: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丹尼尔·贝尔 个人自由 文化活动 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