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某院用血不合理的主要科室、血液制品类型及不合理原因,为有针对性地规范、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制定合理用血标准,对不合理用血原因进行分类;查阅某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所有输血病历,判断每次用血的合理情况,对不合理用血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红细胞和血小板(合理用血比率为94.36%和94.48%)比血浆和冷沉淀(54.52%和64.66%)使用合理性好。内科红细胞使用比率(血液科95.71%,其他内科95.80%)较外科(90.38%)合理,而外科血浆(55.04%)和冷沉淀(71.53%)的使用较血液科(血浆33.33%、冷沉淀39.13%)和其他内科(血浆50.86%、冷沉淀53.66%)合理。总体上内科用血合理比率(血液科93.56%,其他内科85.42%)比外科(77.24%)高。红细胞和血小板不合理原因主要为无指征输血或指征过宽,血浆和冷沉淀则主要为无指征输血、搭配血或剂量不足。结论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合理使用相对较好;血浆和冷沉淀的合理使用情况普遍不佳,亟需改善;总体而言,内科合理用血情况比外科好。

  • 标签: 武汉地区 合理用血 血液成分
  • 简介:本文叙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光学原理,以花粉颗粒为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示镜对生物组织进行连续“光学切片”断层扫描,并重建其三维结构。结果显示重建后的图像为高分辨率的三维原色图像,可沿着X,Y,Z轴旋转或其它任意角度显示。

  • 标签: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三维重建 花粉 组织结构
  • 简介:目的:观测单侧完全性唇裂Millard术后1、3、6年患儿鼻唇部结构,为术后继发鼻唇畸形分类提供参考数据及后期手术矫正方法和手术时间选择提供参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和口腔科单侧完全性唇裂Millard法术后1、3及6年患儿鼻唇部结构测量的资料,患儿手术时年龄均为6个月,分别列为术后1年组(12例)、3年组(13例)、6年组(12例);并对应选取1.5、3.5和6.5岁同年龄段颌面部无先天性畸形、无手术史的儿童作对照,分别列为正常1.5岁组(13名)、3.5岁组(12例)、6.5岁组(15名)。各组性别不限。以Farkas头面部测量内容为基础,选择11个测量标记点,15个观察项目(11个线性观察项目,4个角度观察项目)进行测量。结果与正常1.5岁组比较,术后1年组患儿的鼻小柱宽度、鼻翼基底宽、鼻宽、唇高、唇宽四项、鼻唇角、鼻尖角、患侧鼻翼厚度,以及患侧和健侧的鼻孔宽、鼻孔高、鼻翼长、鼻翼外侧角、鼻前角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正常3.5岁组比较,术后3年组患儿的鼻小柱宽度、鼻翼基底宽、鼻宽、唇宽四项、鼻唇角、鼻尖角和健侧的鼻翼外侧角、鼻前角、鼻孔高,以及患侧和健侧的鼻孔宽、鼻翼长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正常6.5岁组比较,术后6年组患儿的健侧鼻孔宽、唇宽四项、鼻唇角、鼻尖角,以及患侧和健侧的鼻孔高、鼻翼厚度、鼻翼外侧角、鼻前角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Millard法术后随年龄增长,患儿鼻唇部结构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整体趋势逐渐减小,说明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有自行矫正的趋势;为减少术后出现畸形,健侧鼻孔宽、高和唇宽四项在行Millard法唇裂修复术时应提前给予预防。鼻�

  • 标签: 唇裂 颌面畸形 测量方法
  • 简介:目的:从三维水平定量揭示大肠腺癌、腺瘤及正常粘膜上皮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阐明其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方法:手术大肠腺癌8例,肠镜大肠腺瘤8例,大肠癌正常粘膜8例.按体视学原理和方法在电镜下随机摄片,以胞浆为参照空间,测试腺上皮细胞中形态正常的和空泡变性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数密度(Nv)、平均自由程(λ)、形状因子(PE)、改良形状因子(pe)、规化形状因子(RFF)、平均体积(v)及平均表面积(s),比较这些参数在不同组织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线粒体的Sv、Nv、pe、RFF在大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粘膜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泡化线粒体比较,三组间Vv、Sv、λ、PE、pe、RFF、v、s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部线粒体比较,三组间Nv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肠腺瘤线粒体增生明显,其生物氧化产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较腺癌和正常组织增大,糖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大肠腺癌癌细胞线粒体减少,生物氧化产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较正常及腺瘤减弱,糖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线粒体空泡化普遍存在于大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组织中,其形态更趋向于圆形.

  • 标签: 大肠腺癌 体视学 图像分析 线粒体 大肠腺瘤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利用实验对地黄药材的相关特性进行研究,了解一些关于中草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对临床的影响,提取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 , 研究其抑菌特性 , 为临床应用和水产品的防病治病提供相应依据。中草药活性成分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及活性基因 , 有效地提取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对实验结果非常重要 [3] 。

  • 标签: 地黄 栽培措施活性成分 显微结构 中草药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管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管潜行减压方法治疗的87名患者术后1年及3年的疗效,采用JOA评分,分析术前与术后1年和3年的对照。结果术后1年和术后3年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84.0±9.0)%和(85.4±8.1)%,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管潜行减压,既可对腰椎管狭窄进行减压,又可减少对腰椎稳定性的损害。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棘突韧带复合结构 椎管潜行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3月来院实习的五个院校共 100名护生按照名单顺序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名。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模式实施护理教学查房,观察组采用 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实施护理教学查房,比较两组护生实施护理教学查房他评和自评得分、患者对护生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查房得分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的应用能使护生对护理教学查房流程更直观化、同质化,沟通内容也更标准、严谨,能有效提高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护理教学查房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SBAR 结构化沟通模式 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在精神科儿少病房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精神儿少病房治疗的12岁至18岁的40例抑郁障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治疗、加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比患儿抑郁改善情况和住院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结构式团体心理 精神科儿少病房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HD患者196例纳入观察组,先后接受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选择同时期接受体检的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HHD的阳性检出率及对心脏不同病变的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心脏结构与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质量(LVMI)、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E)/二尖瓣血流舒张晚期左心室充盈峰速(A)}。结果:心脏彩超对HHD的阳性检出率(94.39%)明显高于心电图对HHD的阳性检出率(76.53%,P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电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患有终末期肾病患者当中,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同时接受左卡尼汀治疗对于其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6 年 4 月至 2017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74 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基本组与改良组,基本组患者在透析的同时仅接受常规治疗,而改良组患者则需要在透析同时接受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主要心功能指标。 结果: 改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基本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具体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终末期肾病且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当中,应用左卡尼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与结构等,该药物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终末期肾病 心脏 功能 结构
  • 简介:目的应用高分辨MRI观察直肠肠壁及其周围解剖细节,为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参数和依据。方法收集60名健康人及20例直肠癌患者的盆腔多序列参数MRI;两位高年资医师行双盲法阅片,对20例直肠癌患者行术前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准确率;统计分析60名正常人直肠固有筋膜前、后、左、右侧的MRI显示率,以及所有研究对象的骶前筋膜、骶骨筋膜、腹膜返折、直肠侧韧带、下腹下丛的MRI显示率。结果高分辨MRI可以清楚地显示直肠壁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0%(16/20)。健康人直肠固有筋膜前、后、左、右侧的MRI显示率分别为71.7%(43/60)、96.7%(58/60)、90.0%(54/60)和83.3%(56/60)。Denonvillier′s筋膜、骶前筋膜、直肠骶骨筋膜、腹膜返折及下腹下丛的MRI显示率分别为68.8%(55/80)、65.0%(52/80)、87.8%(69/80)、86.3%(69/80)和90.0%(72/80);直肠侧韧带的显示率较低,左侧为53.8%(43/80),右侧为47.6%(38/80)。结论高分辨MRI可以辨识直肠肠壁及其周围解剖细节,帮助直肠癌术前T分期及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判断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的侧切缘是否浸润,提高微转移癌灶的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直肠 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年轻人营养状况和体质做出监测,为年轻人的饮食结构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相关性探讨提供依据;方法采回顾收集分析实验法,根据以往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对2015年8月~2016年6月大庆地区625名年轻人进行监测和结果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发现,2015年8月~2016年6月大庆地区625名年轻人饮食结构营养状况摄入不均衡,营养元素单一缺乏,导致体质健康出现体重超重、身高偏低,甚至高血压、贫血、糖尿病等慢性问题;结论通过本次对大庆地区年轻人饮食结构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调查分析,发现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现代年轻人 饮食结构 营养状况 体质健康 相关性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结构调整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饮食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膳食结构调整,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睡前血糖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均有了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47/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00%(36/50),观察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中加强膳食结构调整,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 饮食干预 膳食结构调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纳入研究的182例患者中,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OSAHS患者154例,比较各组觉醒时间、非快速眼动(NREM)、快速眼动(REM)睡眠各期所占比例计算其百分比;比较各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总微觉醒次数的差别;对各组AHI与睡眠百分比、总微觉醒次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各0SAHS组觉醒时间、S1、S2期睡眠、总微觉醒次数均高于单纯鼾症对照组(P<O.05);各0SAHS组S3+S4期睡眠均低于单纯鼾症对照组(P<O.05);各组的AHI与S3+S4期睡眠百分比、总微觉醒次数的直线回归相关系数具有正相关性。结论OSAHS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其严重程度与OSAHS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有或无心室强回声灶胎儿心脏解剖结构的对比。方法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超声筛查以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超声检查对有心室强回声灶全部检查出,检出率准确率为100%,两组胎儿心脏均有四腔心结构,但是两组胎儿的主动脉内径、心脏房室腔大小以及卵圆孔等情况有着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有或无心室强回声灶胎儿的主动脉内径、心脏房室腔大小以及卵圆孔等情况有着明显不同。

  • 标签: 有或无心室强回声灶胎儿 超声 心脏解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