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床旁交班手消毒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护士床旁交班手消毒依从性的效果为主题,对护士床旁交班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护士床旁交班时手消毒执行的相关因素,进而针对性的干预,调查干预前后手消毒执行的情况。结果通过全体圈员参与活动,护士床旁交班手消毒依从性由活动前的49.58%提高至活动后的84.64%。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参与的积极性,在提高护士床旁交班手消毒的依从性效果显著,是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工具。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床旁交班 手消毒 依从性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福建省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为有效改善护士压力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基本情况调查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福建省28所医院280名血液透析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为96.8%。结果福建省血液透析室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最高的是工作量大(3.351±0.559)。夜班情况(β=0.227,P=0.001)、月收入(β=-0.217,P=0.002)、年龄(β=0.212,P=0.003)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工作压力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129,P=0.049),尤其是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压力会增加护士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倾向(r=0.161,P=0.014)。结论护士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是各医院血液透析室的普遍现状,夜班情况、月收入和年龄影响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工作压力,良好的管理及人际关系有助于护士积极应对。

  • 标签: 护士 血液透析 压力 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对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镇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44例居家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4例)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未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研究组则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2周和4周时服药依从性和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出院后2周和4周时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干预有助于提高癌症疼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依从性,缓解癌症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癌症疼痛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士常见职业危害的应对措施与心得体会。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士出现的职业危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对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危害,主要有机械性损伤如安瓿割伤?刺伤?生理结构的损伤如腕关节,手指关节损伤或劳损等,化学性伤害。结论职业危害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较为常见与普遍存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理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提高防护意识,可以有效避免和减轻职业危害的产生,保证配制药物的质量。

  • 标签: 护士 静脉药物 职业危害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基层一线护士118名作为观察对象,呈现出观察组(n=59名)和对照组(n=59名)两组形式。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方法,给予观察组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的管理方式,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评价及护士整体工作效能提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93.22%(56/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66.10%(39/59),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里弹性幅度、自我素质提升水平、基本护理素养提升水平和整体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管理,不仅整体上提升了患者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整体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减少了她们的离职倾向。

  • 标签: 心理弹性 一般自我效能 护士 工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 ICU)护士的压力程度以及工作压力来源,以指导护理管理。方法: 2015年 1月~ 2016年 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 ICU及老年病科 ICU共 80名护士,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工作压力源以及压力程度调查。结果:问卷回收率达到 100%,合格率 100%。护士专业与工作方面问题得分最高,其次为工作量与时间分配、病人护理方面、工作环境与仪器设备、管理与人际关系方面问题,从变异指数来看最高为工作环境与仪器设备,其次为管理与人际关系方面问题、作量与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与工作方面问题、病人护理方面。总分均值没有压力 5.0%、稍有压力为 42.5%,中度压力 43.8%,较大压力 8.8%。得分从高到低前 6位的条目主要为工资太少、护理工作社会地位很低、晋升机会太少、经常加班、所护理的病人病情过重、上班期间书面工作过多,得分从低到高前 6位条目分别为与护理管理者发生冲突、与医生冲突、同事之间缺乏理解与支持、同事之间缺乏友好合作的氛围、工作分工不明确、护理的病人突然死亡。结论: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普遍较高,压力主要来源于自身发展、薪酬与工作量之间的矛盾。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士 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 医疗卫生事业是我国现阶段重点发展的对象, 其目的是对医疗环境进行改善, 从而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就现阶段的医疗发展来看,人员专业是重点强化的内容,而为了实现对人员的规范化培训,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途径。从目前的医院从业人员情况调查来看,医院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才能够进入到工作岗位进行对患者的服务,所以说为了提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医护院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将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试进行紧密的联系。就目前的医护院校课程设置来看,病理学教学是不能缺少的内容,但是目前的院校病理学教学理论性较强和护士资格考试的实践性以及灵活性差异较大,所以说目前的教学和资格考试存在着相分离的情况,这种教考分离的情况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成长十分的不利,所以本文积极探讨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适应的病理学教学改革。

  • 标签: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病理学教学 改革思路
  • 简介:摘要运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了解我国专科护士临床工作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鉴定专科护士的角色地位和能力要求,探索我国的专科护士角色能力要求。

  • 标签: 六顶思考帽 专科护士 角色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低年资护士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护心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低年资护士护理文书书写的缺陷率”为活动主题,制定护理文书缺陷统计表及查检表调查现况、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低年资护士护理文书的缺陷率由实施前的86.1%降至实施后的28.6%,目标达成率为97.1%,圈员6项能力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低年资护士护理文书书写的缺陷率,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不仅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低年资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以点带面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品管圈 低年资护士 护理文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在规培护士集中培训对培训内容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对86名2016级规培护士集中培训时采取分组讨论+激励制的培训模式,比较培训前后规培护士对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培护士培训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前后规培护士对培训内容考核成绩、各维度应答正确率,以及培训效果评价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讨论+激励制培训模式为规培护士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和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规培护士对培训内容专科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规培护士培训效果。

  • 标签: 分组讨论 规培护士 集中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护士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我院的门诊护士并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来源,同时评价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MBI-GS评分变化情况,从而评估品管圈活动对门诊护士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影响。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显著减轻了门诊护士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她们的MBI-GS评分。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门诊护士的心理和工作压力,增强了她们的工作责任感,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门诊护士 心理压力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规范 ICU护士床旁交接班方面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科室于 2016年 9月— 2017年 1月进行 QCC活动,确立以“降低 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护士床旁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QCC活动后 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降低,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结论 QCC活动在 ICU护士床旁交接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品管圈 护士床旁交接班 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0月到2015年1月新上岗的27名护士进行培训。结果护理人员在培训后观察力、应急力、分析力等能力上均有提高。结论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升其临床护理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 低年资护士 专业素质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程度及培训效果。方法2017年3—5月,选择江西省人民医院的45名非内分泌科护士,对其进行为期1周的糖尿病专科理论及技能操作实践培训。培训结束后,45名护士对本科室的其他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和专科技能操作的规范指导。在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组提供的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出题,对45名护士培训前和培训1个月后糖尿病相关知识进行评分。培训前和培训1个月后,对45名护士所在科室(除外门诊、保健门诊、手术室)的45个病区进行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45名护士培训1个月后糖尿病基础知识、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及血糖监测相关知识评分,45名护士培训1个月后所在科室的45个病区床旁血糖监测管理质量、胰岛素使用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糖尿病护理的系统培训,提高了其糖尿病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同时提升非内分泌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能使更多的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非内分泌科护士 糖尿病知识 培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低年资护士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的效果。方法 通过头脑风暴法投票选举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对品管圈活动前后低年资护士正确冲封管的执行率和留置针留置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低年资护士正确冲封管的执行率由 60%上升到 97%,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分析结果显示,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活动后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延长明显,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调动低年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低年资护士正确冲封管的执行率,延长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为持续改进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品管圈 低年资护士 留置针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护士开展的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社区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士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糖尿病知识测试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社区护士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疾病知识水平,有效改善其血糖状况。

  • 标签: 社区护士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疾病高发科室护士心电图监测技能对冠心病患者心电监护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92例冠心病患者,利用电脑进行分配,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6例。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护士未开展专项心电图培训。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护士开展专项心电图培训。心血管疾病高发科室护士39名。结果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观察组护士正常心电图识别100%高于参照组的23.08%,对异常心电图识别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在恶性心电图检出率以及成功抢救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准的心电图识别可以让护士对冠心病患者开展科学的评估,从而对患者进行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提高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监护作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心电图监测 心血管疾病 心电监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