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前S1蛋白(Pre—S1)血清学诊断乙肝病毒复制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0例。分别测定每份患者血清HBV标志物、前S1蛋白HBVDNA。结果:HBeAg(+)组前S1蛋白阳性率97.2%(70/72),HBVDNA阳性率100%(72/72)。HBeAg(-)组前S1蛋白阳性率60.1%(107/178),HBVDNA阳性率63.5%(113/178)。前S1蛋白HBVDNA总符合率为89.6%(224/250),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HBVDNA总符合率为54.8%(137/250),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检出前S1蛋白阳性2例。结论:前S1蛋白比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复制情况,且可弥补由于HBsAg基因编码区突变造成漏诊。

  • 标签: 前S1蛋白 乙肝病毒DNA 乙肝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rh-EPO)与蔗糖铁孕妇妊娠晚期预存式自体输血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01-2015-06术失血量〉400ml、妊娠晚期行预存式自体输血11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56例。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7d术前3d采血400ml,每次采血后按1∶1比例输注400ml琥珀酰明胶复方乳酸钠混合液以补充血容量,术或术后回输给患者。观察组于术前10d起隔日皮下注射rh-EPO150U/kg,同时静脉补充蔗糖铁注射液100mg,1次/3d,用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不应用rh-EPO蔗糖铁注射液。记录2组患者第1次采血前、术前1h、术后第1天、第5天RBC、Hb、Hct以及围术期并发症、术失血量输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第1次采血前比较,2组术前1h、术后第1天、第5天RBC、HbHct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5天RBC、HbHct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自体血回输过程未发生寒战、发热、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观察组未发生血黏度增高、血栓等并发症。结论:rh-EPO与蔗糖铁联合应用于孕妇妊娠晚期预存式自体输血,可充分发挥患者自身造血潜能,显著改善患者贫血状况。

  • 标签: 重组人促红素 蔗糖铁 妊娠晚期 孕妇 储存式自体输血
  • 简介: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适应症临床意义。方法:统计应用洗涤红细胞治疗患者72例(治疗组)应用全血治疗患者66例(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全血应用洗涤红细胞对于贫血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提升无显著差别,而2者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洗涤红细胞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胶体液应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异位妊娠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46例异位妊娠破裂伴出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晶体组胶体组,每组23例。所有患者麻醉后、手术前经右颈内静脉采集自体血,放血速度控制30ml/min左右,自体血储存于ACD-A保存液储血袋内。晶体组从静脉输入等体积乳酸钠林格氏液,胶体组输入等体积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至HCT为32%。记录2组各时点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率(SVV)等指标以及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结果:(1)与ANH前比较,ANH后2组Hb、Hct、PLT明显下降(P〈0.05),PT、APTT明显延长(P〈0.05)。(2)自体血回输前、回输后晶体组MAP低于ANH前(P〈0.05),SVV高于ANH前(P〈0.05),胶体组CI明显高于ANH前(P〈0.05)。晶体组自体血回输前、回输后MAPCI明显低于胶体组(P〈0.05),SVV明显高于胶体组(P〈0.05)。(3)2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晶体组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明显多于胶体组(P〈0.05)。结论:胶体溶液用于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术前ANH,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更明显血液保护效应。

  • 标签: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胶体液 血流动力学 异位妊娠 手术
  • 简介:血站检验工作,自动化设备已应用在血液标本离心、加样、酶免实验、转氨酶实验、血型实验等各个环节。检验设备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准确性。因此,血液检验设备正常运行是血液安全重要保障,检验设备完善管理是设备正常运行前提。

  • 标签: 检验 设备 管理 血站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2011-2015年南宁市互助献血与自愿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结果之间差异,为采供血机构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统计学支持。方法:南宁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588194人次(自愿无偿献血者375023人次,互助献血者213171人次)血液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互助献血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P〈0.05);尽管互助献者HBsAg(P〈0.05)抗-TP(P〈0.01)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但互助总阳性率(1.90%)显著高于自愿无偿献血总阳性率(1.11%)(P〈0.01),OR=1.709,95%CI=1.640-1.780。结论:过高互助献血比率,其潜在输血风险性高于来源自愿无偿献血,采供血机构应该依法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加强互助献血管理,严格控制互助献血启动条件、标准范围,不断降低互助献血率。

  • 标签: 互助献血 输血安全 输血相关传染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国产ELISA间接法试剂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效能,探讨确证结果用于试剂选择,灰区范围设置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ELISA方法检测有反应性灰区44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3个厂家抗-HCV有反应性标本经RIBA实验确证后,假阳性率分别为70.6%、44.1%、2.9%,灰区标本15例,未确认阳性检出。结论:为确保血液质量,血筛实验室应选择灵敏度特异性双优试剂,以有效提高抗-HCV有反应性标本检出率。献血者管理,参考确证结果用于献血者反馈,特别是长期固定献血者,单试剂反应者经6个月以上屏蔽期可以重新参加检测确认,合适献血可进入归队献血程序。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抗-HCV ELISA有反应性 确证实验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指导血比重异常献血人群影响。方法:指定专人负责资料收集,102名低血比重献血者进行3~6个月健康指导,测定干预后血比重。结果:干预3个月后63名献血者测定合格,3~6个月间18名献血者测定合格,共有21名献血者检测为不合格。81名合格献血者72名参加了献血。结论:通过健康指导提高了低血比重人群不良生活方式认知并且扩大无偿献血人群有积极效果。

  • 标签: 健康指导 血比重测定 不良生活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抗原浓度固相法ABO血型正定型Rh(D)血型鉴定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人O型Rh(D)阴性AB型Rh(D)阳性个体各5例,采集静脉血3~5ml置于EDTA抗凝管,将O型AB型血液配制成不同高低浓度红细胞悬液,并用固相法进行ABO血型正定型Rh(D)血型鉴定,同时以10%浓度红细胞浓度作为对照参考,观察假阳性假阴性出现情况假性结果出现时红细胞抗原浓度。结果:红细胞抗原浓度超过25%易出现假阳性;红细胞抗原浓度低于2%易出现假阴性;低浓度红细胞抗原对抗B、抗D影响更明显;高浓度红细胞抗原对抗A影响更明显。结论:红细胞浓度对对固相法ABO血型正定型Rh(D)血型鉴定有影响,且高、低浓度不同单克隆抗体结合抗原能力影响不尽相同。

  • 标签: 固相法 血型鉴定 红细胞浓度 单克隆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预测妊娠伴血小板减少孕妇产后出血中应用。方法:选取无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妊娠伴血小板减少剖腹产孕妇,使用TEG检测其CI血MA,并同时检测其血小板计数,比较不同MACI值血小板减少孕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MA、CI值与产后出血量呈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18、0.004(P〈0.05),血小板计数与产后出血量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MA、CI值低于正常范围产妇重度出血比例大于正常产妇,P值分别为0.004、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与产后出血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2。结论:MA、CI值对于妊娠伴血小板减少产后出血预估价值高于血小板计数,TEG能更好预估妊娠伴血小板减少产后出血程度。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
  • 简介:目的:研究维吾尔族Rhesus盒意义。方法:根据RHD基因上游盒、下游盒杂交盒DNA序列特异性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错配PCR技术检测上游、下游杂合Rhesus盒。结果:维吾尔族随机非血缘关系RH阴性者94.44%为RHD-/RHD-型,2.78%为RHD+/RHD-型,2.78%为RHD+/RHD+型。结论:Rhesus盒检测方法是一种分析RHD基因结构是纯合子或杂合子技术,可用于遗传学或新生儿溶血病研究

  • 标签: RH血型 Rhesus盒 维吾尔族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多次反复输血交叉配血影响。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309例肿瘤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试验。结果:①输血2~3次肿瘤患者交叉配血试验相合率显著高于输血4~8次患者,抗体产生率显著低于输血4~8次患者(P〈0.05)。②输血2~3次176例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中有4例不相合;凝聚胺法有1例不相合,2法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输血4~8次133例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中有23例不相合;凝聚胺法有9例不相合,2法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配血相合率与输血次数呈负相关,与抗体产生率呈正相关;采用微柱凝胶法做交叉配血试验,可提高交叉配血结果准确性,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肿瘤 抗体 交叉配血 输血
  • 简介:目的:为了评价微柱凝胶技术(MGCT)检测抗-D效价。方法:用MGCT试管抗球蛋白实验(TCT)同时检测38例孕妇血清抗-D效价。结果:MGCT检测抗-D效价高于TCT2~6滴度(平均提高3~4个滴度),MGCT检测抗-D效价灵敏度显著高于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MGCT法检测抗-D效价是一种灵敏度较高方法。

  • 标签: 微柱凝胶技术 抗一D 抗体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血红蛋白(Hb)24h动态法评估手术患者失血量。方法:选择住院手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类别分择期手术组(42例)非择期手术组(54例),比较Hb24h动态法失血量临床常用称重+计量法失血量差异,同时分析Hb24h动态法2组间失/输血比、达到预期Hb比率输血过量或不足率等指标。结果:择期手术组Hb24h动态法失血量称重+计量法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P〉0.05),非择期手术组Hb24h动态法失血量称重+计量法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8,P〈0.01),择期手术组失/输血比明显低于非择期手术组(χ2=115.95,P〈0.01),输血后达到预期Hb比率择期手术组非择期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χ2=4.92,P〈0.05),其中,择期手术组发生过量或不足有2例,而非择期手术组发生11例。结论:Hb24h动态法优于称重+计量法,具有精确简单易行优点,设定患者术后HB目标值后,效果更佳,为临床医生输血科提供了一个客观输血指标,极大地减少了因输血带来风险,临床工作可以选择性应用,但应注意患者就诊前失血量因机体代偿变化引起Hb假性增高。

  • 标签: Hb的24h动态法 称重法和计量法 手术患者 失血量
  • 简介:因ABO亚型红细胞上A或B抗原减弱,临床上常因献血者或供血者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不相合而被发现。因此血型鉴定准确与否是临床输血最为关键一步,

  • 标签: ABO血型 Aint亚型 不规则抗体 抗-A 抗-HI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象患者,女,73岁,A型肝硬化。因上消化道出血,纠正休克输注新鲜全血2U。贫血输注机采血小板总计20U,红细胞悬液12U,抗感染输白细胞2U。因多次输注血液血液成分,配血困难。

  • 标签: RH血型 抗-C 抗-E 自身抗体
  • 简介:患者,女,64岁。患肝硬化(失代偿)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于2008年2月20日入院。2004年6月因上消化道出血,1个月内3次共输全血800ml;2008年2月,3次共输红细胞6个单位,以上均配血顺利,未见不良反应。2008年3月27日申请4个单位红细胞其中2个单位红细胞凝聚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配血主侧不合,疑为患者体内有不规则抗体,抽血化验,检出lgG型抗-E、抗-C,后选用不含E、C抗原红细胞输注,配血顺利,未见不良反应。

  • 标签: 抗-E 抗C 配血
  • 简介:目的:探讨乙肝前S1抗原(pre-S1)几种常见乙肝模式患者鉴别诊断临床价值。方法:353例乙肝两对半不同模式患者血清50例全阴对照组血清,同步进行pre-S1HBV-DNA检测。结果:HB—sAg(+)、HBeAg(+)、HBc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85.7%,HBV-DNA检出率为87.8%;HBsAg(+)、HBcAb(+)、HBe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53.9%,HBV-DNA检出率为49.4%;HBsAg(+)、HBeAg(+)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78.3%,HBV—DNA检出率为80.0%;HBsAg(+)、HBcAb(+)模式组,pro-S1检出率为28.6%,HBV—DNA检出率为24.5%;HBsAg(+)、HBeAg(+)、HBe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16.7%,HBV—DNA检出率为0.0%;在其他模式组,pre-S1HBV-DNA检出率均为0.0%。结论:乙肝前S1抗原可作为HBV体内复制可靠标志。

  • 标签: 乙肝病毒 前S1抗原 HBV-DNA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前置胎盘手术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NH联合术回收式自体输血68例前置胎盘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随机抽取无自体输血前置胎盘手术患者54例。记录手术前后RBC、Hb、HCT、WBC、PLT、PT、APTT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出血量、自体血采集回输过程不良反应情况等。2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1)2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预存血量(565±198)ml、术回收血量(612±137)ml,库血输注例数库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2组术后24hRBC、Hb、HCT、WBC、PLT、PT、APTT等血液指标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24h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自体血采集回输过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4)观察组术后肠道排气时间、切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于前置胎盘手术,具有较好血液保护效果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等容稀释 自体血回输 前置胎盘 手术
  • 简介:数字使用注意事项:①尾数"0"多5位以上数字,可以改写为以万亿为单位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如1800000可写成180万;142500可写成14.25万,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5000字不能写5千字。

  • 标签: 数字使用 期刊 编辑工作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