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EFGR-TKI(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突变阳性脑转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收集分析我科73例EGFR突变阳性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患者均口服厄洛替尼150mg/d(39例)或吉非替尼250mg/d(34例),服药直至患者颅内外病情进展、死亡、出现不可耐受副反应或不能控制新发病灶。结果厄洛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颅内病变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1.3%,94.9%53.0%,94.1%(P=0.861),两组颅外病变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9.0%,97.4%50.O%,97.1%(P=0.793),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S)总生存期(OS)分别为11.3个月15.1个月vs12.1个月16.4个月(P=0.913,P=0.641)。两药物副反应均较小,患者都可以耐受。结论EGFR-TKI对EGFR突变阳性NSCLC脑转移均具有较好地疗效,可作为EGFR突变阳性脑转移患者线或二线治疗,药物副反应较小,两药物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

  • 标签: EGFR—TKI 脑转移 EGFR突变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 简介:腹腔化疗采用腹腔穿刺后向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方法,使腹腔内药物达到较高浓度,增强杀灭肿瘤细胞作用,从而提高疗效。腹腔化疗具有作用直接,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全身毒副反应小等优点,恶性肿瘤治疗部分,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但在实施腹腔化疗过程中,常出现灌注不畅,腹痛,腹胀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化疗地顺利进行。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分析后,提出了以下护理措施。

  • 标签: 腹腔化疗 护理措施 腹腔内注入 恶性肿瘤治疗 化疗药物 腹腔穿刺
  • 简介:目的:分析全身抗结核治疗联合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利福平局部处理治疗结核渗出胸膜炎中疗效。方法120例初治结核渗出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超导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规则抗结核治疗、胸穿抽液胸腔内给药,超导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患侧胸部局部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利福平;分别治疗15、30及60d查胸腔B、胸部X片,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胸水量、胸膜肥厚及包裹情况。比较治疗15及30d后两组疗效及胸水吸收情况,比较治疗30及60d后两组胸膜增厚、粘连、包裹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0d后,两组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缓解,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0d后,超导组胸水完全吸收者56例(93.3%),对照组胸水完全吸收者46例(76.7%),超导组胸水完全吸收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及60d后,超导组发生胸膜增厚、粘连、包裹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及3.3%,对照组分别为23.3%及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结核渗出胸膜炎时,加用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利福平早期局部处理,有助于胸水吸收,并减轻胸膜肥厚、包裹等后遗症发生。

  • 标签: 靶位透药 结核 胸膜炎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对老年肺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探究.方法选择自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本院接受诊断治疗老年肺炎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并排除细菌感染健康老年人56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PCTCRP水平.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1周,根据病情好转分为改善组32例未改善组24例,比较两组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PCT、CRP水平分别为(2.62±0.34)ng/ml(34.24±4.82)mg/ml,对照组(0.05±0.01)ng/ml(4.71±0.18)mg/ml,观察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诊断老年肺炎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4%(54/56)67.8%(38/56),PCT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9%(52/56)76.8%(43/56),而两者联合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6%(53/56)89.2%(50/56),联合诊断特异性明显更高(P〈0.05);改善组与未改善组相比,PCT、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明显更低(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PCTCRP水平均显著上升,PCTCRP可作为老年肺炎诊断灵敏指标,对于PCTCRP动态监测有助于老年肺炎预后判断.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局部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血清炎因子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24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3DThZVAK+M/15DThZV+M标准化耐多药肺结核化疗方案,观察组联合应用支气管镜局部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血清炎因子、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9.68%vs35.48%,74.19%vs48.39%,88.71%vs67.74%),(χ2=7.725,8.702,8.002,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含量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7.77±3.12vs11.00±1.45)pg/mL、(45.65±5.42vs37.96±4.36)mg/L、(0.31±0.08vs0.23±0.05)ng/L](t=15.494,8.705,6.677,P<0.05,P<0.01);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86±0.15vs0.48±0.10)g/L、(4.22±0.56vs2.12±0.36)g/L、(0.29±0.08vs0.14±0.05)g/L](t=16.597,24.838,12.520,P<0.01);两组发热、咳血痰、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4.19%vs20.97%)(χ2=0.185,P>0.05);随访2年,观察组复发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4.52%(χ2=4.888,P<0.05)。结论支气管镜局部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有助于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减少复发率,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因素有关。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支气管镜局部灌注 全身化疗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相关参数影响。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间60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氧代谢、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氧代谢、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1)。结论纳洛酮可有效改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血气分析以及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慢阻肺 氧代谢 血气分析 肺功能
  • 简介:膈疝指腹内脏器经膈肌薄弱孔隙、缺损或创伤裂口进入胸腔所致。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事业发展及其他因素影响,近年来创伤膈疝增多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常合并有多部位、多脏器损伤,容易误诊或漏诊。文献报道创伤膈疝漏诊率高达12%-66%,死亡率可高达34%,往往因误诊或漏诊最后形成创伤迟发性膈疝。我院从2004年1月-2008年5月收治3例迟发创伤巨大膈疝。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创伤性巨大膈疝 迟发创伤性 护理 创伤性膈疝 迟发性膈疝 漏诊率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腹腔穿刺腹膜活检对结核腹膜炎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自动弹簧活检针对34例临床上考虑结核腹膜炎患者进行腹膜活检,并进行病理诊断。结果34例患者均经次穿刺取出腹膜壁层组织,经病理证实结核腹膜炎26例、转移性腺癌3例、恶性淋巴瘤1大致正常腹膜组织4例,次穿刺活检成功率100%,经活检明确腹水病因诊断率88.2%。结论腹膜活检对结核腹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腹膜活检 结核性腹膜炎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系列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TLs)病例关键影像学表现,特别是CT表现。方法分析评估22例病理诊断确诊(NTLs)患者(12例男性,平均年龄60岁)影像学表现,描述侧重于计算机体层摄影观察变化。结果5个典型类癌、3个非典型类癌、3个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Cs)11个小细胞肺癌(SCLCs)。只有个典型类癌特征表现为中央支气管结节合并远端肺不张,而其他表现为肺结节或肿块;非典型类癌对应了外围混杂密度肿块;3个LCNCs周围均质肿块,其他则是边界不清和混杂密度;11个SCLCs对应了中央、浸润非均质肿块及继发肺及胸膜改变,钙化未在LGNCsSCLCs表现。LCNCsSCLCs所有病例均在较早及后续随访观察发现转移。结论虽然成像特点可能类似,但影像学表现与临床信息可能在分别NTLs组织学类型发挥相关作用。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结核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2007年5791例结核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1692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29.21%;感染以肺部为主,67.71%,其次肺外呼吸道部份,感染率24.65%;引起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0.67%,真菌感染也次之,18.52%,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与年龄、侵袭操作和滥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有关。结论结核病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感染发生。

  • 标签: 结核病患者 医院感染 临床分析 革兰氏阴性菌 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CT引导经胸针吸肺活检发生气胸相关因素。材料方法对106例病人CT引导经胸针吸肺活检发生气胸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病灶大小、胸膜距肿瘤边缘距离、针穿过胸膜次数、有无肺气肿等多参数与气胸发生相关。结果106例病人中发生气胸23例,2例因呼吸困难明显,放置了胸腔引流管。病灶越小、肺气肿存在,发生气胸危险越高。结论较小病灶肺气肿存在与气胸发生明显相关肺气肿病人发生气胸无肺气肿病人5倍多。

  • 标签: CT 并发症 肺活检 气胸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5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结果肺炎组PCT、CRP、WBC、中性粒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肺炎组PCT诊断阳性率(77.8%)明显高于肺结核组(16.0%)(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肺结核细菌性肺炎具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性肺炎 肺结核患者 诊断价值 检测 鉴别
  • 简介:胸腔积液形成原因复杂,多由感染、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肿瘤引起,而在临床上,以结核恶性肿瘤所引起胸腔积液最常见,两者治疗及预后相差甚远,所以对于鉴别胸腔积液类型显得尤为重要。据2013年全球结核报道:2012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例860万,因结核导致死亡病例130万,我国是继印度之后第二大结核发病率高国家;结核菌感染患者中,约5%结核胸腔积液表现。随着艾滋病世界流行,发达国家中结核胸腔积液呈现出增加趋势,消除结核,进一完善结核诊断方法活动结核能在痰菌阳性之前得到治疗,是非常重要,既往传统结核菌素试验对于活动结核病史BCG接种史无效,而结核感染多重表现形式,通过血清学诊断胸腔积液化验检查明确结核感染更有价值。现就临床上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方法综述。

  • 标签: 良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 结核性胸腔积液 结核病例 变态反应性疾病 结核菌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CT(LDCT)对肺癌早期诊断可行方法1019例受试者随机分人LDCT组(411例)胸片(CXR)组(608例)。结果LDCT组与CXR组分别有55例(13.4%)13例(2.1%)非钙化结节,LDCT组4例确诊肺癌(3例I期,1例Ⅲ期),CXR组2例(均为Ⅲ期)确诊肺癌。结论LDCT比CXR筛选阳性率高,更有利于发现早期肺癌。

  • 标签: 肺癌 低剂量CT 筛查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息者主要临床参数与实施机械通气指征关系。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及ICU收治62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入院24h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不同分组下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值段之间APACHEⅡ分值,预计死亡危险度,有机械通气率差异显著意义(P〈0.05);有机械通气指征组APACHEⅡ分值、预计死亡危险度高于无机械通气指征组,差异有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分值,预计死亡危险度与机械通气指征正相关(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预测价值,适合引入通气指征。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所收治40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对象,通过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儿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双鼻塞吸氧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应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p<0.05;相较对照组患儿而言,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水平比较明显更好,p<0.05;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都未出现较多或较为明显并发症情况,组间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有效率更高,患儿血气指标更能得到有效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情况,安全较高,具有优秀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结核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中含量变化及对胸水性质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6例结核胸水,36例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和胸水中IL-6、IL-8水平及30例健康者血清IL-6、IL-8水平。结果结核组与恶性胸水组IL-6分别为533.18±425.20pg/ml,122.50±92.41pg/ml,两组数据具显著差异(P〈0.002);结核组恶性组中胸水与对应血清中IL-6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01);而结核组肺癌组血清IL-6含量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核组与恶性胸腔积液组IL-8分别为434.24±68.52ng/ml,364.38±46.21ng/ml,无显著差异(P〉0.05)。结核组恶性组中胸水与对应血清中IL-8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结核组肺癌组血清IL-8含量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核与恶性胸水患者胸水中IL-6、IL-8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对鉴别结核与恶性胸水患者诊断中有定价值。

  • 标签: IL-6 IL-8 胸水 结核性 恶性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切除T4期肺癌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通过手术切除T4期肺癌患者34例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因素(临床因素、病理因素治疗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T4期肺癌患者34例资料术后均存活(存活率100%),术后1年累计死亡8例(存活率76.5%),术后3年累计死亡23例(存活率32.4%),术后5年累计死亡28例(存活率17.6%).结论T4期肺癌患者手术预后与年龄、手术切除范围大小、是否淋巴结转移现象是否根治切除有关.

  • 标签: T4期肺癌 淋巴结转移 手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