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小麦品种改良研究我国已有近9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育成了数以千计优良品种,每年“轮番”农业生产第一线“服役”就有300400个,为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全面、系统地总结近一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小麦品种改良工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庄巧生院士牵头、主编了《中国小麦品种改良系谱分析》专著。该书共分13章、100多万字。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中国近代小麦品种改良简

  • 标签: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书介 专著 庄巧生
  • 简介:研究黄金茶出芽早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SMART-RACE技术,获得了与解除休眠相关转录因子CsDAM2基因全长eDNA序列,并进一步该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发现CsDAM2基因全长为1386bp,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一个完整编码区,大小为657bp,编码区GC含量为50.45%。此编码区可以编码分子量为24.86kD亲水性蛋白,该蛋白由218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等电点(pI)为8.96。黄金茶CsDAM2蛋白有11个磷酸化位点,属跨膜蛋白,与毛白杨DAM3相似性为71%,与已登录茶树MADS.box蛋白一致性为35%。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黄金茶春芽萌发早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黄金茶 CsDAM2基因 全长克隆 序列分析
  • 简介:白粉病是海南黑皮冬瓜生产上最严重病害之一。为弄清其病原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分子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结合方法,采自儋州、海口、文昌等地黑皮冬瓜白粉病样进行了病原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形态上具有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sp.)典型特征。其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内含有明显纤维丝;附属丝为菌丝状。分子鉴定,代表样品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苍耳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xanthii)(登录号:JQ728480.1,KP980563.1,MH143487.1,KX369541.1KX371257.1)多条序列相似性达100%;与菊科白粉病菌(Podosphaerasenecionis)(登录号:KY660807.1)等相似性小于97%;系统进化分析,所有瓜类白粉病菌聚在一个分支上,遗传距离近,差异较小;与菊科白粉病菌等不同分支上,遗传距离较远。结合形态、分子遗传进化分析,将黑皮冬瓜白粉病病原鉴定为苍耳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xanthii)。本研究为冬瓜白粉病流行规律、成灾机理抗病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 标签: 黑皮冬瓜 白粉病 病原鉴定 形态特征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随着全球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及其花卉广泛应用,有关运用转基因技术进行花卉育种报道也越来越多,但是投放到市场上进行商品化生产转基因花卉品种却为数不多。本文在国内外转基因花卉研究综述基础上,对转基因花卉市场化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如重要商品花卉转化体系不够成熟、外源基因检测比较复杂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为了促进中国转基因花卉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本文认为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种质资源,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加强学科沟通国际交流是中国转基因花卉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观赏植物 基因检测 生物安全性 种质资源
  • 简介:稻米蛋白质含量是水稻(OryzasativaL.)营养品质育种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珍汕97与南洋占杂交构建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结合其建立了由190个SSR标记组成遗传图谱,利用QTLmap-per1.6糙米精米蛋白质含量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共定位到4个控制糙米含量QTLs2个控制精米含量QTLs。其中,控制精米蛋白质含量2个QTLs与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2个QTLs位置一致,这2个QTL(qpc1qpc2)糙米精米蛋白质含量均解释了较大表型变异,而且糙米精米蛋白质含量相关系数为0.814,这表明糙米精米蛋白质含量具有相似的遗传基础。研究还发现上位性糙米精米蛋白质含量遗传中也起很重要作用。其中,糙米蛋白质含量,上位性QTLs可以解释42.2%表型变异;精米蛋白质含量,上位性QTLs共解释了27.8%表型变异。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稻米蛋白质含量遗传基础,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蛋白质含量基因克隆提供了有益信息。

  • 标签: 水稻 蛋白质含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 简介:稻米香味是稻米食味品质重要指标,而香味是受隐性核基因控制,杂合基因型不表现出香味,因此香米育种需要寻找一种快速、简便、准确香味基因检测方法。本实验分别设计了水稻香米基因fgr2个等位基因基因标记(InDel-E2、InDel-E7),利用这两个标记20个香米2个非香稻品种(品系),以及2个香米/非香米组合F1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InDel—E2能检测到11个香米品种(品系),InDel-E7可检测其余9个香米品种(品系),且2个标记都能检测杂合基因型,说明本研究20个香米品种(品系)受2个香米基因控制。供试材料分子检测结果与香米基因型完全相符,因此研究开发2标记可应用于香米育种基因标记辅助选择新香米基因筛选。

  • 标签: 水稻 香米基因 基因标记 开发和应用
  • 简介:本文应用CTAB法从37种竹类植物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中发表5SrDNAITSmatK基因设计引物,通过PCR进行扩增。结果表明:37种竹子5SrDNAITS序列PCR产物大小约为450bp,刚竹属内部无长度上差异,但是舒竹(Phyllostachysshuchengensis)与其他刚竹属植物相比,有一个位点差异(由A变为C)。因此,5SrDNAITS属下水平上无法提供较大信息量,变异性较低,不适于刚竹属属下水平系统分类研究。同样,选取37种竹子3个竹种matK基因PCR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测序,结果显示matK基因在竹亚科属间长度上无差异,产物长度约为1500bp,将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对,变异位点附近寻找多态性酶切位点,碱基序列上有一个位点差异(BstNⅠ)。PCR-RFLP结果显示,共有3种竹子在此位点发生变异分别为:浙江淡竹(Phyllostachysmeyeri)、安吉金竹(Phyllostachysparvifolia)黄古竹(phyllostachysangusta)。刚竹属植物基因序列相当保守,片段刚竹属间绝对核苷酸差异不到1个,所提供信息量不够充分。因此,叶绿体5SrDNAITSmatK基因序列不适用于刚竹属植物系统分类研究,但其可能适合在属或属以上分类等级竹类植物系统分类应用

  • 标签: 竹亚科 刚竹属 5S RDNA ITS基因 MATK基因
  • 简介:为探索菜用甘薯抗寒机理,以‘宁菜3号’、‘CH-2’、‘福薯18’、‘福薯10号’4个菜用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越冬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胁迫方法,菜用甘薯抗寒性与POD、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低温胁迫后,‘宁菜3号’、‘CH-2’POD活性增加速度快、活性强、酶活力持久,SOD活性高,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低温胁迫后,POD、SOD活性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同可能是引起菜用甘薯抗寒性差异原因之一。本研究菜用甘薯栽培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探索菜用甘薯抗寒机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菜用甘薯 越冬存活率 低温胁迫 POD活性 SOD活性
  • 简介:研究以6个月巨桉无性系GL1苗木为试验材料,外源施加赤霉素到巨桉茎部,通过组织化学分析其木质部发育影响。外施GA3浓度1.0-10.0mg/L时能够显著促进桉树茎伸长,外施1.0mg/LGA3时,新生木质部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而纤维细胞直径没有变化,组织化学分析表明木质部细胞增加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纤维细胞数量方式,新生木质部导管分子数量直径并没有显著增加。同时GA3处理会引起新生木质部S-木质素G-木质素含量降低,且GA3并不能显著促进巨桉新生木质部细胞纤维细胞导管分子伸长。这些研究说明赤霉素通过调控细胞分裂次生细胞壁成分合成来调控巨桉次生木质部发育。

  • 标签: 赤霉素 巨桉 木质部 纤维细胞 导管分子
  • 简介:研究以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为试材,采用绚丽海棠花粉其进行控制授粉,研究绚丽海棠花粉其果实品质(套袋条件下)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相比,绚丽海棠花粉授粉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实酸度有升高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柄长度有降低趋势,部分优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果柄粗度变化趋势不一致;控制授粉自然授粉条件下,参试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果实香气成分均以醛类醇类为主,但控制授粉其相对含量影响存在差异,优系N-1绚丽海棠花粉授粉条件下,醛类相对含量有明显升高,而醇类相对含量未出现明显变化,优系N-2N-3绚丽海棠花粉授粉条件下,均表现为醛类相对含量明显降低,醇类相对含量明显升高,优系N-4醛类醇类相对含量受绚丽海棠花粉影响较小;绚丽海棠授粉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醛类、醇类、酸类酯类种类各组分所占比重有明显影响。绚丽海棠花粉授粉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果实品质有明显影响,但对果实香气成分影响未表现出规律性。

  • 标签: 新疆野苹果 花粉直感 果实品质 香气成分
  • 简介:木质素(Lignin)是植物苯丙烷代谢途径重要产物之一,它为植物细胞壁提供了必要强度、疏水性以及对外界恶劣环境抗性。其中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木质素合成途径一种关键酶,参与S-木质素、G-木质素H-木质素合成。本文主要对CAD基因特征、CAD木质素生物合成作用酶学分析、CAD基因在木质素合成调控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且CAD基因研究方法和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作出了展望。

  • 标签: 肉桂醇脱氢酶 木质素 生物合成
  • 简介:为了进一步明确苹果茎痘病毒(Applestempittingvirus,ASPV)分子变异株系分化,制备相应特异性抗血清。本研究以库尔勒地区种植感染ASPV鸭梨(Y)枝条韧皮部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扩增ASPVCP基因,克隆、测序,获得了鸭梨分离物外壳蛋白(ASVPCP-Y)基因,将该CP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1mmol/L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获得鸭梨ASPVCP基因全长1194bp,推测编码397个氨基酸,与已报道ASPV分离物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0%左右。进化分析结果显示,ASPVCP基因分离物可聚为三个类群:第一类群寄主为苹果,第二类群寄主为梨(除了NC_003462,苹果),ASPVCP-Y归入第三类群。CP基因在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其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42kD。克隆鸭梨ASPVCP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为制备ASPV重组CP基因多克隆抗体ASPV分子生物学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苹果茎痘病毒 外壳蛋白 原核表达
  • 简介:研究从水芹克隆得到一个HSP基因OjHSP9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水芹OjHSP90基因全长2100bp,编码699个氨基酸;OjHSP90蛋白理论分子量为80.3kD,等电点为5.01,是一种亲水性稳定蛋白;OjHSP90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占52.93%,延伸链占16.74%,β-折叠占5.87%,无规则卷曲占24.46%;该蛋白N端含有1个HSP90超家族蛋白保守结构域YSNKEIFLRE,能够与ATP结合;进化树分析表明,OjHSP90蛋白与拟南芥AtHSP90蛋白烟草NtHSP90相似度最高,分别为91.99%92.13%。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HSP90基因功能以及研究水芹耐高温途径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OjHSP90 水芹
  • 简介:大麦糖化力蛋白质含量是影响大麦品质重要指标,对此类性状进行QTL定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本研究分别采用传统单QTL扫描方法3种贝叶斯LASSO方法实现此类性状QTL精细解析。在对大麦蛋白质含量QTL检测上,单QTL扫描方法共检测到了3个QTL,而3种贝叶斯方法检测到了7个QTL,其中2个与单QTL扫描方法检测QTL吻合。大麦糖化力QTL检测上,传统单QTL扫描方法共检测到了3个QTL,而3种贝叶斯方法除了检测到这3个QTL外,还检测发现了额外2个连锁QTL;表明贝叶斯方法北美大麦蛋白质含量糖化力QTL检测可以更加有效地分离处于连锁位置或接近状态QTL进而提高QTL检测效力。

  • 标签: 贝叶斯LASSO QTL 多QTL定位
  • 简介:植物14-3-3蛋白(GF14蛋白)是一类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过程小分子蛋白。本研究根据高羊茅转录组学测序获得FaGF14-AFaGF14-D基因片段,利用RACE技术得到高羊茅FaGF14-AFaGF14-D基因3’5’cDNA序列,拼接后FaGF14-A基因全长为1153bp,编码260个氨基酸;FaGF14-D基因全长为1291bp,编码26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高羊茅FaGF14-AFaGF14-D蛋白都具有典型14-3-3蛋白结构域,包含9个保守琢-螺旋不保守N-末端C-末端,尤其与禾本科植物GF14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位于同一个进化支上,亲缘关系较近。

  • 标签: 高羊茅 FaGF14-A FaGF14-D 克隆 分析
  • 简介: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synthas,CHS)是黄酮类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一个关键酶。为了解CHS与花青素含量相关性,本研究根据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甘薯克隆了一个CHS基因(IbCHS1),并其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bCHS1基因cDNA长1556bp,包含1个1167bp开放阅读框,编码388个氨基酸。IbCHS1蛋白具有典型植物CHS结构特征,其他植物类似蛋白具有很高同源性。表达分析显示,IbCHS1主要在紫肉甘薯中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不同品种甘薯花青素含量正相关。

  • 标签: 甘薯 查尔酮合成酶 花青素 基因表达
  • 简介:乙烯作为植物激素在生长、发育、抗逆过程中发挥了其独特调节作用。本文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概述了植物乙烯合成途径信号转导途径机制。乙烯合成由甲硫氨酸开始,经过重要中间代谢产物ACC氧化裂解形成乙烯,其中ACC合成酶催化反应为限速反应,为调控乙烯合成重要环节。乙烯信号转导由内质网上乙烯受体识别乙烯开始,胞质中经一条保守途径,由EIN3将转录信号传递至细胞核,最后以ERF类转录因子激活或抑制相关基因表达。ERF转录因子参与防卫反应诱导寄主病原菌不亲和互作建立,受其调控防卫基因被诱导表达后随后防卫应答过程中发挥了不同作用。

  • 标签: 乙烯合成 信号转导 诱导抗性
  • 简介:用限制性内切酶XbaⅠSacⅠ从克隆载体pUCm-ACO上切下约1.2kb香蕉ACO基因,将其定向连接在经相同酶切质粒载体pBI-121上,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BI-aACO。在此基础上用EcoRⅠHindⅢ从pBI-aACO上切下大小约2.3kb目的基因35Sp-aACO-NOSt,将其连接在质粒载体pCAMBI-A2301载体上,构建成香蕉ACO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B-aACO。采用直接转化法将pCB-aACO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采用该菌株转化普通烟草。Kanamycin选择压力下获得烟草转化不定芽完整植株,经过GUS组织化学法检测、以及PCRRT-PCR方法鉴定,验证了该植物表达载体报告基因,选择基因目的基因都得到了表达,证明该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此项研究为下一阶段用该反义基因转化香蕉品种以改良香蕉果实耐贮运性打下基础。

  • 标签: 香蕉 ACO 植物表达载体 遗传转化
  • 简介:研究不同类型马铃薯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变化动态,探讨各种酶活性与淀粉含量关系。以"陇薯3号"、"宁薯15号"、"农家1号"(高淀粉马铃薯品种)"陇薯6号"、"青薯168号"、"宁薯14号"(低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取不同发育时期块茎,分别测定淀粉含量、ADP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支酶(DBE)活性。6个马铃薯品种AGPase、SSS、DBE酶活性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6个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变化曲线表现为"升高-降低",薯块重量为120-200g时,马铃薯淀粉总量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是各种酶综合作用结果。

  • 标签: 马铃薯 淀粉合成 淀粉合成关键酶
  • 简介:研究以金钻蔓绿绒根茎、叶片、叶基、叶柄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与取材时间、消毒处理方法,植物激素种类与浓度筛选出适宜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与继代培养基。结果表明:叶片叶基最佳灭菌时间:75%酒精30s+0.1%升汞10min,叶柄:75%酒精30s+0.1%升汞16min,根茎:75%酒精30s+0.1%升汞20min;最佳取材时间为夏季,愈伤诱导率高,且诱导时间短;叶片、叶基、叶柄最佳诱导愈伤培养基:MS+2.0mg/LTDZ+0.2mg/L2,4-D,增殖培养基:MS+3.0mg/L6-BA+0.2mg/LNAA;根茎诱导不定芽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1mg/L6-BA+0.3mg/LNAA+1mg/LGA3与MS+0.8mg/L6-BA+0.2mg/LIBA。

  • 标签: 金钻 离体培养 愈伤组织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