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列方程解浓度配比的实际应用问题,在现行人教版教材中有所淡化,但又时有渗透,教师和同学对此类问题一贯有教、学上的困难,这困难一方面来自于缺乏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初一数学的教学内容,初三才开化学课,另一方面在于,初学方程在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尤其是寻求等量关系上感到困难,于是探索其规律,优化最佳数学方法是最重要的,下面给以简单介绍。

  • 标签: 浓度配比 方程解 数学模型 应用问题 教学内容 横向联系
  • 简介:采用循环式生物曝气滤池工艺(CBAF),对炼油碱性污水硫化物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其去除机理。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pH等对污水中硫化物的影响。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2h,溶解氧不小于2mg·L^-1,pH范围在5~8时,硫化物平均去除率达到99.5%,且循环式生物曝气滤池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

  • 标签: 循环式生物曝气滤池 去除率 碱性污水 生物处理
  • 简介:厌氧流化床出水的氨氮、NO3——N、NO2——N浓度分别应为914mg/L、148mg/L和81mg/L,出水氨氮浓度为259mg/L.总氮去除率仅为9%.出水NO3——N浓度下降,到28日为72mg/L.好氧出水亚硝态氮从3月29日试验开始的849mg/L逐渐下降到4月28日的5.6mg/L.厌氧出水亚硝态氮从试验开始后的546mg/L

  • 标签: 厌氧氨 处理厌氧 工艺研究
  • 简介:摘要分析了一种有效的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吸附催化燃烧法。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与其他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处理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节能等优点。

  • 标签: 有机废气 吸附 催化燃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浓度水煎牵牛子液对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分别取2ml浓度为800mg/ml,400mg/ml,200mg/ml,100mg/ml,50mg/ml,25mg/ml的水煎牵牛子液加入相同体积的任氏液中,观察离体小肠在任氏液中的收缩情况。结果离体小肠在给药后收缩幅度增加,且随浓度的升高而收缩幅度增强。结论牵牛子水煎液中的Ca是使离体小肠收缩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水煎牵牛子液 离体小肠平滑肌
  • 简介:摘要分析一种有效的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吸附与催化燃烧,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对于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该技术与其它技术相比具有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和节省能耗等优点。

  • 标签: 有机废气 吸附 催化燃烧
  • 简介: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攀升,给人们带来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同时人们的用水量也不断增大,对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人们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家对污水处理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处理中,经常会出现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等问题,不但对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带来了严重负担,同时也会破坏污泥活性,不利于工业区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工作和运行。因此,人们只有不断地探寻和解决污水处理厂进水COD含量和浓度偏低问题,并基于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开展污水和雨水排污管道分离系统,提高了城市排污管道施工质量,保障排污管道正常流通,解决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含量和浓度偏低问题,促进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工作和运行。

  • 标签: 污水处理厂 COD浓度 解决办法
  • 简介:摘要:蒲公英具有抗炎、抗菌以及抗氧化等多种作用,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其内含有多种有效物质,其中较为有效的药物成分为蒲公英甾醇。本文通过采用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观察在不同浓度的蒲公英甾醇作用下,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利用MTT比色法显示蒲公英甾醇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和时间的蒲公英甾醇均对肝癌细胞HepG2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HepG2细胞的抑制情况随蒲公英甾醇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 标签: 蒲公英甾醇 HepG2 抑制 MTT
  • 简介:摘 要:氡是由镭发生α衰变产生的一种放射性气体,会对人体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而土壤氡在室内环境氡污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土壤中氡浓度的普遍调查,特别是在城市发展规划地区。本文从项目概况、建筑场地的环境地质与构造条件、仪器性能及检测原理、检测过程、检测结论等五个方面对本项目土壤中氡浓度检测方案进行制定,可以有效的指导以后项目的实施。

  • 标签: 土壤中氡浓度 绿色建筑 工程检测
  • 简介:通过空气无对流影响试验和气体流速0.2m/s影响试验,研究了氧气浓度梯度对脉冲激光法试制纳米氧化铟粉体影响.结果表明:氧气浓度梯度是影响熔化铟发生氧化反应时刻的重要因素,0.2m/s的空气流速,消除铟表面氧气浓度梯度,提升熔化铟发生氧化反应的时刻的一致性;氧气浓度梯度是影响氧化铟粉体生长速率一致性的重要因素,0.2m/s的空气流速,消除铟表面氧气浓度梯度,纳米氧化铟粉体的形状、尺寸等一致性较好.

  • 标签: IN2O3 纳米粉体 脉冲激光 O2 浓度梯度 氧化反应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但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常常发生高钾血症,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因此,重视透析液中钾离子浓度,及时调整患者血钾水平十分重要。本综述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临床经验,简要描述了透析患者高钾血症流行病学、发生机制,重点介绍了透析液钾离子浓度处方、透析液钾离子与血钾水平的相关性、透析液钾离子浓度与心律失常及心血管并发症以及钾离子浓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高钾血症 血液透析 透析液 钾离子浓度 心律失常
  • 简介:探讨了海洋浮游藻Emilianiahuxleyi无机碳利用的机制以及与藻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huxleyi细胞在其指数(生长)期和静止(生长)期对无机碳利用的途经不同.指数期细胞是通过HCO3-直接吸收途径,同时还与钙化作用有关,而静止期细胞则是通过CO2吸收途径,存在细胞外碳酸酐酶.

  • 标签: 无机碳利用 钙化作用 指数(生长)期 静止(生长)期 Emilianiahuxleyi
  • 简介:本实验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2种缢蛏养殖中常见优势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N、P浓度对2种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最适生长的N、P浓度范围为N:6mg/L-24mg/L和P:1mg/L-2mg/L,亚心型扁藻的最适N、P浓度范围为N:6mg/L-24mg/L和P:lmg,L_2mgn.~从实验结果来看,中肋骨条藻和亚心型扁藻对N、P的需求基本一致,N限制明显而P限制表现不显著.因此,通过调节N、P等主要营养盐的浓度将会有效地控制缢蛏养殖池塘中藻类生物量及种群结构变化,使藻相保持相对稳定,对于发展科学的缢蛏养殖池塘水质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缢蛏养殖池塘 中肋骨条藻 亚心型扁藻 N P 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少年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铁的检测,从而了解珠三角地区少年儿童血铁浓度水平。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珠三角地区40892名少年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铁的含量。结果(1)0~1岁婴儿期缺铁率最高,2~6岁幼儿期缺铁率比6~12岁童年期以及12~16岁少年期两年龄段缺铁率高,12~16岁少年期缺铁率最低;(2)0~1岁婴儿期、1~6岁幼儿期、12~16岁少年期男女性之间的铁值有显著差异(P<0.05);6~12岁童年期男女性之间的铁值无显著差异(P>0.05);(3)0~1岁婴儿期与2~6岁幼儿期,2~6岁幼儿期与6~12岁童年期,6~12岁童年期与12~16岁少年期,一个年龄段与其相邻下一年龄段铁的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少年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铁的含量缺铁率为15.21%,与我国小儿缺铁或铁不足24.2%相比,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少年儿童铁缺乏率是属于正常范围的。

  • 标签: 微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质控
  • 简介:在高中阶段,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在高中习题和各地高考题中都多次涉及,但笔者经过多方面实验和计算,发现两者比较存在很多问题,教师编制练习题时应审慎处理。

  • 标签: NAHCO3溶液 CH3COONa溶液 PH值 比较
  • 简介:摘要针对我区固定源排放颗粒物浓度的特点,提出改进烟尘采样器的设计,即增大采样器的抽取流量,用滤膜代替滤筒并加热滤膜,采样枪前端加热预处理,提高低浓度颗粒物捕捉效率,降低高湿度烟气对称量结果的影响,从整体上改善了烟尘采样器的性能。总之,通过改进仪器设计和测试方法能满足测定高湿度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的需要。

  • 标签: 固定污染源 废弃颗粒物 测量
  • 简介:摘要:大力倡导低浓度进水处理理念发展形势下,在低浓度进水处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污水处理厂,其跟人们生活有很大关系,并且与节能环保的实际施工发展也有着直接影响。由此,本文专门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损技术探究以及途径进行解析,阐述污水处理厂提升节能降损对我国有关低浓度进水处理施工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目前污水处理厂出现的节能环保问题提出有效节能降损技术优化对策,这样不仅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而且还能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污水处理厂 低浓度进水处理 技术
  • 简介:摘要时下,社会进步带动石油化工、生产加工等行业发展,但是其发展也导致大气问题逐渐严重,中低浓度含颗粒污染物废气严重。中低浓度含颗粒污染物废气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科研上对其治理技术研究较多,但是单一治理技术具有片面性,需采用组合技术实施全面治理。笔者就“预处理+光催化,结合吸附净化”组合治理工艺及新技术开发进行分析,通过实际应用论述其优势,为中低浓度含颗粒污染物的有效治理提供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中低浓度 含颗粒污染物 废气 组合治理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