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采用微生培养和血清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进行探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微生培养以及血清检验,以此评估两组检验方式对疾病的准确性。结果:在针对不同的感染源进行检测时,微生快速培养的结果较高,P<0.05;另外在4-7岁阳性检出率中,微生培养检出率高于血清检验,P<0.05;而1-3岁、8-12岁中,两种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微生培养可直接检测病原体,确定感染类型和药物敏感性,为治疗提供依据。血清检验通过检测抗体水平,可以确认感染情况及疾病阶段,还可用于病原体追踪和流行病分析,两种检验方式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

  • 标签: 微生物培养 血清检验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 简介:【摘要】无菌制药企业洁净车间是药品生产的关键环节,而在其内部环境中,微生污染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污染类型。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无菌制药企业洁净车间环境中微生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基于此,本文以无菌制药企业洁净车间环境微生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洁净车间环境微生进行了鉴定和群落分析,以期为洁净车间环境微生的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无菌制药 洁净车间 环境微生物 鉴定 群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生活饮用水微生检验中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应用价值与优势。方法:研究以采集的生活饮用水样本40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点: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对检测样本分别开展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检测,观察大肠杆菌、杂菌、大肠埃希菌、耐热大肠杆菌检出情况。结果:水样细菌检测结果中多管发酵法各细菌检出率相比滤膜法更优,存在统计差值(P<0.05)。结论:生活饮用水微生检验中多管发酵法应用优势更显著,整体菌群检出率更高,降低各种因素影响,为当前饮用水微生监测提供良好的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饮用水 多管发酵法 滤膜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在临床微生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2.10月至2023.10月期间接受微生检验患者的伤口分泌物、中段尿、脓液、无菌体液共4022份标本,标本采集后均采用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方法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阳性率,统计菌株检出情况。结果:两种检验方法中标本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检验方法的菌株检出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在临床微生检验中均具有一定的作用,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检验的阳性率。方法:选择2022至2023年微生实验室的检验标本,回顾性分析2022年和2023年临床标本微生检验阳性率并进行对比。结果:2022年和2023年临床标本微生检验中,痰液、中段尿、分泌物检验阳性率及总标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全血及粪便标本的检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检验阳性率存在差异,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加强质量控制,规范操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时间段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生检验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改进与创新,并分析其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取2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的微生检验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技术、自动化仪器等,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同时,结合传统微生检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200例患者样本的检测,新型微生检验技术在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型技术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诊断效率。此外,新型技术还在病原体鉴定、耐药性检测等方面展现出更高的应用价值。结论:本研究表明,微生检验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新型技术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和效率,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因此,未来应继续加强微生检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更好地服务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微生物检验计算 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检验在医院感染防控及提升临床用药合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40例患者采取微生检验。通过对比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合理用药概率。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合理用药概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治疗患者实施微生检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用药合理率。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 用药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微生检验中应用细菌培养及涂片镜检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200例于本院进行微生检验的患者,为其实施细节培养、涂片镜检,分析比较检出符合率。结果 经对比,两种方法在中段尿标本、粪便标本检验中差异显著,P<0.05;而在痰液样本、穿刺液标本、脑脊液标本检验中无差异,P>0.05。结论 在微生检验中,应用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验无明显的优势和不足,需要按照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检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微生物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微生限度检测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通则1105、1106,采用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比较研究,通过3次独立的平行验证,分别计算各试验菌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计数方法,并对其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采用平皿法试验细菌回收率为0、对霉菌及酵母菌总数高于70%,而薄膜过滤法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回收率在50~200%之间,大肠埃希菌(控制菌检查)适用性试验满足要求。结论:本品对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霉菌及酵母菌则无明显抑制作用,薄膜过滤法能有效地去除本品抑菌活性,因此,本品未选择平皿法,而采用了薄膜过滤法,该方法验证表明准确性、有效性及重现性较好,可用于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的微生限度计数和控制菌检测。

  • 标签: 微生物限度 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 验证 平皿法 薄膜过滤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对生活饮用水微生的检验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份至2023年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200份未经处理的水石生活饮用水样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100份为枯水期;100份为丰水期,分析两个时期的两种检验方式微生检出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在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大肠菌群和杂菌率无明显差异,p>0.05。多管发酵法大肠埃希菌和耐热大肠菌栓出率高于滤膜法,差异存在,p<0.05。结论:多管发酵法在生活饮用水微生检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大肠埃希望菌和耐热在肠菌群的检出率较高。

  • 标签: 多管发酵法 滤膜法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检验技术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在2022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尿路感染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各60例,常规检查组采用常规检查,微生检验技术组采用微生检验技术检查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对比有差异(P<0.05),微生检验技术优于常规检查,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当前针对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中,微生检验技术诊断技术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常规检查 尿路感染患者 诊断效果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板菌落计数法应用于食品微生检验的有效性。方法:某食品加工厂提供的样品共取样130份,均使用实验室综合法、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检验,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实验室检验不合格率14.62%(19/130),与平板计数法12.31%(16/130)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食品微生检验中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检验准确性良好,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测定结果。

  • 标签: 有效性 食品微生物检验 平板菌落计数法
  • 简介:摘要:随着微生组学研究的深入,儿科呼吸道微生组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本文旨在分析儿科呼吸道微生组的组成特征,并探讨其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呼吸道微生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微生群落结构与儿童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环境暴露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特定微生群落的失衡可能与儿童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期改善儿童的呼吸道健康和疾病管理。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微生物组 个性化治疗 微生物群落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微生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样本由研究者医院提供,共计400例住院患者,入院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0月。随机分组,抽签法。对照组不开展临床微生检验,观察组则依照临床微生检验结果进行用药。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合理用药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合理用药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中用药不良反应、并发症、健康认知、舒适度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微生检验可确保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合理用药 医院感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经皮肺活检(PTLB)组织病理、微生培养的作用。方法 我院收住院疑似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所有患者均常规微生培养、PTLB组织病理、PTLB微生培养检查,以PTLB微生培养为金标准,分析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分布,探究各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结果 PTLB微生培养结果,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占比21.00%,肺部感染性疾病占比79.00%,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真菌性肺炎、肺结核、细菌性肺炎或病原体不明性肺炎。常规微生培养、PTLB组织病理联合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灵敏度96.20%、诊断符合率95.00%、约登指数0.8668较单一方式高,联合诊断漏诊率3.80%较单一方式低(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误诊率同单一方式比较无差异(P>0.05)。PTLB组织病理肺癌检出率4.00%。结论 采用PTLB组织病理、常规微生培养联合鉴别肺部感染性疾病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出肺癌。

  • 标签: 经皮肺活检(PTLB) 肺部感染性疾病 组织病理 微生物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药学专业一直被认为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学科之一,而微生与免疫学课程则是药学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等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药学专业的教育体系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趋势。因此,对微生与免疫学课程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对于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微生与免疫学课程进行改革,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学人才。

  • 标签: 结合药学专业特色 微生物 免疫学 课程改革策略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