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养鸡专业户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鸡的细菌性疾病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已成为鸡场的常见多发病,给养鸡业造成不小的损失。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复杂,菌苗的免疫接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药物的防治是当前控制本病的主要手段。现在市场上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五花八门,

  • 标签: 鸡大肠杆菌病 鸡场 菌苗 细菌性疾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 养鸡专业户
  • 简介:<正>苯噻酰草(mefenacet2-(1,3-并噻唑-2-基氧-N-甲其乙酰替苯胺)是用于稻田的高效杀稗剂。50%苯噻酰草可湿性粉剂及与苄嘧磺隆复配的混剂已先后在日本、韩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注册登记,对解决稻田杂草的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底丹东市农药总厂完成了苯噻酰草的中试生产,50%苯噻酰草可湿性粉剂(除稗特)剂型加工及分析工作。为拓宽杀草谱,又开发出水稻田一次性除草剂——53%苯噻酰·苄可湿性粉剂(赛龙)。

  • 标签: 苯噻酰草胺 可湿性粉剂 稻田杂草 混剂 剂型加工 一次性除草剂
  • 简介:为评价呋虫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和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分别于2012和2013年在安徽、重庆和广西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呋虫在水稻糙米、稻壳和植株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经乙腈提取、Florisil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呋虫在糙米、稻壳和植株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5mg/kg。在0.05~2mg/kg添加水平下,呋虫的平均回收率在70%~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6.5%之间。呋虫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3~4.8d,距末次施药后7d糙米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53mg/kg,低于日本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2和8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呋虫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438~1.087μg/(kgbw·d),风险商值(RQ)为0.002~0.005,表明呋虫在糙米中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 标签: 呋虫胺 水稻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消解 风险评估
  • 简介:首次尝试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盐阳离子改性的有机膨润土(CTMAB-Bents)用作乙草的吸附剂和控制释放载体。结果表明,与原土(Na-Bent)相比,CTMAB-Bents对乙草的吸附能力提高3-5倍,且吸附能力与改性膨润土所用CTMAB量成正相关。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经验方程,相关系数R〉0.99,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乙草在水和有机膨润土间的分配作用。与Na-Bent相比,CTMAB-Bents可以显著抑制乙草的释放速率,对乙草的半数释放时间(t50)介于20CTMAB-Bent制剂的6.57h与100CTMAB-Bent制剂的19.0h之间,并随改性膨润土对乙草吸附能力的提高而延长。释放动力学曲线符合Ritger和Peppas方程,n值(0.429-0.618)接近Fickian扩散模型,说明乙草在有机膨润土中的释放主要受到扩散控制。

  • 标签: 乙草胺 除草剂 膨润土 控制释放
  • 简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检测灭蝇及其代谢物三聚氰在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子实体和覆土中的残留量,以及两者在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变化规律。样品经V(甲醇):V(水)=4:1混合溶液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HILIC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三聚氰-^13C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灭蝇和三聚氰的检出限均为0.001mg/kg。在0.02~1mg/kg添加水平下,灭蝇在双孢蘑菇子实体和覆土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6%~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5.3%;三聚氰在子实体和覆土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8%~103%,RSD为1.5%~2.4%。在有效成分为1、10、50和250mg/kg施药水平下,灭蝇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覆土中的平均半衰期为31.3d。在覆土中灭蝇会转化为三聚氰,第2潮蘑菇采摘结束后,覆土中灭蝇的转化率为8.58%~13.87%。在施药水平较高(50、250mg/kg)时,灭蝇和三聚氰在第1潮菇中的残留量高于在第2潮菇中的,其最高检出量灭蝇为2.36mg/kg,三聚氰为1.75mg/kg。综合考虑环境和产品安全,建议灭蝇的使用量不宜超过50mg/kg。

  • 标签: 同位素内标 灭蝇胺 三聚氰胺 双孢蘑菇 残留
  • 简介:组氨脱氢酶(HDH)是组氨酸生物合成过程中最后两步反应的催化酶.对组氨脱氢酶的结构、催化机理、组氨脱氢酶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 标签: 组氨醇脱氢酶抑制剂 组氨醇脱氢酶 除草剂 结构
  • 简介:对微波辅助提取花生红衣中白藜芦的工艺进行研究,从4种常用试剂中选择乙醇作为提取剂,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白藜芦的提取条件。确定花生红衣白藜芦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210s,微波功率480W,料液比为1:20,乙醇体积分数为70%,此条件的花生红衣白藜芦得率为0.038%。

  • 标签: 花生红衣 白藜芦醇 微波辅助提取
  • 简介:选用药膜法研究加入青葙甲醇提取物后,对苦参防治螺旋粉虱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入终浓度为5000mg/L青葙提取物后,苦参对螺旋粉虱成虫的毒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0.50mg/L、0.25mg/L、0.125mg/L的苦参校正死亡率分别从89.15%、74.67%和52.97%提高到100%、100%和96.5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苦参使用浓度从0.25mg/L降低至0.125mg/L后,加入终浓度5000mg/L的青葙甲醇提取物,处理后5d的平均虫口减退率从77.80%提高到90.44%。

  • 标签: 青葙提取物 苦参碱 螺旋粉虱 生物活性 增效
  • 简介: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温度变化对长春花生物代谢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将60d龄长春花放在温箱内在30℃和40℃下培养,测定短期(小时)温度变化对长春花生物代谢的影响,在20℃、25℃和35℃温度下培养,测定长期(天)温度变化的影响。在短期的40℃胁迫过程中,文朵灵、长春质和长春含量均有显著提高,但经6h处理后文朵灵和长春质恢复至30℃培养条件下长春花的水平。40℃高温处理2小时后,长春花根部的长春质含量提高了近40%。较长时间的高温胁迫可以持续促进文朵灵和长春质的含量,且20℃下含量高于25℃条件下,35℃条件下积累的含量最高。对于较长时间的长春,培养的温度越高其含量出现的峰值越早,之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而长春新在长时间处理过程中持续获得积累,并在35℃条件下积累的水平最高,到16天时其含量达到了0.027mg·g-1。这些结果表明,高温有利于长春花生物的积累,同时这种积累特点也与处理时间紧密相关。

  • 标签: 长春花 温度 处理时间 生物碱
  • 简介:目的了解培养条件对平贝母愈伤组织生长和总生物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光暗培养、氮源比例、碳源种类、蔗糖浓度、磷酸盐浓度作为影响因子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结果光培养条件、NH4+∶NO3-=1∶1、蔗糖4%、磷酸盐浓度1.5mmol·L-1时,平贝母愈伤组织生长较快、总生物积累较多,结论培养条件对平贝母愈伤组织生长和总生物积累均有影响.

  • 标签: 培养条件 平贝母 愈伤组织 生物碱
  • 简介:本文对蚕业生产上常用的消毒剂一漂白粉,在消毒各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地阐述,指出使用漂白粉消毒时,必须根据其特性及消毒时的具体情况,做到科学使用、严格操作、方法得当,方可彻底杀灭病原体,达到消毒的目的。

  • 标签: 养蚕生产 漂白粉 消毒 关键问题 科学方法
  • 简介:以除草剂丁草、巯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丁草半抗原,用氢核磁共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方法进行鉴定;通过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丁草人工抗原,用紫外扫描法鉴定;免疫动物后,间接竞争ELISA检测鉴定抗体.结果表明,巯基丙酸与丁草连接生成半抗原,半抗原被连接到载体蛋白上,抗血清能被丁草阻断,丁草人工抗原合成成功,获得了抗丁草多克隆抗体.

  • 标签: 丁草胺 半抗原 人工抗原 合成 抗体
  • 简介:为科学评价除草剂三唑酰草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唑酰草在吉林黑土、江西红土和安徽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唑酰草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三唑酰草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6.5、106和91.4d;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06、130和127d;水稻田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62、219和188d。研究表明,三唑酰草在水稻田厌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明显慢于其他2种试验条件下。

  • 标签: 三唑酰草胺 土壤 降解 三唑啉酮类除草剂 风险评估 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