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电针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对照组口服晶珠前列癃闭通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ProstateSymptom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ofLifeIndex,QLI)、最大尿流率(MaximumFlowRate,Qmax)、残余尿量(ResidualUrineVolume,RU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QLI评分、Qmax、RU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I-PSS、QLI评分和Qmax及RUV,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电针 针刺疗法 前列腺增生 癃闭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艾灸三阴交穴对分娩宫缩痛的影响,同时评价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方法:选取单胎头位初产妇17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59例)、安慰组(57例)、空白组(58例)。宫口开大3cm时观察组艾灸三阴交、安慰组艾灸非穴点各30min,空白组行常规产程护理,比较3组产妇宫缩痛及母婴安全性差异。结果:①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观察组灸后15min、30minVAS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安慰组与空白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灸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其他两组降低明显(均P〈0.05);②宫缩痛评级比较,艾灸30min,观察组分娩镇痛有效率为69.5%(41/59),高于安慰组、空白组的45.6%(26/57)、43.1%(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产后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安慰组和空白组(均P〈0.05);④新生儿Apga评分,观察组和安慰组高于空白组(均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穴能减轻宫缩痛,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的非药物镇痛方法。

  • 标签: 分娩痛 艾灸穴 三阴交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的76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伤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 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 胆结石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82-01
  • 简介:摘要目的随机对照研究穴位注射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三组患者均采用了基础的康复训练治疗,此外,观察组还实施了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Rivermead量表。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MSE较治疗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26.12±4.95)较对照组1、2要高,且差异十分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oCA积分均较治疗要高,且组内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ivermead量表的结果如何。此外,观察组的MoCA积分(22.12±3.77)明显优于对照组1、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认知功能均优于治疗,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1、2治疗各项认知功能指标不具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1、2,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穴位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较好地改善了患者患病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注射 卒中后认知障碍 康复治疗 MMSE MOCA
  • 简介:目的:探讨预置输尿管导管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价值。方法:60例需要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连续性住院患者,随机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止痛剂用量、输尿管损伤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试验组无输尿管损伤,对照组输尿管损伤1例(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止痛剂用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置输尿管导管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术中输尿管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节省手术时间,可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尤其是有盆腔黏连手术的常规术前准备项目。

  • 标签: 宫颈癌 卵巢癌 腹腔镜 输尿管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予胆结石患者行双镜联合与开腹手术治疗,分组探究临床疗效。方法选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双镜组,每组34例,分别开展双镜联合治疗、开腹手术治疗,将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GLQI)。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水平相近(P>0.05),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GLQI评分上,双镜组较开腹组具显著优势(P<0.05)。结论予胆结石患者行双镜联合手术治疗,未增加手术用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周期,并提升生活质量,临床优势显著。

  • 标签: 胆结石 双镜联合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直肠癌术后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康复的效果。方法收集直肠癌手术患者共13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后早期即开始咀嚼口香糖,将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5%,χ2=10.263,P=0.001。结论在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咀嚼口香糖能够显著促进患者胃肠康复,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癌 手术治疗 口香糖 术后咀嚼 胃肠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微创给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和传统插管-给药-拔管(intubate surfactant extubate,INSURE)技术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胎龄≤32周、需应用PS的RDS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LISA组和INSURE组,对比两组应用呼吸机或鼻导管吸氧的时间、给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首次PS治疗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共纳入67例,LISA组34例,INSURE组33例,两组患儿生后72 h内机械通气率、吸氧时间、肺出血或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4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室旁白质软化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应用无创呼吸机时间长于INSURE组[(10.5±8.7) d比(7.1±2.6)d], PS反流率高于INSURE组[41.2%(14/34)比18.2%(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A技术和INSURE技术治疗胎龄≤32周RDS早产儿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LISA技术发生PS反流的风险相对较高,撤离呼吸机时间相对较晚。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剂 LISA技术 INSURE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腹腔镜技能培训中采用分层递进培养模式与传统集中式培训模式的随机对照研究,探究腹腔镜技能培训中更有效、更利于学员能力提升的培训模式。方法:纳入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乐山基地2016年7月-2020年1月的6期共84名学员腹腔镜培训数据。实验组42名学员,采取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对照组42名学员,将从学员报名库中随机招收的学员进行统一培训。考核采用Simbionix内置,考核系统自动打分,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在学员满意度、培训后手眼协调考核成绩、培训后剪圆圈考核成绩、培训后缝合打结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层递进,腹腔镜,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0.1月—2022.3月;对象来源:我院高脂血症患者9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组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利用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各项数据较高(P

  • 标签:   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 高脂血症 血脂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展开临床差异性治疗分析,了解左西替利嗪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与常规治疗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共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针对鼻炎状态进行饮食控制以及生活环境控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使用左西替利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鼻炎症状缓解程度,了解药物使用效果。结果采用左西替利嗪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患者治疗程度更倾向于显效。结论对于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采用左西替利嗪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鼻炎不适症状,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康复且不存在病情反复情况。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左西替利嗪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苄西林联合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进行开放临场试验,进行细菌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236例细菌性感染患者,其中190例按照病种随机配对分成两组,每组95例,对照组患者行以氨苄西林治疗,观察组行以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其余46例患者进行临床开放试验,同样行以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对比分析氨苄西林/舒巴坦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开放临床试验中,临床有效率为91.30%,细菌清除率为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结论氨苄西林/舒巴坦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解决β-内酰胺酶耐药的细菌性感染问题,值得被推广使用。

  • 标签: 氨苄西林/舒巴坦 细菌性感染 开放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如何提高适应性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成为目前的关注热点。使用适应性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报告规范(adaptive designs CONSORT Extension,ACE)在CONSORT 2010声明基础上进行了针对适应性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的拓展,为规范适应性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提供了指导。本文将重点对ACE拓展和新增的条目进行解读,同时结合实例说明ACE条目清单在实际中的应用。

  • 标签: 适应性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 报告规范 条目清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共11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口服德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胃炎清胶囊治疗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6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后痊愈11例,总有效率75.54%;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后痊愈43例,总有效率96.36%,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时,可以采用中药胃炎清胶囊治疗后,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中药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胃炎 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100个/μl≤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300个/μl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LABA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随访的172例中重度COPD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吸入LAMA+LABA组88例及吸入ICS+LABA组84例,随访26周,对比患者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谷值变化、变化期呼吸困难指数评分、COPD评估测试评分及急性加重情况。结果治疗26周后,与ICS+LABA组相比,LAMA+LABA组患者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谷值[(1.87±0.75) L比(1.66±0.60) L]增加(t=1.98,P=0.049);患者变化期呼吸困难指数评分[(1.94±0.26)比(0.82±0.17)]改善(t=32.98,P<0.001);患者COPD评估测试评分[(10.3±4.7)分比(16.5±5.2)分]下降(t=8.21,P<0.001)。2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在肺炎发生率、重度急性加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嗜酸粒细胞计数100~300个/μl的中重度COPD患者,LAMA+LABA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更显著,安全方面无差异,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肺功能 COPD评估测试 变化期呼吸困难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