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凝血在前置胎盘剥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治疗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施术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患者46例,其中把运用凝血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分为实验组23例,把没有运用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共23例,试验组中手术采用肾上腺素稀释液喷洒出血面后,在患者出血的部位快速的敷上放置了凝血的明胶海棉,随后加上热盐水垫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宫腔填塞纱布条止血。手术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出血量、出血时间、术后病率和止血效果的检查,得出实验结果。结果运用凝血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小组出血时间为(28.5±8.12)S,平均出血量为(76±9.65)ml,止血效果100.0%,术后病率为31.5%。未运用凝血治疗前置胎盘剥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小组,出血时间为(75.61±13.85)S,平均出血量为(165±39)ml,止血效果77.7%,术后病率28.5%。两组的出血时间、出血量、止血效果、术后病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大出血的手术中,凝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治愈效果,是值得临床使用的药物,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凝血酶 前置胎盘剥宫产术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残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单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61%和92.68%,复发率分别为17.07%和2.44%,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2%和12.2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残胃出血采用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残胃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指在高血压情况下所发生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并且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患病率三高。一般认为脑出血后损伤主要为血肿占位效应,但经过临床上予以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效果较差,尤其无法改善远期神经功能损伤。脑出血病理机制包括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损伤后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等所致的局部脑血流量改变、血肿周围半暗带形成、颅内高压及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等1。近年来研究发现凝血对神经组织有损伤作用,并且通过使用凝血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凝血作用及其对远期神经损伤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有效地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已将凝血在脑出血病中的作用作为研究重点,本文将把凝血在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能更加系统的了解凝血在HICH后对神经组织的损伤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凝血酶 神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采用凝血联合奥美拉唑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阶段内我院接治的大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选90名患者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联合用药法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比较,治疗组患者经治疗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效率(80.0%);治疗组患者经治疗不良反应得到明显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2.2%)显著低于常规组(8.9%)。两组不良反应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奥美拉唑 凝血酶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为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治疗时联合使用奥美拉唑与凝血的药物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2月5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对2011年11月以前治疗的30例病例给予奥美拉唑,将其归为常用组,对此时期以后治疗的28例病例给予奥美拉唑和凝血,将其归为分析组,比较用药疗效、止血耗时和用药反应。结果常用组的收效占比为86.7%(26/30),有效占比为56.7%(17/30),显效占比30.0%(9/30),分析组的收效占比为96.4%(27/28),有效占比为39.3%(11/28),显效占比57.1%(16/28),分析组用药疗效较常用组高(P<0.05);分析组的止血耗时较常用组短(P<0.05);分析组1例病例(3.6%)出现轻微的肠胃不适,自行缓解。结论在为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治疗时联合使用奥美拉唑与凝血是一种安全疗法,疗效显著无严重用药不适。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奥美拉唑凝血酶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 分析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于

  • 标签:
  • 简介:目的:根据血栓的形成机制,对凝血的直接抑制而成为对抗静脉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一线抉择,受到临床和患者的关注。本文总结直接凝血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在大量临床研究中,直接凝血抑制剂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相对华法林而言,其更特异地抑制血栓的形成,抗凝作用快,抗凝效果与剂量有良好的相关性,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无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标志一个新颖抗凝治疗里程的开始。

  • 标签: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静脉血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抗凝血Ⅲ(AT-Ⅲ)活性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的7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症33例;稳定性心绞痛3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AT-Ⅲ活性水平。结果三组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6.79,P=0.000);两两比较,急性冠脉综合症组显著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4)。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T-Ⅲ活性水平明显降低,检测AT-Ⅲ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有益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冠心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凝血治疗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指引下注射小剂量凝血法。结果5例假性动脉瘤全部治疗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安全、耐受性好、疗效高、费用低廉、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未见明显副作用等优点,是治疗股动脉PSA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介入 超声引导 凝血酶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76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讨样本,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8名。参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试验组予以凝血联合奥美拉唑。将两种方法的临床使用情况展开对比,并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出血量、止血时间较参照组明显好转。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出血效果。方法 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开展研究,将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胃出血患者以计算机分组法,对照组(42例)实施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3例)结合凝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胃出血 凝血酶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分为两组,单纯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凝血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疗效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抽调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24h内、48h内、72h内的止血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凝血联合奥美拉唑用药治疗,止血效果显著,应用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深远。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消化道出血行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入组我院5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双盲法分组,各26例,2组患者均实施奥曲肽治疗,实验组患者增加凝血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5%、血红蛋白均显著更高,止血时间、输血量、治疗后Blatchford评分、治疗后Cor、治疗后IL-6、治疗后TNF-α均显著更低,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前Blatchford评分、Cor、IL-6、TNF-α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行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急性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凝血酶 效果
  • 简介:凝血阳性率与GOS评分Spearman相关系数(rs 4)=-0.800(P<0.05),凝血阳性率与ICP(1天)Spearman相关系数(rs 1)=0.640 (P<0.05),结果 凝血在35例脑出血病人脑组织标本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 标签: 凝血酶含量 含量颅内压 脑出血脑组织
  • 简介:摘要凝血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作用途径定义了一种介于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及炎症的新的分子联系。它是一种能被凝血凝血-凝血调节蛋白及纤溶酶激活的血浆酶原。活化的凝血激活的纤溶抑制物能够通过去除羧基端赖氨酸残基减弱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降解。另外TAFIa通过下调细胞周围的纤维蛋白酶原的活化,灭活炎症缓激肽及过敏毒素C5a、C3a参与炎症反应。近年来针对TAFI的研究发现,该因子在血栓、心脑血管疾病及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一定角色,笔者就该因子及相关疾病作以下综述。

  • 标签: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 血栓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炎症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随机数字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1例。观察组给予凝血、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单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止血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经凝血、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直接凝血抑制剂(directthrombininhibitor,DTI)是一组不需要辅助因子参与而直接抑制凝血活性的多肽,它不仅有抗凝血功能,还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其他抗凝药相比,其药理作用及药动学特点更优越,尤其在心血管疾病中有良好的用途。现就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血小板 药理作用 生物学活性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素对T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凝血(T)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以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的方法观察T及葛根素对VSMC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结果T对VSMC有明显促增殖作用,促增殖效应在24小时末达峰,且T浓度在0.1U/L~1.0U/L之间有剂量依赖关系;葛根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诱导的细胞增殖与DNA合成.结论葛根素能抑制T诱导的VSMC增殖.

  • 标签: 葛根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