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普通管理和规范管理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就诊及慢病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名,随机分为普通管理组和规范管理组各75名,普通管理组就诊时给予测量血压、进行健康教育、调整药物;规范管理组根据患者的血压是否控制达标和危险分层主动与患者进行随访,包括测量血压、控制体重和腰围、生活方式管理、健康教育、调整药物治疗等。观察治疗1年。结果:普通管理组中血压达标率30.1%,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率45%;规范管理组中血压达标率71.8%,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控制达标率76%,明显高于普通管理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明显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和血脂达标率,有利于减少心脑肾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规范管理 血压达标率 血脂达标率
  • 简介:摘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受损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大而使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影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前者使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可行性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原发性输尿管癌 围术期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53例71个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析了这些患者的CT诊断结果和特点。结果:53例71个原发肿瘤患者中有64例瘤体边缘存在不规则或者呈分叶状,7个轮廓完整光滑;71个原发性肿瘤中肿瘤囊性有33个,混合型有31个,瘤体内有斑片状及点状或者钙化的有6例。结论:利用CT能够准确的现实卵巢肿瘤,并且清楚的显示肿瘤周围的外侵、转移情况,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但是其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工作中高度重视。

  • 标签: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 CT诊断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肝脏恶性肿瘤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死亡病因之一。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SIRT)作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局部微创治疗手段,其疗效及安全性已被近20年来的临床应用所证实,并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等国际指南推荐用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局部治疗。鉴于90Y-SIRT操作的复杂性,需要多学科协作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核医学专家委员会联合北京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组织了来自肿瘤外科、介入科、核医学科等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商讨形成90Y-SIRT的临床诊治、管理共识,具体涉及定义、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流程、术后随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辐射安全管理等内容。特此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以助各单位建立90Y-SIRT的规范化管理与治疗制度。

  • 标签: 肝肿瘤 钇-90 微球 选择性内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杭州市大江东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59例为良性肝病组,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三组受检者AFP-L3、AFU水平,比较其单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及其与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L3、AFU水平分别为(30.15±2.92)%、(71.62±3.02)U/L,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的(6.28±0.82)%、(15.07±2.14)U/L和对照组的(2.78±0.61)%、(8.55±1.2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74.744,F2=45.492,均P<0.05);良性肝病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7.751,F2=21.415,均P<0.05)。原发性肝癌组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85%,AFP-L3检测阳性率为76.92%,AFU检测阳性率为84.62%,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χ2=7.372,P<0.05);原发性肝癌组AFP-L3检测、AFU检测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8.959,χ22=110.483,χ23=139.423,均P<0.05);良性肝病组AFP-L3检测、AFU检测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68,χ22=18.632,χ23=12.252,均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L3和AFU水平与肿瘤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655,t2=1.522,均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TNM分期以及是否有癌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265,t1=27.936,t1=31.834;t2=22.467,t2=21.599,t2=28.478,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L3、AFU水平显著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对指导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肿瘤 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异质体3 甲胎蛋白异质体 甲胎蛋白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对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6例行介入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分别应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6.97%)高于对照组(78.79%),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行介入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其治疗依从性,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医疗开支。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放射治疗在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20年10月本院70例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TACE术治疗,观察组实施TACE术联合放疗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ST、ALT、TBIL、VEGF和EC方面,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癌栓 放射治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同层动态扫描癌灶强化峰值(PV)、强化比值(CER)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微血管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低分化组、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每组36例。三组患者均于术前接受MSCT同层动态扫描。计算PV和CER,并取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肿瘤组织微血管数。比较三组患者的PV、CER和肿瘤组织微血管数。分析PV、CER与肿瘤组织微血管数的关系。结果PV、CER和肿瘤组织微血管数在低分化组中最高,其次是中分化组,在高分化组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MSCT同层动态扫描PV、CER与肿瘤组织微血管数呈正相关(r>0,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的MSCT同层动态扫描PV、CER与肿瘤组织微血管数呈正相关。

  • 标签: 肝癌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癌灶强化峰值 癌灶强化比值 肿瘤组织微血管数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M3S护理管理模式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微生态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5例,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1M3S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术后护理。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4人作为健康组。收集3组对象一般资料,测定血清内毒素(ET)、ALT和AST水平。收集粪便标本,采用16S rDNA测序法分析粪便菌群结构和组间物种相对丰度,并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门水平上,3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介入手术后对照组ET、ALT和AST水平为(9.67±2.12) ng/L、(53.24±8.47) U/L、(55.48±8.15) U/L,观察组为(4.36±2.15) ng/L、(45.31±8.36) U/L、(47.25±8.21) U/L,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为13.328、5.052、5.392,P<0.05);介入手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百分比增加(t值为16.426,P<0.01),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百分比降低(t值为8.462,P<0.001),毛螺菌科相对丰度百分比增加(t值为4.527,P<0.01)。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细菌构成,导致变形菌门、毛螺菌科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增加,1M3S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降低体内内毒素水平、改善肝功能,还可减轻因介入手术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衡。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1M3S护理管理模式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M3S护理管理模式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微生态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5例,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1M3S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术后护理。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4人作为健康组。收集3组对象一般资料,测定血清内毒素(ET)、ALT和AST水平。收集粪便标本,采用16S rDNA测序法分析粪便菌群结构和组间物种相对丰度,并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门水平上,3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介入手术后对照组ET、ALT和AST水平为(9.67±2.12) ng/L、(53.24±8.47) U/L、(55.48±8.15) U/L,观察组为(4.36±2.15) ng/L、(45.31±8.36) U/L、(47.25±8.21) U/L,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为13.328、5.052、5.392,P<0.05);介入手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百分比增加(t值为16.426,P<0.01),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百分比降低(t值为8.462,P<0.001),毛螺菌科相对丰度百分比增加(t值为4.527,P<0.01)。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细菌构成,导致变形菌门、毛螺菌科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增加,1M3S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降低体内内毒素水平、改善肝功能,还可减轻因介入手术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衡。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1M3S护理管理模式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针对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单位(PDC-E2)免疫耐受性的丧失是PBC发病的根源。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特有的免疫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PBC发病的积极参与者。近年来,PBC的检出率逐年提高,但临床上仍未改变熊去氧胆酸单一用药的格局,深入了解PBC的免疫发病机制将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免疫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脏小胆管为主要靶器官的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在我国PBC并非罕见,但PBC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仍待提升,为进一步规范我国PB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及指南的基础上,撰写了本规范,旨在提高临床医生认识PBC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的水平,以期对其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和科学的随访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主要由单基因变异造成免疫分子、免疫细胞数量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一类疾病。每一种PID发病率较低,掌握这些疾病对普通儿科医生较为困难。因此介绍相对较常见的4种PID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原则,以协助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PACC)的CT及MR特征表现,提高对PACC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PACC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其中12例行CT检查,7例行MR检查,4例同时行CT与MR检查。结果15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5例位于左侧,10例位于右侧。肿瘤最大径4.4~15.1(8.9±3.3)cm,形态规则呈椭圆形6例,形态不规则9例。CT表现:平扫密度均匀1例,因出血、坏死和含脂而密度不均11例,CT值范围28.8~62.0(39.2±8.5)HU;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7例,中度强化4例,CT值范围32.7~83.4(52.5±14.4)HU;静脉期CT值范围43.4~86.4(61.1±15.0)HU,11例呈渐进性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MR表现: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弥散受限,增强后均轻中度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1例。15例患者瘤内见血管影14例,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和转移者共3例。结论PACC好发于单侧,瘤体较大,多伴囊变、出血及瘤内血管影,增强后轻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

  • 标签: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