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德国的应用科技学作为德国经济发展的助力器一直广为研究,而经过多年发展,应用科技学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逐渐成熟,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德国应用科技学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扶持,本文着重研究和分析近年来德国针对和涉及应用科技学发展的诸多政策,如:"应用科技学科研助力"方案;"经由教育之路,再登高峰"一揽子教育资助计划中的"女教授计划"、"开放的高校"、"改善教育质量公约"和"高校公约2020"等;找到这些扶持政策和措施的相互关系和特点,来分析应用科技学在这些政策推动下的发展轨迹。

  • 标签: 国家政策 扶持 应用科技大学 德国
  • 简介:化学与化工学院成立于2008年,其前身为1994年组建的新材料工程系,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89年组建的西安矿业学院矿产研究所和1958年组建的西安矿业学院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学院现教职员工80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20名,高职比50%;有博士36名,硕士18名,有硕、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6.4%、在校生人数1200余人。

  • 标签: 西安矿业学院 大学化学 工学院 科技 博士学历 2008年
  • 简介:本文介绍了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学的教授岗位聘用、校企合作、学校科研项目及新专业产生过程等四个方面的交流经验,希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能有所指导和借鉴。

  • 标签: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 简介: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光伏农业科技棚电站的组成、种类及发电特性,提出采用国内光伏电站未运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保证电站及农业种植的安全稳定。

  • 标签: 农业科技大棚 光伏电站 自动化控制系统
  • 简介:2004香港大专普通话辩论大赛全部站求.决赛中香港科技学击败了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冠军,香港中文大学获得亚军,

  • 标签: 大专普通话 大学折桂 普通话辩论赛
  • 简介:王衡.1950年生.小学文化.山西省万荣县光华镇王胡村农民,现为山西建华化工厂厂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5年3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王衡和众多的院士.科技人员一起站在了中国科技的最高领奖台上。他发明的“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获得7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据悉.北京地铁隧道工程中就使用了王衡的新发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王衡是本届大会惟一一名农民获奖者。而促使他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动力正是他是一个农民。获奖之后.

  • 标签: 农民 国家科技 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4年度 1950年 高级工程师
  • 简介:台湾的技职教育系统相当完善。通过对比两岸的两所特色鲜明的高校专业设置特点,并以电气类专业课程设置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比较了两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的异同之处,大胆借鉴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对我校的转型发展添砖加瓦。

  • 标签: 台湾 云林科技 专业 课程设置
  • 简介:中国科技学少年班是我国教育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是全国超常少年向往的地方。她的创办是我国高教史上的一项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育实验。少年班创办20年来,办学成绩斐然,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怀与肯定。20年的办学实践,显示了她旺盛的生命力和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国科大少年班自1978年3月创办至今,已招收22期共806名少年大学生,入学平均年龄不足15周

  • 标签: 少年班 中国科技大学 二十年 少年大学生 改革与创新 办学实践
  • 简介:加强院校合作设立中国科技学高等研究院校长办公室(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1958年创办以来,坚持走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得以迅速成长。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教育、科研两个中心,实施科研与教育一体化政策,在高层...

  • 标签: 院校合作 校长办公室 办学方针 中国科大 高层次人才培养 研究中心
  • 简介:<正>对于3D打印技术,国外已经在日常生活、建筑、文化创意、医疗器械、模具个性化定制等领域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而我国则在航空航天方面探索得更为深入,现在已经可以制造飞机、飞船、卫星等航天仪器上比较难成形的零件。

  • 标签: 个性化定制 航空航天 医疗器械 三维测量 砂芯 金属粉末
  • 简介:华中科技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6个系、2个研究中心、1个研究所,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拥有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开放实验室和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309人,其中教师226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41人、教授67人、副教授83人。

  • 标签: 华中科技大学 工程学院 机械科学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简介:摘要: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较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它的前提是以学生为中心,并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是设计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教师厘清并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专家思维等。本文对于初中信息科技单元教学设计进行探究,旨在优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标签: 初中信息科技 大单元 设计 课堂实践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对小学信息科技单元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 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即由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理解、能力的发展, 由碎片化的知识状态转向清晰的学科大概念的形成。但通过教研活动笔者发现,信息科技教师对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能够熟知, 可对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们普遍表现得比较茫然。

  • 标签: 核心素养 小学信息科技 大单元课堂教学 策略
  • 简介:摘 要:信息科技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掌握信息科技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信息科技是一门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学科,然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有限,如何让他们理解信息科技,如何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很好地掌握信息科技概念对于教师而言却是一个挑战。因此,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和知识,更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运用这些技能和知识创造新事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概念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小学信息科技  信息科技 大概念教学
  • 简介:摘要: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信息科技学科被赋予重大使命,即培养科学精神和核心素养,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深度教学作为一种导向素养的教学变革,强调学生的发展,可以改变信息科技课堂的“三表”现象,提升学习的内在品质与深度。大问题教学模式也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基于深度教学的初中信息科技问题教学模式,旨在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核心素养,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

  • 标签: 深度教学 初中信息科技 大问题教学
  • 简介:摘要:初中信息科技是新课标中的重要学科,对学生在信息时代获得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初中信息科技教材,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以新课标理念为导向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和价值。

  • 标签: 新课标,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实践,有效性,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面临着从传统教学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转型的挑战。结合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现状,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科技单元教学设计,以期在信息科技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标签: 核心素养 初中信息科技 大单元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推动下,在信息科技课程实施大单元教学法已经成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知识、促进其分析整合能力提升以及熟练运用信息科技的课程。初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育,使学生能够在信息科技课程中获得新的价值导向,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真正体现学以致用。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策略进行探究,仅供借鉴。

  • 标签: 新课标 初中 信息科技 大单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