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三甲医院住院慢性病患者赋权水平及其与社会人口学资料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对成都市 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 594名住院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赋权总分最低分为 18分,最高分为 39分,平均为 33.13±4.717;对健康教育的遵循度( β=0.354, t=12.648, P<0.05)、文化程度( β=0.275, t=7.096, P<0.05)、陪护类型( β=-0.198, t=5.764, P<0.05)以及年龄( β=-0.197, t=4.679, P<0.05)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对患者赋权水平有影响,上述 4个变量对患者赋权水平的解释度达到 67.8%( R2=0.678)。 结论: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慢性病患者的赋权处于较低水平; 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与其赋权水平存在相关性,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重视,并且基于不同社会背景,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 标签: 慢性病 赋权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对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方法选定2017年9月到2019年4月本院收诊的102例卵巢囊肿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51例与对照组(传统开腹术)51例,比较2组雌二醇、住院时间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雌二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可有效减少卵巢囊肿患者住院时间,改善其性激素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住院时间 卵巢囊肿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考察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康复结果分别是100.00%、100.00%以及92.11%,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盆腔炎的认知程度,也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该种护理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使用的。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盆腔炎住院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儿科住院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及用药合理性的回顾分析。方法:在 2018年 6月到 2020年 5月开展研究,并以我院 儿科住院患儿200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 基于不同的管理措施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不采取关于抗生素的用药管理措施。实验组基于抗生素的使用采取针对性管理。基于住院期间涉及到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合理性对比。结果:实验组的用药合理性明显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基于儿科住院期间做好相应的抗生素管理措施显得格外重要,抗生素滥用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降低不合理抗生素用药风险,提高用药合理性,值得普及。

  • 标签: 儿科病房 抗生素 使用情况 合理性
  • 简介:[摘要 ]目的: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其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78例分成参考组( n=39)和试验组( n=39),予以所有患者病情观察、生活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同时予以试验组患者康复护理。结果:干预后两组家庭内活动减少及婚姻职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其他各维度评分及 SDS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促进其社会功能改善。

  • 标签: 康复护理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加护治疗时间、住院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评估护理 老年患者 冠心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头孢类抗生素使用过程中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合理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成不良反应组51例和未发生不良反应组49例,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性。结果:不良反应组联合用药率、用药不对症率及输液速度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用药不对症现象及输液速度过快是头孢类抗生素使用过程中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故需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引起重视。

  • 标签: 患者 头孢类抗生素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率和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研究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经过认知干预护理后康复知识、疾病知识掌握率和不良生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分数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增加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在实际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2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精神病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41常规护理)、观察组(n=41系统康复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护理前后相关分值。结果:精神病患者护理前相关分值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精神病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精神病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分值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长期住院 精神病 系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部分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从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完成分析。使用对比分析方法,从而更好地更好地体现出临床效果。以研究组和参照组为本研究小组名称,依据负面情绪评价结果,分别将44例患者有负性情绪和36例无负性情绪的患者分入2组,分别使用常规治疗;在此期间统计影响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并记录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84.09%(37/44)比94.44%(34/36)}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以上数据后者有明显的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91%(7/44)比5.56%(2/36)}是研究组和参照组并发症比较结果,以上数据(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结果分析得知,睡眠、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和经济条件是影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临床中对负性情绪患者的治疗结果发现,效果较无负性情绪患者偏低、并发症偏高,基于此需要临床中加强心理护理的实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负性情绪 影响因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对最终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分析回顾本院在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接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信息,在获得家属同意后将其中200例纳入研究作为实验对象。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由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父亲情绪状况进行评估,按要求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患者存在明显负性情绪,实验组内患者的个体状况良好,情绪状况良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SF-36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在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两组的治疗效果相比,实验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负性情绪时,医务人员需要予以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管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情绪管理能够使治疗工作更为顺利的进行,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负性情绪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出院后30天再住院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6-2021.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记录全部患者出院后院外治疗依从性、心率、血压、血糖、血脂、吸烟、体重、饮食及运动等情况。统计出院后30天再住院患者,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50例患者30天再住院患者48例,再住院率为32.00%(48/150)。再住院组与未住院组年龄、性别、出院时心功能、血脂、血压、血糖、体质指数等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定期随诊、吸烟、遵医嘱服药、健康饮食、有氧运动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30天的再住院率较高,导致患者再住院的主要因素包括治疗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服药、未戒烟、饮食不合理等,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再住院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30天再住院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管理对住院老年患者夜间防跌倒自我管理认知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住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共计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多模式管理的护理模式。住院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跌倒预防知-信-行、跌倒自我效能、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跌倒预防知-信-行、跌倒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管理对住院可以改善老年患者对于跌倒预防的知识掌握情况,提升预防跌倒的信念,并且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夜间跌倒发生率。

  • 标签: 多模式管理 住院老年患者 跌倒预防 自我管理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使用认知行为干预对态度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例以护理差异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态度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态度与心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期间可以促使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知识,将患者产生的一系列不良行为及时改善,进而有效缓解患者所产生的抑郁、焦虑情绪。

  • 标签: 冠心病 认知行为干预 态度评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DVT基本预防措施执行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科室住院患者DVT基本预防措施执行未落实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予以实施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我科住院患者DVT基本预防措施执行率由改善前的85.3%上升为改善后的93.9%。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住院患者DVT基本预防措施的执行率,提高了组员综合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深静脉血栓 基本预防
  • 简介: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带动了我国各行业领域的进步。近年来,随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推进,提升培训质量成为核心问题。绩效考评是一种重要管理手段,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确立绩效考评管理构架、设立绩效考评评价细则、构建绩效考评模式3方面健全“临床科室-带教老师-住培学员”的多元多维绩效考评体系,将临床科室、带教老师、住培学员的住培工作纳入绩效考评,提升住培考评在绩效考评中的比重,加强住培师资队伍的教学责任感与积极性,激励住培学员的培训热情,达到提升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目标。

  • 标签: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绩效考评体系 信息化管理 网络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治疗中,采用胃镜+凝血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医院收治的UG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用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凝血酶治疗,对比治疗结局。结果:PT、APTT水平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较短的为观察组(P<0.05);PLT、FIB水平治疗前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较高的为观察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止血时间:(2.15±0.20)d、(1.02±0.10)d(t=30.321,P=0.000);住院时间:(7.56±0.50)d、(5.23±0.50)d(t=19.771,P=0.000),止血、住院时间观察组均较短。结论:在UGH患者中用胃镜+凝血酶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 6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老年综合评估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 21( 70%)例,满意 7( 23.33%)例,不满意 1( 3.33%)例,总有效率为 93.33%( 28/3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 13( 43.33%)例,满意 7( 23.33%)例,不满意 10( 33.33%)例,总有效率为 66.67%( 20/3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入住 CCU 时间为( 2.56±1.63)天,住院时间为( 11.29±3.94)天,住院费用为( 4168.6±215.1)小时,对照组患者的入住 CCU 时间为( 3.43±1.86)天,住院时间为( 15.20±5.66)天,住院费用为( 4489.3±226.2)小时,观察组患者的入住 CCU 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中有 1 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有 2 例出现心律失常,有 1 例出现心力衰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3.33%;对照组患者中有 2 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有 2 例出现心律失常,有 2 例出现心力衰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2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了入住 CCU、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 老年冠心病患 住院康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