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反复呼吸感染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部做微量元素锌检测的6月至3岁856例婴幼儿,采手指尖血检测微量元素锌的含量,其中,微量元素锌含量低于正常值527例,高于正常值329例,并同时对439例微量元素锌低于正常且反复发生呼吸感染的婴幼儿进行随访一年,观察反复呼吸感染婴幼儿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的关系。结果反复呼吸感染婴幼儿血液中微量元素锌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婴幼儿,补充葡萄糖酸锌三至六个月后并给予饮食干预,比较治疗前后呼吸感染次数的变化,再次检查血液中微量元素锌含量均明显增加,呼吸感染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微量元素锌缺乏易造成婴幼儿反复呼吸感染。

  • 标签: 婴幼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感染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6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呼吸反复感染患儿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性。结果经1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喘息、咳嗽、湿罗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呼吸感染患儿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可快速缓解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生殖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3月在本院接收孕妇中出现出现胎膜早破现象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分娩未出现出现胎膜早破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分别进行生殖病原微生物检测,比较两组孕妇生殖感染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结果两组孕妇在给予生殖病原微生物检测后,研究组孕妇产生细菌性阴道病(BV)病原菌、支原体、念珠菌及衣原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出现早产率为30%、新生儿感染率15%、窒息率15%及死亡率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孕妇生殖的感染率,且同时增加了新生儿感染、早产、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率。

  • 标签: 胎膜早破 孕妇生殖道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呼吸感染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7年4月来我院的70例老年呼吸感染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头孢哌酮钠治疗,观察组用药为左氧氟沙星,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71.43%,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71%(9例)、(9.23±2.15)天。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4.29%,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86%(1例)、(6.22±2.11)天,P<0.05。结论通过使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能够提升老年呼吸感染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症状,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老年呼吸道感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拟外感久咳方治疗上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医院的120例外感久咳患者,然后将这120例外感久咳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各6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60例外感久咳患者使用沙参麦冬汤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60例外感久咳患者采用久咳方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60例患者,治愈34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60例患者,治愈2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久咳方在外感久咳疾病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感久咳患者 久咳方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急性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儿科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7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6.00%,显著低于观察组(96.00%),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12.00%)著低于对照组(24.00%),组间差异均P<0.05。结论儿童急性呼吸感染应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 标签: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头孢克肟分散片治疗上呼吸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经接受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对照组使用头孢拉定胶囊进行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克肟分散片作为一种抗生素药物,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克肟分散片 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水平气正压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52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5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均接受双水平气正压呼吸机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一般护理,B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之间的护理效果对比。结果B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各项血气指标明显优于A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双水平气正压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综合护理效果显著,指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 COPD并发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殖感染的发生状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女性生殖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地区农村少数民族育龄妇女1248例,开展生殖健康普查,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生殖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248例育龄妇女中,生殖感染发生率为486例(38.9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育龄妇女生殖感染的因素有文化程度、民族、怀孕次数、产次、流产史、月经状况、经常在经期同房、经济收入等。结论加大农村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指导患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提高育龄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可提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 标签: 农村 少数民族 育龄妇女 生殖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种类抗生素治疗呼吸感染的药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呼吸感染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3组,分别命名为A、B、C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A组患者采用药物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对C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片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经比较,A、B、C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片对呼吸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安全性,但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成本较为便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阿奇霉素片 头孢曲松 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宫内节育器女性生殖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0例使用IUD的已婚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探讨IUD使用者患RT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有13例患有阴道炎,占总数的32.50%;有19例患有宫颈炎,占总数的47.50%;有8例患有盆腔炎,占总数的20.00%。孕次越多感染率越高、IUD使用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有尾丝节育器的感染率较高、异常子宫出血的感染率较高、不含铜材质的IUD感染率较高。结论使用宫内节育器会给女性带来较高的生殖感染风险,且所造成的感染类型也较为多样;此外,孕次、IUD使用时间、有尾丝节育器、异常子宫出血、IUD材质不含铜是女性生殖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生殖道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脱机后两种气湿化方法的影响分析。方法收集我科(ICU)2014年9月~2014年12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脱机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超级湿化”实验组和间断气湿化对照组,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及护理,在治疗中观察平均吸痰次数,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情况,气道出血,带管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超级湿化”实验组吸痰次数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减少,气道出血减少,带管时间缩短,与间断气湿化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级湿化”方法符合气管插管脱机病人的生理需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气湿化方法,方法简单,节省人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脱机 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共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舒适护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患儿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可以有效提高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镜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98例消化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急诊胃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急诊胃镜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能有效的减少再出血率,缩短治疗时间,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急诊胃镜 奥美拉唑 消化道溃疡出血 再出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上呼吸感染的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小儿上呼吸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则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7%,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上呼吸感染的患者中,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上消化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共32例行腹腔镜上消化穿孔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上消化穿孔患者,2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中转开腹4例,19例为胃窦部溃疡穿孔,1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上消化穿孔修补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病理诊断效果和确诊率。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一共200例,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传统组患者一共100例,染色组患者一共10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普通内镜检查,医师根据自身经验对可疑病灶进行活检和病理检查。染色组采取色素内镜检查方式。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活检结果、病变诊断结果。结果和传统组对比,染色组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色素内镜对上消化癌前病变及早期癌进行病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常规病理活检,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检查安全便捷,值得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消化道癌前病变 早期癌 病理诊断效果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工气的集束化管理对防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机械通气患者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集束化人工气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人工气管理,比较医治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5.91%,低于对照组34.09%,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结论人工气的集束化管理对防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推行。

  • 标签: 人工气道 集束化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可视喉镜在困难气气管插管手术中的应用及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困难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气管插管时采用直接喉镜,观察组行气管插管时采用可视喉镜。分析对比两组心率情况、平均脉动压、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气管插管时间等。结果完成插管后,观察组的心率情况、平均脉动压、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气管插管时间等,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在困难气气管插管手术中应用之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率情况、平均脉动圧以及并发症情况等,同时还能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可视喉镜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优越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机械通气病人的气管理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应用呼吸机的急诊患者8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人工气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依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进行气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通气时间。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发生VAP的有2例,占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VAP的有8例,占20%;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5±3.30)天,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7±2.06)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20±4.05)天,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10.6±2.81)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气管理不禁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而且对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气道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