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学校呼吸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效果。方法中心对我县两所小学学校一年级各抽一个班共抽取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新民小学按照常规开展学校控制措施,设为对照组,西关小学能严格落实学校呼吸传染性疾病各项预防措施,设为研究组。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所学校学生的传染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学生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有7例,占14%,对照组学生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有16例,占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真落实好学校传染病各项防控措施能有效减少学校传染病的发病水平。

  • 标签: 学校 呼吸道 传染性疾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0例上消化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和采用急诊胃镜治疗的观察组(30例),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再出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胃镜治疗 常规治疗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反复呼吸感染的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人为加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给予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治疗,如让患儿口服中药及一些理疗仪器的治疗,如排痰机、微波仪。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再发上呼吸感染次数和单次感染平均时间等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感染能够缩短感染持续时间,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呼吸道感染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利巴韦林颗粒;对照组100例给予小儿利巴韦林颗粒,均每日三次,疗程3~5d,比较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情况及病程。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及病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效果较好

  • 标签: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一个关键环节,气湿化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从湿化液和湿化方式的选择两个方面探讨了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湿化护理情况,以期为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针对上消化异物患者实施无痛胃镜下手术治疗处置和普通胃镜下手术治疗处置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择期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异物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2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胃镜下手术治疗处置,研究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下手术治疗处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上消化异物患者实施无痛胃镜下手术治疗处置,相较实施常规胃镜下手术治疗处置,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 标签: 无痛胃镜 普通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临床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化疗消化反应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月间,在本院进行化疗的30例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得到患者及其亲属的允许之后,按照随机分组法对全部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5例肿瘤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1例腹泻、1例恶心、1例呕吐,0例腹痛;对照组中,2例腹泻、2例恶心、1例呕吐,1例腹痛;可见,观察组15例患者的消化副反应发生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且两组患者的消化副反应发生差异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应用在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帮助患者降低化疗后出现消化副反应的发生几率,更有利于帮助肿瘤化疗患者提高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道副反应 中医护理 肿瘤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氧驱动气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湿化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定时定量间断气湿化法湿化气,湿化组采用持续氧驱动气湿化法湿化气。结果护理后,湿化组患者痰液量(46.53±1.20)ml、家属护理质量评分(96.87±2.07)分、并发症发生率2.86%,表现为气黏膜出血,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氧驱动气湿化法应用到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减少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持续氧驱动气道湿化法 定时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炎患者下呼吸感染中的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2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分析药敏,观察患者呼吸感染中的细菌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结果10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79株病原菌,阳性率为79.00%,其中占据细菌比例最多的为革兰阴性杆菌,有52株,占65.82%,之后为格兰阳性球菌17株,占21.52%,真菌11株,占13.9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利奈唑胺等药物有较高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对对舒巴坦/头孢哌酮、莫西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有较高敏感性。结论肺炎患者下呼吸感染中的细菌分布特点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是病情严重以及肺功能差患者发病的主要致病菌,因此严密监测细菌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肺炎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分布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儿上呼吸感染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此期间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小儿上呼吸感染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儿接受抗病毒、抗炎等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78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均康复。结论临床医师应给予小儿上呼吸感染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予以足够的重视,早诊断、早治疗,争取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 肠系膜淋巴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金属钛夹对于上消化急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70例患者,以回顾性方式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注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行内镜金属钛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佳,但相比之下,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普遍较短,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较长,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内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急性出血的疗效较好,可迅速止血,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内镜金属钛夹 消化道出血 内镜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上呼吸感染患儿,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儿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蒲地蓝口服液治疗上呼吸感染患儿效果显著。

  • 标签: 蒲地蓝口服液 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食道双管喉罩在急症危重症患者抢救当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9月到2018年11月间抢救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中进行抽样,选取了68例患者作为样本,其中对照组为气管插管组,观察组为气食道双管喉罩,对两组患者气成功率以及建立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此次选取的样本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在通气成功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所用时间方面也要短于对照组,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目前的临床急症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对于气管插管术困难或者失败的患者,需要及时的采用气食道双管喉罩的方案,发挥出其操作简单以及成功率高的优势,更好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气道食道双管喉罩 气管插管 危重症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上呼吸感染后咳嗽患者应用复方甲氧那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上呼吸感染后咳嗽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比较两组咳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咳嗽评分为(2.1±0.6)分、对照组评分为(2.0±0.4)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评分为(0.3±0.1)分、对照组评分为(1.2±0.2)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皮疹,3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感染后咳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甲氧那明 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并研究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下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难治性下呼吸感染患者共130例,分为治疗组(行纤支镜肺泡灌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6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研究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98.47%显著高于对照组87.69%,因此,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下呼吸感染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具有创伤小、诊断率高、疗效好等多项优势,给予患者使用该方法能缓解各症状,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临床疗效 纤支镜 纤支镜肺泡灌洗 下呼吸道 感染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1例上消化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包括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期的护理;床边急诊胃镜止血治疗的护理;再次出血及脑梗死再发的观察及护理;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困难气处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间收治的86例困难气患者并分成两组,两组患者都进行手术治疗,并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全身麻醉,对照组使用剂量为0.25μg/kg,实验组的使用剂量是0.50μg/kg,对比两组呛咳发生率和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咳嗽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低,而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上也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的差异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困难气患者的麻醉中,是可以缓解痛苦的,而且可以确保气管插管安全,0.50μg/kg的使用剂量是最适量的。

  • 标签: 困难气道 右美托咪定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感染60例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上呼吸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2组,一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另一组患儿采用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止咳时间及咽充血消失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可作为儿童上呼吸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值得推广及采纳。

  • 标签: 喜炎平雾化吸入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