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克罗恩病在我国已逐渐成为常见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但由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常存在全身状况差、手术并发症风险因素多等原因,手术质量难以保证。本研究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生命,缓解临床症状;治疗目标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缓复发。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手术并发症的常见风险因素,包括营养不良,合并感染,术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提出了克罗恩病外科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尤其强调了医患双方充分的心理准备、纠正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控制合并感染等措施在术前准备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具体方法,强调遵循简单、微创、节约肠管的基本原则,主张通过建立临床路径提高外科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克罗恩病 并发症 外科手术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术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4年 1月 -2017年 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 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考察比较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 12.6±0.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 23.5±0.2)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阴影,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乳腺癌 目标性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分析目标治疗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各类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目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体温、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用药合理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平均体温为(36.5±0.2)℃,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210.0±120.8)元,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1±0.5)d,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数据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合理性情况,观察组患儿用药合理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目标治疗方法能够使患儿体温控制更加有效,同时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还具有提高用药合理性的效果,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感染 目标治疗的
  • 简介:临床研究是针对疾病的病因、预后、诊断和治疗等问题开展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临床研究的结果决定了基础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临床研究的水平、质量以及成效关系着医学整体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 标签: 临床研究 医学发展 质量 医学整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阶段性目标教学方式应用于胸外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对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胸外科实习的护理学生11名进行研究。基于不同教学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实验组应用阶段性目标教学法教育模式。实习后,将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学习指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胸外科阶段性目标教学法效果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胸外科护理带教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技术专业性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可以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阶段性目标教学法 胸外科 护理教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采用目标管理教学法的运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的妇产科护理实习生共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模式进行干预,干预组采用目标管理教学法进行干预,观察知识考核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技能知识考核和综合知识考核);针对带教老师评价(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带教水平、带教方式和责任心)针对带教模式评价(掌握知识更牢固、记忆点更深刻、学习兴趣提高、参加见习积极性提高和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提高方面)。结果:干预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93.57±2.49)、技能知识考核成绩(94.56±3.29)和综合知识考核成绩(86.52±4.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88.41±3.17)、技能知识考核成绩(85.19±4.07)和综合知识考核成绩(81.24±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病人心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68例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目标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结果:3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SCL-90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即观察组(17.89±2.05分)低于对照组(26.69±3.56分), P

  • 标签: 目标性心理护理 外伤性鼓膜穿孔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标教学法在肿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级护理实习生60例为对象,应用目标教学法,为研究组,选取2017级-2018级护理实习生60例为对象,应用传统教学法,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护理实习生学习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自我概念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目标教学法 肿瘤科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我国中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现状调查及当今护理研究生个性突出、想法独立、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对目标管理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带教实施方案,以对当今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带教质量进行改进。

  • 标签: 目标管理 中医护理研究生 临床带教质量 主动学习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目标管理理论在基层医院实习生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0年7月-2021年3月期间到岗实习的学生60名展开培训调查,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每组实习生都为30名。针对常规组实习生进行常规培训,而针对管理组实习生进行培训的时候给予目标管理理论的培训。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培训之后的知识技能分和操作技能分。结果:两组实习生之间的知识技能分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实习生之间的操作技能分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理论在基层医院实习生培训中可以获得良好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实习生的整体知识技能分和操作技能分,在基层医院的实习生培训中具有很高推广价值。

  • 标签: 目标管理理论 基层医院 实习培训 知识技能 操作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T2DM患者护理中使用MMC目标管理模式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受治疗的80例T2DM患者,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0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0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MMC目标管理模式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各项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2DM患者中,MMC目标管理模式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从而促进血糖水平的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分阶段目标带教法在实习助产士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50例实习助产士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助产士实施常规带教,观察组助产士应用分阶段目标带教法,比较带教方式满意度、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助产士和对照组实习助产士带教方式满意度72.00%、96.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实习助产士和对照组实习助产士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会阴消毒、会阴缝合、胎心监护、脐带结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习助产士带教期间,通过予以分阶段目标带教法,提高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带教方式满意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带教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分阶段目标带教法 实习助产士 满意度 考核成绩 带教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当前的医护人员众多,对于医护的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医护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对于护士的分层管理是当前很多医院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分层管理能够对护士进行高效的应用调配,同时结合目标管理的特点,实现对耳鼻喉科患者的高质量护理。方法:选取2020-2021近两年的患者进行护理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优化护理后,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可以看出,对于目标管理和分层管理的有效应用,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护士的资质等进行综合的判断,最大程度的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有效的提升对患者的疾病的治疗,提升患者在医院降低发生风险的能力,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 结合目标管理 耳鼻喉科病区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手术室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我院15名手术室专科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干预组8例,对照组7例。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自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比较两组护士理论、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得分。结果对照组护士规范化培训后理论、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均高于规范化培训前理论、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士规范化培训后理论、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均高于规范化培训前理论、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目标管理进行培训的干预组护士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得分显著高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标管理理念的手术室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促进了专科护士有效的开展工作,提升了护理质量及外科医生满意度,从而为专科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目标管理 手术室专科护士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当前的医护人员众多,对于医护的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医护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对于护士的分层管理是当前很多医院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分层管理能够对护士进行高效的应用调配,同时结合目标管理的特点,实现对耳鼻喉科患者的高质量护理。方法:选取2020-2021近两年的患者进行护理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优化护理后,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可以看出,对于目标管理和分层管理的有效应用,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护士的资质等进行综合的判断,最大程度的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有效的提升对患者的疾病的治疗,提升患者在医院降低发生风险的能力,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 结合目标管理 耳鼻喉科病区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予以护理目标管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分析对象选择我院2021.2~2022.2就诊于重症监护室的重症肺炎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随机方式予以分组,36例予以护理目标管理者归入试验组,36例予以常规护理者归入对照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和对照组对比,心理状态试验组护理后明显较好,P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护理目标管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透室护理教学中分阶段目标教学的作用,以期能够帮助带教教师进一步提高血透室护理教学工作的水平。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60名血透室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将所选规范化培训护士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30名规范化培训护士在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所选30名规范化培训护士在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血透室规范化培训护士考核优异率、理论成绩及实操成绩、护理教学认可度,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规范化培训护士中考核优异的人数分别为23人及29人,占组内所选规范化培训护士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6.67%及96.67%,比较分析组间规范化培训护士考核优异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规范化培训护士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理论成绩及实操成绩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规范化培训护士中对护理教学持非常认可及一般认可态度的人数分别为24人及29人,占组内所选规范化培训护士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0.00%及96.67%,比较组间护理教学认可度相关数据,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教学中分阶段目标教学有着不俗的表现,其应用效果远远优于传统护理带教模式。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教学 分阶段目标教学 理论成绩 实操成绩
  • 简介:摘要:基层医疗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联系党组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窗口。基层医院体制改革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应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强化党组织建设,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效果。基于目标管理理论基层医院党建工作建设,有利于促进医院高质量房发展,提高基层医院内部凝聚力,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目标管理理论 基层医院 党建工作 建设实践 思考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在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收治宫外孕围手术期女性患者67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2例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3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VAS、肛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中,可有效提高预后疗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 标签: 基于目标策略 针对性护理 宫外孕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目标教学法运用于新生儿黄疸临床带教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新生儿科实习的护生,时间为2020.6-2022.8,共56名,通过抽签法分组,28名设定为对照组的护生予以传统教学法,28名设定为试验组的护生予以目标教学法,两组评比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护生与对照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对带教方式满意度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临床带教中运用目标教学法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优于传统教学法,建议积极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临床教学 目标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