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来我院的 7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8年 11月,截止为 2019年 11月,按照抓阄法,将 78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 n=39例)与对照组( n=39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远远低于治疗组,差异显著(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显著( P<0.05)。负性情绪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得到改善,且治疗组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骨盆前外固定术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既能确保治疗安全性,又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应被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骨盆前 外固定术 不稳定性 骨盆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选择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术前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掌骨、指骨、跖骨微型钛钢板或不锈钢板代替克雷氏针置入内固定。结果42例患者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总有效率100%,功能锻炼后腕关节屈伸功能、旋后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无再移位和再骨折及骨桥形成等并发症,也未见神经和血管损伤。结论选择合适的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还可避免对前臂远端骨骺的损伤,可以代替传统的克雷氏针内固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钢板内固定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5种常见输液和细辛脑注射液调配后的成品输液质量及稳定。方法 分配临床细辛脑注射液剂量,再分别选取常见输液注射液, 0.9%氯化钠 (NS),复方氯化钠 (CoNS), 2%乳酸钠 (SLR), 5%葡萄糖 (5%GS), 10%葡萄糖 (10%GS),按低中高质量浓度比例 (0.10,0.15,0.20g/L)调配为成品药,分别于常温自然光和避光条件下存放。结果 所有成品输液在 12h内无色样变化,均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pH值在 12h内无明显变化,用 5%GS调配的低、中质量浓度或 NS及 CoNS调配的低质量浓度的成品输液不溶性微粒数达标。其它成品输液不容性微料数不符合规定。各种成本品输液在自然光下含量无明显影响,经 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 1,未检测到新产生。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适合与 5%GS调配成低、中质量浓度的成品输液,根据临床需要,也可用 NS或 CoNS调配成低质量浓度的成品输液,在室温自然光条件下存放 12h内物理及化学性质稳定

  • 标签: 常见输液 细辛脑注射液 配伍 质量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患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谷维素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疼痛程度以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30min步行距离和运动当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VAS评分以及心功能分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心绞痛和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曲美他嗪 稳定性心绞痛 有效性
  • 简介:目的:考察25℃室温,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葛根素等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和中药配伍后8h内的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左氧氟沙星紫外光谱的变化。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除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有沉淀外,其它均无显著变化,结论:25℃条件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避免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使用,其它在8h内可以配伍使用。

  • 标签: 稳定性 盐酸左氧氟沙星 中药注射液 配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细节 护理应用在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 88 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其中基础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效果。 结果: 2 组护理前 SDS 和 SAS 评分、心绞痛发生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 P > 0 . 05) ,护理后研究组得分优于基础组,心绞痛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显著降低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 ( P < 0 . 05) 。 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干预,对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降低不良事件具有显著疗效,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细节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良事件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科室治疗的180例老年稳定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观察组按具体疾病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93 例) 和非急性心肌梗死组(87 例),将同期我院收治的180例非老年稳定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对360例冠心病患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C值更低(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非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40例高龄非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髋关节相关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即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髋关节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护士长管理对护理队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发现了影响护士长管理效果的诸多因素,包括领导风格、沟通与协调能力、激励机制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如建立良好的领导机制、加强沟通与协作、优化激励政策等。这些对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护士长管理水平,增强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了重要保障。

  • 标签: 护士长管理 护理队伍 稳定性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治疗冠心病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此项研究中,以本院100名稳定型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排序方法将其平均分配到两个组别,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5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标准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继续其标准治疗的同时,额外采用一种补益气血、滋养阴液、促进血液循环并解除血液淤阻的中草药配方。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较,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症状平均缓解时间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整体有效率达到了92%,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70%。治疗组在症状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胆固醇平均降低1.2mmol/L,三酰甘油平均降低1.0mmol/L)、缩短症状平均缓解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心绞痛中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能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可以作为一种治疗冠心病稳定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益气活血化瘀方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观察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伐沙班对老年稳定冠心病(CHD)伴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室功能、心肌缺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4例老年稳定CHD伴AF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心肌缺血标志物水平、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发作时ST段压低程度低于对照组,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E)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稳定CHD伴AF患者采取利伐沙班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其发作持续时间,改善其心肌缺血标志物水平。

  • 标签: 稳定性冠心病 心房颤动 利伐沙班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以及心电图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显著提高( 94.12% VS 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显著提高( 86.76% VS 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以显著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及心电图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该。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效果 心电图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万爽力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4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配合万爽力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常规用药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万爽力进行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万爽力 冠心病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