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影像资料表现,同时分析出现误诊和漏诊的主要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对所有患者使用CT实施诊断,回顾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CT影像表现以及漏诊、误诊情况。结果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影响资料表现为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内部不光滑,管腔呈现出不规则狭窄,病灶累及多个分支;部分患者存在支气管钙化、继发性肺结核影像资料表现。40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出现漏诊或者误诊,占比为40.0%,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应与常见的肺部支气管病变进行鉴别和诊断。结论CT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存在一定的漏诊、误诊情况,在具体应用中应结合其它方法实施综合诊断,从而减少漏诊、误诊情况。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CT表现 误诊漏诊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平片和CT对胸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部创伤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X线平片和CT对患者的锁骨骨折的检查诊断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肋骨骨折、胸椎骨折、肺损伤、血气胸和皮下气肿的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诊断方法,P<0.05;X线平片检查诊断方法对患者的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测方法,P<0.05。结论X线平片可以作为胸部创伤诊断的首选方法,对于复杂的胸部创伤患者,可以使用CT进行检查诊断,提高诊断效率。

  • 标签: X线平片 CT 胸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与C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24小时内均分别进行MRI和CT检查,比较两项检查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T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非出血性损伤中的检出率高于CT,在出血性损伤中的检出率低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异常部位总检出率高于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检查诊断中均有一定优势,可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应用。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核磁共振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和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多发结节的临床价值对比。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4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对比观察CT、超声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74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经病理诊断显示,67例为良性结节,7例为恶性结节;超声与CT诊断特异度、敏感度、误诊率、漏诊率、准确率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和超声检查均可有效诊断甲状腺多发结节,但超声检查更具有优势。

  • 标签: CT 超声 甲状腺多发结节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诊断中,应用能谱CT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将对应时间段内病理证实的20例不典型结核球与20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能谱CT检查,检查后对比其基本情况并做出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计确诊39例患者,其诊断准确率为97.5%,能谱参数结果则显示不典型结核球、肺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能谱CT应用于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典型结核球 肺癌 能谱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经纤维支气管镜、手术以及肺部穿刺活检证实为肺内孤立性结节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结果。结果接受肺叶切除术者共计70例,在此其中,假瘤2例、腺癌24例、结核4例、鳞癌40例。接受切除术者共计14例,其中假瘤2例,结核10例,纤维增生2例。经64层CT诊断证实,其能区分、确定结节。最小直径为2mm,倘若结节直径在4mm以上,重建时就会受一定干扰。结论64排螺旋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病变,有着一定参考价值。此项技术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带来发展动力。经过后续处理以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可实现对小结节定性分析,帮助临床正确区分结节性质,此项技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肺内孤立性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小肠肿瘤中采取口服等渗甘露醇SCT小肠造影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源于2011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纳入诊治的60例小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不同诊断方式进行分组,将采取传统SCT诊断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口服等渗甘露醇SCT小肠造影诊断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所有患者均实行磁共振功能成像新技术诊断,观察统计两组小肠肿瘤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数据分析显示,实验组小肠肿瘤患者诊断符合率96.67%对比参照组各项指标,统计学数据差异显著(P<0.05)。参照组小肠肿瘤患者敏感性80.00%、特异性66.67%,实验小肠肿瘤敏感性100.00%,特异性96.67%,P<0.05,统计学呈现出数据对比差异。结论将口服等渗甘露醇SCT小肠造影技术应用于诊断小肠肿瘤中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等渗甘露醇 SCT小肠造影 小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CT影像学分析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一共选取了128例,针对全部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仪进行检查,分析患者胰腺分级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CT检查、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这些患者中有95例急性水肿型的胰腺炎,有33例是出血坏死型的胰腺炎。对手术患者进行病理分析;保守治疗患者做腹膜穿刺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两种临床诊断得到的结果与CT检查结果相同。结论临床诊断中,对于急性胰腺炎运用CT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影像清晰,诊断结果准确率高,进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治疗方法更加对症,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影像学 分析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CT和MRI在肝硬化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诊断方式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肝硬化结节患者50例分为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MRI诊断,对照组CT诊断,对比两组检出率和总确诊率。结果试验组肝硬化结节总确诊率、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在肝癌、肝脏恶性结节和肝脏良性结节诊断中的确诊率也高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结节病变的肝癌诊断中,病灶大小不一可导致CT和MRI诊断率不完全相同,但MRI在结节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硬化结节 CT MRI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CT与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170例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给予CT检查;观察组给予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在基底、脑干部、额叶部位检出的病灶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查时间、检查费用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检查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但CT检查较核磁共振检查的时间更短,成像清晰,检查费用更低廉,选择何种诊断手段,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济实力综合考虑。

  • 标签: 腔隙性脑梗塞 CT检查 核磁共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放疗模拟定位中,应用大孔径螺旋CT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乳腺癌患者使用X射线模拟机定位,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大孔径螺旋CT定位,并归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定位的图像资料、以及其准确情况。结果观察组所用的大孔径螺旋CT定位情况,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均较好,其中大孔径螺旋CT定位的等中心平均误差为(0.4±1.3)mm,明显小于X射线模拟机定位的(1.8±1.6)mm;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大孔径螺旋CT在放疗模拟定位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其具备较高的定位精确度,为临床准确、精密的实施治疗提供了基础,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大孔径螺旋CT 放疗 模拟定位
  • 简介:目的:评价多排CT(multi-detectorcomputedtomography,MDCT)在结肠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且具备完整MDCT影像资料的13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Burton等的分期标准对术前CT影像资料进行分期,并与术后临床TNM分期对照。计算MDCT诊断结肠直肠癌的准确率,分析MDCT术前结肠直肠癌分期与临床术后分期间的一致性。结果:MDCT对结肠直肠癌TNM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T分期为77.0%、N分期为71.2%、M分期为99.3%;MDCT对结肠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与术后临床分期一致性较高。结论:MDCT是一种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能为结肠直肠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主要依据,对结肠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直肠癌 TNM分期 多排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是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之一,其发病率约占肺癌的20%,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而且倍增时间短,因此不仅转移早而且范围广泛;虽然临床研究发现SCLC对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敏感,因此具有较高的初治缓解率,然而SCLC具有较高的继发性耐药率,因此容易复发,故治疗应以早发现、早治疗为主。然而由于SCLC在临床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极易被患者忽视,导致临床出现漏诊或误诊,影响治疗的效果和价值。随着临床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尤其是CT技术在SCLC的诊断价值获得了认可和青睐,为此本文试就小细胞肺癌相关临床及病理特征与CT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CT诊断 研究进展
  • 简介:鼻骨因居上面较为突出的位置,容易受外力面引起鼻骨骨折,常规鼻骨侧位片,由于软组织肿胀、裂伤,影响片子质量,常规CT扫描层面厚,重建伪影大,常漏诊、误诊,尤其是细微的骨折误诊率更高,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精确的检查方法。笔者遇到72例确诊鼻骨骨折患者,现将CT表现分析如下。

  • 标签: 鼻骨/损伤 鼻骨/放射摄影术 骨折/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及胸部CT检查在复发性多软骨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1.02日至2017.11.01日在本院确诊的20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胸部CT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0例患者当中,气管壁增厚8例(40.00%),气管管腔狭窄6例(30.00%),气管壁钙化7例(35.00%),气管形态改变且存在剑鞘征6例(30.00%),气管壁毛糙模糊4例(20.00%),肺部感染6例(30.00%),肺内空气滞留征5例(25.00%),气管旁及纵膈淋巴结11例(55.00%)。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比较典型,诊断价值高。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胸部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的隐球菌肺炎的病理检查和临床状况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市三甲医院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8例新型隐球菌肺炎临床症状患者,将其根据临床状况、病情程度、性别年龄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9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多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对照则采用X胸片的方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的精准性。结果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的检查相比于X胸片,对于临床疾病的直观性和精准度更应该多多应用,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隐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 X线胸片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成软骨细胞瘤临床使用X线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根据2006年4月至2013年5月我院的38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他们接受X线和CT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成软骨细胞瘤是不规则或圆形,CT结果可以观察到病灶的界限为分叶半环形钙化状。使用X线检查的临床敏感度是96.77%(30/31),特异性是12.5%(1/8);CT的敏感度是97.30%(36/37),特异性是100%(1/1)。X线和CT诊断的敏感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CT和X线的特异性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成软骨细胞瘤使用X线与CT综合诊断对提升诊断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CT的特异性优于X线。

  • 标签: X线 CT 诊断 成软骨细胞瘤敏感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6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资料予以探究,均予以超声心电图与CT检测,并将诊断结果对比手术病理,观察超声联合CT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研究68例患者中39例存在心外畸形,29例心内畸形;CT诊断心外畸形准确率94.87%较之超声诊断76.92%更高;但心内畸形诊断准确率75.86%较之超声诊断93.10%更低(P<0.05);经超声与CT联合检查,心外畸形与心内畸形符合率均高达100%。结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超声联合CT检查可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 CT 诊断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X线技术与CT技术诊断鼻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诊治的鼻骨外伤患者85例,对患者分别采取X线技术、CT技术检查,比较患者诊断结果。结果CT对鼻骨骨折诊断符合率100%显著高于X线符合率71.76%,CT对单纯鼻骨骨折、鼻骨及鼻中隔骨折检出阳性率100%、100%明显高于X线67.39%、64.52%,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部复合骨折检出阳性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诊断结果相比,CT诊断鼻骨骨折更具效果,准确率高,临床价值高。

  • 标签: 鼻骨骨折 X线技术 CT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选取7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分别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冠脉CT成像都非常满意,能够清晰显示出在主要的冠脉分支。两种诊断方法显示的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冠脉CT成像检出的钙化斑块明显多于冠脉造影(P<0.05);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冠脉CT成像的应用价值要高于冠脉造影,具有突出的微创优势,而且操作方便、安全,检查费用低,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予以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CT成像 冠脉造影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