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方法在本科护生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方法2008-2009年在我科实习的20名护理本科毕业实习生进行整体护理实习教学的过程中,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应用于造口患者个案实习讨论过程,采取四个步骤组织教学全过程。结果PBL丰富护生专科知识、提高健康教育能力确有实效,受到学生、临床教师及患者的广泛好评。结论该方法扩大了护生的知识面、提高了起健康教育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教学 本科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肌充盈分级(MBG)的方法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无复流现象,并探讨无复流现象PCI后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首发前壁AMI并于6-12小时内行直接PCI的患者128例,应用MBG方法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MBG0-1级)和有复流组(MBG2-3级)。其中无复流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23±13.17岁),有复流组92例(男5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3.18±11.73岁)。所有患者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LVG),测定心室压力、容积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WMS);AMI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CAG、LVG和ERNA检查测定上述参数。结果①无复流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有复流组显著延长,CK-MB峰值和Killip≥2级心力衰竭发生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②AMI-PCI后6个月随访时,无复流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WMS和LVEDP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ERNA参数比较,无复流组左室射血分数、峰射血率和峰充盈率各参数均较有复流组明显降低,同时峰射血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经MBG判定的直接PCI后的无复流现象反映了梗死相关区(IRZ)的心肌仍处于失灌注状态,导致左室功能的降低,促进心室重构,直接影响着AMI患者的长期预后。

  • 标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无复流现象 心肌充盈显像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贫血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分级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入选围生期心肌病患者60例,参照NYHA分级分为2组,心功能Ⅰ-Ⅱ级(轻中度组)20例,Ⅲ-Ⅳ级(重度组)40例。比较2组Hb水平等血液学参数。根据Hb水平将患者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并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因心衰入院、心源性死亡、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分析,随访1年。结果6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中贫血患者30例,其中轻中度组Hb平均值137±14g/l,重度组Hb平均125±1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随访期间,贫血组心衰再入院率、心源性死亡率、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与非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常伴有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Hb水平降低可影响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围生期心肌病 心功能 血红蛋白 血色素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对比不同时间段糖水摄入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予以指导无偿献血工作,减少和预防献血反应。方法给予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口服糖水的方法来观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献血前口服糖水组和献血前、献血中都口服糖水组的反应率分别为0.63%和0.30%,差异没有显著性(X2=3.58,P>0.05),但同时低于献血中口服糖水组的1.6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献血前口服糖水献血不良反应影响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糖水 献血反应 口服 500m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雌二醇(β-E2)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CyclinD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获得PTC细胞,以10-8mol/Lβ-E2作用,分别应用RT-PCR法及Western-bolt法测定CyclinD1的表达。结果β-E2可使PTC细胞中CyclinD1表达增高(P<0.05)。结论β-E2可促使PTC细胞中CyclinD1表达增高。

  • 标签: &beta -雌二醇 雌激素受体 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有效心理因素干预病程转归的影响。方法急诊收治的60例ACS伴有抑郁症患者将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除了必要的常规药物(硝酸酯类、辛伐他、阿司匹林、尼莫地平、舒血宁等)和其他治疗之外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采取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有效心理因素的干预,及时采取有效心理因素干预老年ACS患者的病程、转归、愈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6%73.4%,P<0.05),病程短,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愈后好。结论心理行为因素老年ACS患者的治疗过程、效果、愈后、复发率和死亡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及时采取有效心理因素的干预,是有效提高老年ACS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老年ACS 心理特征 有效干预 病情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期综合征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变化及赤坤散结胶囊E2、P峰值的影响。方法病例均于治疗前、后采集月经周期的4个时相血样,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2、P含量。结果该证患者E2增殖期、分泌期峰值显著降低;P分泌期高峰阙如。治疗后治疗组E2增殖期、分泌期两个峰值接近正常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分泌期峰值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月经周期性激素变化异常,是本证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赤坤散结胶囊性激素周期性变化失调有改善作用。

  • 标签: 赤坤散结胶囊 经前期综合征 雌二醇 孕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筛查采血成功率的方法,减轻新生儿多次采血的痛苦。方法全身沐浴后,行足跟血采集,提高一针采血的成功率。结果一针采血成功率达99%。结论一针采血的成功,不仅减轻了新生儿多次采血的痛苦,而且提高了血片质量及新生儿先天性疾病阳性检出率,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 标签: 新生儿筛查 采血技巧 沐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ZD1839鼻咽癌细胞株CNE2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ZD1839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拟合生存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ZD1839联合放疗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单药组,CNE2细胞的存活率ZD1839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IC50约为2.26μmol/L。联合组,ZD1839作用CNE2细胞24h后均见到放射增敏作用,增敏比为1.529±0.135。ZD1839或照射均可增加凋亡率,减少S期细胞比例及增加G2/M期细胞比例(P<0.01)。结论ZD1839联合电离辐射可提高鼻咽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之一可能是ZD1839促进细胞凋亡、干扰细胞周期分布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

  • 标签: 鼻咽癌 CNE2细胞株 ZD1839 放射增敏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和SCHLATTER吻合法消化道重建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8月75例行全胃切除术后,分别行FJI和SCHLATTER吻合消化道重建病人术后1年的进食量、体重、血浆营养参数变化,代胃肠管的储存及排空功能等术后生存质量指标。结果FJI组间置空肠扩张,术后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优于SCHLATTER吻合组,且消化道不良症状及胆汁返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全胃切除术后,采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术中新生儿评分及脐静脉血血气值的影响,比较这两种椎管内麻醉方法的优劣。方法把我院2009年01月~2009年03月所行60例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CSEA,B组用EA。观察新生儿出生时、1、5、10minApgar评分及娩出后脐静脉血血气值。结果A组与B组在新生儿出生时1minApgar评分及娩出后脐静脉血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可快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减轻新生儿的影响,优于EA,可视为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 剖宫产术 新生儿评分 脐静脉血血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103例RA患者,55例其他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两种抗体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抗CCP抗体RA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优于RF,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P<0.01)结论抗CCP抗体R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RF联合检测诊断RA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 简介:摘要通过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中的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CGMS检查,同时每日行8个时间点的SMBG,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准确性。结果(1)CGMS血糖值与相应的SMBG检测结果之间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0.83);(2)CGMS显示患者日间血糖的高峰值出现在三餐后,早餐及晚餐后3小时是血糖高峰最集中的时间段;同时夜间血糖也呈现波动性变化,以凌晨2时至4时最低,4时至6时呈升高趋势。结论与SMBG相比,CGMS能较准确地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并且能更全面地反映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动特征,同时可减少每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标签: 胰岛素泵 动态血糖监测(CGMS) 手指血糖监测(SMB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檗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5天后,抽取静脉血,分别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高压液相色谱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檗碱组在治疗15天后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檗碱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 标签: 小檗碱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4h及术后72h我院20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与20例行开腹子宫全切术患者采血,用流式细胞法测定其血液中淋巴细胞比例,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24hCD3、CD4较术前下降(P<0.05),72h后基本恢复(P>0.05);行开腹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24hCD3、CD4、CD4/CD8,CD56均下降(P<0.05),72hCD3与CD4仍处于较低水平(P<0.05),其余恢复正常(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小,而开腹子宫全切术则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COPD气道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糖尿病心肌病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心肌病变组(DiabeticMyocardi-opathy,DCM组)和通心络干预组(TXL组)。第12周末测定大鼠心室内压及分析心功能。采用Tunel法检测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及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TXL组治疗组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高于DCM组,通心络减少P53、Bax的表达,增加Bcl-2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指数。结论通心络可以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左心室功能,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减少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 标签: 通心络 糖尿病心肌病 心功能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