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CT能谱成像使CT由原来的单参数成像变为多参数成像,由原来的混合能量成像变为能谱成像,不仅在形态学诊断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组织病理学诊断范畴有长足的进步。CT能谱成像为肿瘤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浸润范围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和科研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肿瘤
  • 简介:本文对化疗在大肠癌综合治疗的作用进行评述.近年来治疗晚期与转移性大肠癌的策略有了明显的进展,新药新方法不断涌现,全身化疗能提高晚期大肠癌的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辅助化疗已成为高危复发患者的标准治疗;新辅助化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具体实施综合治疗如何按照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潜在的预后亚群、效益-成本比、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实施个体化,选择最佳治疗方式值得研究.

  • 标签: 大肠肿瘤/癌化疗 新抗癌药 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 规范化与个体化
  • 简介:多孔钽是一种类似于松质骨的低弹性模量金属,目前广泛应用于骨科领域(如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脊柱外科、骨移植替代物、关节融合)。它的十二面体多孔结构是通过碳气相沉积/渗透技术将纯钽浇筑到碳晶体支架上获得的。这个过渡金属拥有着一些有趣的生物材料性能,包括人们熟知的高容积孔隙率(70%~80%),良好的力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等,还具有很好的骨和纤维的生长特性,能够允许骨与软组织快速和大量的附着。钽软骨复合材料在体外实验早期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为未来的关节表面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现就多孔钽近年来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在关节融合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多孔结构 关节融合 生物学活性 膝关节置换术 骨移植替代物
  • 简介: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在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干细胞是导致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和耐药的主要根源.研究发现miRNAs可以促进或抑制肿瘤干细胞“干性”的维持,调控肿瘤干细胞的分化及自我更新,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详细介绍了肿瘤干细胞miRNAs的表达情况及调控机制,阐述其在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潜在作用.

  • 标签: microRNAs(miRNAs) 肿瘤干细胞 干性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试验方法,对49例重度癌痛患者进行治疗。奥施康定起始剂量10mg/12h,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评价镇痛效果、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49例重度癌痛患者,平均镇痛时间12.45h。总有效率89.80%,中度疼痛组有效率93.75%,重度疼痛组有效率87.88%。KPS评分:28例(57.14%)升高,19例(38.78%)稳定,2例(4.08%)病情恶化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7例(14.29%)。结论:奥施康定治疗重度癌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 标签: 奥施康定 癌痛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基因(WWdomaincontainingoxidoreductase,WWOX)的表达,探讨WWOX在胃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WWOX的表达情况。分析WWOX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WWOX在相应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明显高于其在胃癌组织26.7%(16/60)(χ2=36.554,P<0.001)。WWOX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χ2=12.214,P=0.004),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大体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结论WWOX做为一种抑癌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

  • 标签: WWOX 胃癌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肿瘤的发生发展为复杂的多基因事件,microRNAs(miRNAs)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miR—NAs是由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组成的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通过与特定的靶mRNA结合来抑制靶基因转录或蛋白翻译从而沉默靶基因的表达,作为抑癌或致癌因子与靶基因共同作用参与肿瘤发生、发展。本文从miR-519的生成与组织分布、靶基因及相关肿瘤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微小核糖核酸-519 靶基因
  • 简介:随着人们对肝癌手术治疗认知的不断加深,肝癌切除术式先后经历了“盲目”肿瘤切除、楔形肝切除、规则性肝叶切除、解剖性肝段/半肝切除等多个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历程,外科医生总结出肝癌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1彻底清除原发病灶;2切缘无肿瘤细胞残留乃至肝区段无微转移;3残余肝脏体积足够代偿患者生理功能;4尽可能减少术及术后创伤。

  • 标签: 肝癌手术 肝切除 解剖性 肝脏储备功能 切除术式 肝段
  • 简介:FOXO家族是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参与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凋亡的调控、肿瘤发生等,成为抗肿瘤治疗研究的新热点。FOX03a是其家族的重要一员,在多种类型肿瘤的表达都有所下调或缺失,表明多种机制导致的FOX03a失活可能促进肿瘤的发生。该文就FOX03a在各组织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FOXO3A 基因 乳腺癌 卵巢癌 白血病
  • 简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调控因子,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是标志细胞增殖活性的新指标,MCM2是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家族的一员,是研究肿瘤细胞生长及评估某些肿瘤预后的较好指标。

  • 标签: IMCM2蛋白 肿瘤 增殖标记物 DNA复制
  • 简介:目的:探讨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和突变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新鲜组织标本基因组DNA抽提、PCR-SSCP分析的方法,对3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样本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率为10.00%,突变率为10.00%,两者之和为20.00%,癌旁组织样本未发现缺失和突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和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胃肿瘤 P16基因 PCR-SSCP 突变
  • 简介:肿瘤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仍以产生较少ATP的糖酵解为主要代谢方式,这一重要特征被称为Warburg效应。Warburg效应可以为肿瘤细胞快速供能,同时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可用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 标签: WARBURG 细胞生长 中间代谢产物 胃腺癌 关键酶 有氧条件
  • 简介:小细胞肺癌(简称SCLC)占肺癌总数的20%.恶性度高,易于早期播散,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有肺外转移,预后差,5年生存率小于20%.其中脑转移率为20~40%[1],生存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生存5年以上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可高达80%.颅内转移是SCLC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2],也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药物治疗 小细胞肺癌 肿瘤转移 脑部
  • 简介: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探讨术式在预防并发症上的优势,术后随访6—24个月,评价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残胃出血、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均临床治愈。结论管状胃在食管癌术的应用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大肠癌在中医学上属“积聚”、“肠风”、“脏结”、“销肛痔”、“脏毒”等范畴,而无大肠癌之病名。但中医对大肠癌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尤其是扶正消瘕法在大肠癌中有独特的理论,对大肠癌的诊治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作者阅读有关文献,就与大肠癌诊治相关的几方面作扼要综述,旨在与同道共同探讨。

  • 标签: 中医 扶正消瘤法 大肠癌
  • 简介:近年来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趋化因子和受体,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在肿瘤的侵袭转移通过不同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其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肿瘤转移
  • 简介:腺样囊性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为嗜神经性及远处转移,手术和放化疗效果及预后较差,为了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而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近年来在恶性肿瘤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可作腺样囊性癌治疗的重要途径来探讨。

  • 标签: 腺样囊性癌 上皮间充质转变 P53 BECLIN1 WIP1 P-GP
  • 简介:为研究肝癌发生过程RTN4C基因突变,利用直接序列分析、PCR-SSCP等研究了肝癌(HCC)RTN4C突变与杂合性缺失(LOH).HCC,RTN4CP突变为62.9%,LOH为68.4%.90%LOH的肝癌RTN4C发生突变.RTN4C突变相关的肝癌发生LOH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癌 发生 RTN4C 基因突变 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泰勒宁(氨酚羟考酮)对重度晚期癌症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87例重度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泰勒宁组(观察组,n=47)和路盖克组(对照组,n=40)。分别予泰勒宁和路盖克口服。双盲法观察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均取得良好的镇痛疗效,两组中度疼痛(VAS4~6分)者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泰勒宁组较易出现头晕、嗜睡、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和便秘等不良反应;而重度疼痛(gAS7-10分)者。泰勒宁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路盖克组(P〈0.05),不良反应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合理应用泰勒宁治疗重度癌症疼痛,方法简便、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未使用强阿片类药止痛的重度癌痛患者首选药物。路盖克更适用于中度癌痛。

  • 标签: 中重度癌症疼痛 镇痛治疗 氨酚羟考酮 路盖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