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continuedlumbarcerebrospinalfluiddrainage,CLCFD)可用于神经外科多种疾病的检查、诊断及治疗,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我院于2003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CLCFD治疗41例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持续脑脊液鼻漏、严重而难治的颅内感染和后颅凹开颅术后皮下积液和持续发热病人,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 神经外科 CEREBROSPINAL 临床应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 LUMBAR
  •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正常成年大鼠脊髓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4只成年大鼠脊髓各节段中GPR30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在脊髓的各个节段,GPR30脊髓中均有表达,但主要分布灰质中,且以腹角为主,除腰段脊髓背角有少量GPR30阳性信号外,其余节段脊髓背角均未见明显GPR30阳性信号。GPR30白质中的信号分布较均匀。结论GPR30脊髓呈特异性分布,提示其脊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大鼠 脊髓 雌激素 膜受体 GPR30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抑癌基因PTEN人脑星形瘤中的表达及二者与人脑星形细胞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和1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的MMP-2和PTEN蛋白的表达,并且分析二者与人脑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MMP-2和PTEN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和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度增高,MMP-2的表达强度呈上升趋势而PTEN表达强度逐渐下降;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人脑星形细胞瘤中MMP-2和PTEN之间呈负相关(Rs=-0.518,P〈0.01)。结论MMP-2和PTEN是人脑星形细胞瘤分化程度和转移的潜在生物学指标,联合检测MMP-2和PTEN更有利于判断星形细胞瘤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分级。

  • 标签: 人脑星形细胞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技术联合监测对预防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中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脊髓髓内肿瘤的病例资料,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P40)和运动诱发电位(MEP-ABP)监测。结果术后2周随访脊髓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10例,不变13例,下降3例。JOA评分改善者,手术前后SEP-P40潜伏期、波幅改变及MEP-ABP潜伏期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不变者,手术前后SEP-P40潜伏期、波幅改变及MEP-ABP潜伏期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联合监测能及时反映神经功能变化,术中电生理指标变化与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改变一致。联合监测可提高术中操作的安全性,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脊髓肿瘤 髓内 电生理学 监测 手术中
  • 简介: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生命科学各个领域中,神经护理学作为神经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是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然而,此课程具有专科性强,内容复杂、抽象等特点,课时学习周期短,

  • 标签: 神经科学 四步教学法 护理教学 应用 必修课程 科学技术
  • 简介:目的:探索宁心安神丸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宁心安神丸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价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对2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头痛、呕吐、腹胀、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患者高血压降压情况进行评价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为(6.51±1.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SQI评分(13.20±2.9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生1例头痛占1.92%,1例恶心占1.92%;对照组治疗后发生1例呕吐占1.92%,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降压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高血压降压总有效率80.77%(P〈0.05)。结论:宁心安神丸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失眠质量,具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同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适合临床推广治疗。

  • 标签: 宁心安神丸 高血压 合并失眠 疗效
  • 简介: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非红细胞生成组织表达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receptor,EPOR),提示EPO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有可能成为抗肿瘤细胞增殖治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靶点。Epo各种肿瘤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近年脑肿瘤的研究渐多,现将EPO及受体脑肿瘤中的表达进行综述。

  • 标签: 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脑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术前手术入路设计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术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6例行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术的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手术前通过MR检查设计移植靶点及入颅点,使两者间连线避开脑组织重要功能区、脑室系统及软化灶,术后通过MR检查观察实际移植靶点及手术入路与术前设计是否符合。结果术后复查MR,常规扫描显示实际移植靶点与术前设计靶点基本符合,SWI序列显示实际手术入路与术前设计相符合。结论术前手术入路设计不仅能保证细胞精确移植到预定靶点,保证了细胞移植的疗效,而且手术入路能成功避开重要脑组织结构、脑室系统和软化灶,减少了手术的创伤。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脑梗死 脑出血
  • 简介:脑卒中是导致人们死亡和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绝大部分,并且由于缺血造成的一系列的反应会造成神经元的功能失调以及死亡[1],同时也可能破坏血脑屏障造成进一步的脑水肿与炎症反应[2],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中,炎症反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血性脑卒中之后,脑内固有的小胶质细胞被活化[3]。最初研究认为小胶质细胞急性期会加剧脑组织的损伤[4],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动物模型中发现缺乏小胶质细胞会影响微血管结构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的损伤[5],由此可见小胶质细胞缺血性脑卒中中起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小胶质细胞缺血性脑卒中中发挥的作用展开综述,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康复提供策略。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小胶质细胞 活化 极化 炎症反应
  • 简介: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和管理系统,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其某方面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习者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国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中得到逐步推广。文章回顾了情景模拟教学不同护理临床领域及护理考核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其我国护士在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护士 在职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人脑胶质瘤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脑胶质瘤组织标本60例,其中Ⅰ-Ⅱ级胶质瘤35例及Ⅲ-Ⅳ级胶质瘤25例,并取22例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这些标本中Notch-lmRNA的表达。结果Notch-1mRNA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且Ⅲ~Ⅳ级胶质瘤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级组(P〈0.01)。相关性研究发现,Notch-1mRNA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706,P〈0.01)。结论Notch-1mRNA人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中均有表达,但其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 标签: 脑胶质瘤 Notch信号分子 表达
  • 简介:治疗性沟通是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治疗性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帮助患者尽快适应ICU的特殊环境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密切配合,促进患者康复,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消灭萌芽状态。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重症监护 自身疾病 心理反应 医疗纠纷 护患矛盾
  • 简介:目的运用心肌超声造影技术、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价急性脑损伤时心肌功能、心肌各节段微循环灌注情况。方法建立18只犬急性颅脑损伤模型,于伤前及伤后6h、1d、3d利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应变率显像技术检测动物模型左室长轴方向各节段心肌应变率和由心肌再灌注后的时间-密度曲线得出的心肌显像峰值强度、平均斜率及局部心肌血流量等指标。结果3只犬于伤后6h即出现节段性心肌应变率、心肌显像峰值强度、平均斜率及局部心肌血流量等指标的减低,另有12只犬均在3d内出现相应指标的改变。结论急性脑损伤后,应激状态下中枢性心功能不全易导致心肌损伤继而并发脑心综合症,且多于伤后3d内发病。声学造影技术及应变率显像技术可为临床早期发现心肌损伤及心肌功能异常提供有效指标。

  • 标签: 实时心肌声学造影 应变率成像 心肌缺血 脑心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及神经内镜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随机分组,分别采取传统的钻孔引流术(传统手术组,n=20)、神经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钻孔引流术(导航辅助组,n=40)及单纯使用神经内镜钻孔引流术(神经内镜组,n=38)治疗,对比3组术后血肿残留、残留积气积液以及复发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顺利,病人症状较术前好转。术后1周复查CT,导航辅助组较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效果好(P=0.012),传统手术组与神经内镜组之间手术效果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更佳,有利于病人康复。

  • 标签: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神经内镜 神经导航 引流术
  • 简介:目的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CVST患者行320排头颅CT一站式检查,包括CT平扫、各期增强,然后将动态容积原始数据重建出容积图像,传入Vitreafx工作站,处理获得动脉期、动静脉混合期、静脉期及静脉窦期血管重建图像。结果12例CVST中10例累及多个静脉窦,2例为单个静脉窦受累。CVST直接征象有:CT平扫显示为“高密度三角征”(3例),“带征”(1例),CT增强显示“空三角征”(4例);间接征象有:血栓形成部位邻近脑组织水肿(3例),静脉性脑梗死(4例),静脉性脑出血(5例)。12例CVST中静脉期图像均可见静脉窦不规则狭窄或闭塞,可见特征性的“空槽征”。12例患者的CVST均经3D—DSA证实。结论与传统影像学检测方法比较,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无创伤、时间短和辐射剂量少,对CVST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脑静脉窦 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护理干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HAMD、NF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干预 不良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中遭遇冷落。然而,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和易操作等突出优点,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2011年9月7日,由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联合举办的“瑞替普酶STEMI治疗的专家共识”(简称共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港澳中心成功召开。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溶栓治疗 STEMI 瑞替普酶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 简介:目的:评价互动干预模式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来自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所属社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实验组进行互动干预模式的健康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调查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干预后除遵医嘱服药维度外,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互动干预模式进行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互动模式 健康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结合国内教学实际反思翻转课堂药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思考及成功翻转所需的必要条件.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药理学教学改革,而实现药理学课堂翻转的关键在于成功的教学设计和坚实的环境支持.结论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探索,有利于全面提升医药类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

  • 标签: 药理学 翻转课堂 教学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头皮脑电图(EEG)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药物难治性癫痫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的患者,分析病因与术后转归相关性,着重分析术前头皮EEG背景活动、间歇期放电、发作起始及术后EEG特征。结果8例患者以获得性病因为主。术前头皮EEG背景活动多表现为慢波增多,患侧显著;发作间歇期双侧半球呈现多脑区放电特征;发作起始EEG改变多为弥漫性改变;术后复查EEG,1个月内以双侧放电居多,半年以上复查以患侧放电居多。结论头皮EEG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术前评估、术后随访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癫痫 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 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