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晚期肝癌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某医院的245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疼痛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245例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感评分为(2.34±0.32)分,其中得分最高为症状应对自我效能维度[(2.46±0.38)分],得分最低为躯体功能自我效能维度[(2.25±0.3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学历、医疗付费方式、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的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感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呈负相关(r=-0.331,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学历和疾病不确定感是晚期肝癌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晚期肝癌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改善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感水平。

  • 标签: 肝肿瘤 疼痛自我效能感 疾病不确定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自我效能评分(37.93±3.57)比对照组的(32.69±5.61)高,且研究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比对照组的低,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慢性肾炎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7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实验组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进行,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后,实验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和F-M评分则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到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改善其身心状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自我效能理论 应用效果
  • 简介:探讨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情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校43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但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性别、专业的被试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消极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呈负相关。

  • 标签: 学生 贫困 一般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肺癌患者手术后康复情况的因素,分析自我效能和家庭关怀度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采用随机且平均分组法对我院2019年3月到2019年9月期间接受肺癌手术的24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让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护理和家庭关怀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恢复情况、患者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并分析自我效能和家属关怀在患者恢复阶段的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好转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并且生活质量也比后者好。且P

  • 标签: 自我效能 家庭关怀 肺癌患者 手术后 康复期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社区治疗、健康教育和护理提供依据,并制定有利于居家癌痛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8例回归社区治疗的居家癌痛患者进行自我癌痛管理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影响癌痛管理的因素。结果与社区护理干预前比较,疼痛自我效能感的各个方面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规范化社区治疗的前提下,对居家癌痛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增强居家癌痛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癌痛控制效果和身心状态,提高了居家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 癌痛患者 自我效能感
  • 简介: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增加自我效能的护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36.42±3.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0.18±4.19)分。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FMA评分(52.68±5.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0.71±4.38)分,观察组MBI评分(56.24±3.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8.90±3.12)分(P〈0.05)。结论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 标签: 自我效能 急性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在缓慢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最终导致的持续存在的心室功能低下状态,该疾病的发展分为稳定、恶化或失代偿三个阶段。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纳差和浮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生命健康也受到巨大威胁。自我效能是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该理论指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其相应行为的选择和坚持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已在医疗保健等多个社会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认为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可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促进疾病恢复,且积极的社会支持在提高自我效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自我管理效能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对不孕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通过应用专科护理的干预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200例不孕患者均来自2019年-2020年间的患者,把所有患者均分为甲、乙两组,对其各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护士的心理弹性以及其自我效能水平开展调查,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总共选出25名消毒供应护士纳入实验研究范围,采用专门的量表对消毒供应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就心理弹性方面而言,其与护士的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以及婚姻状况等有关;就自我效能方面而言,其与护士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时长以及是否为独生女等有关(P<0.05),并且两者间关系呈现出正相关(r>0,P<0.05)。结论:消毒供应护士的心理弹性评分以及其自我效能评分均处于中间范围,两者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 标签: 消毒供应 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 正相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泌尿系结石是输尿管、肾、膀胱、尿道结石的总称,其中,肾与输尿管结石最为常见。结石部位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血尿、排尿困难、突发剧烈腰痛、尿频、尿急是较为常见的典型症状。及时的治疗干预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及预后改善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虽属于微创治疗,但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创伤,并且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因此,对泌尿系结石术后患者及时进行积极高效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将对泌尿系结石术患者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并探究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自我护理 泌尿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运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择取60例我院自2021.8至2022.7接收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试验探究,并用数字表格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改善情况及临床依从性。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效能及临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运用至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临床依从性,切实保障患者机体健康水平,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运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择取60例我院自2021.8至2022.7接收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试验探究,并用数字表格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改善情况及临床依从性。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效能及临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运用至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临床依从性,切实保障患者机体健康水平,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MS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2例)和试验组(n=42例),给予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2组干预前的SAS及SDS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SAS及SDS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且自我效能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MS患者不良的心理及状态,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代谢综合征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稳定抑郁症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加以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效能问卷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自我效能感各维度评分、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自我效能感各维度评分、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能稳定抑郁症患者情绪,提高其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 自我效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应用自我护理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式而产生自我效能的意义和影响。方法为了比较这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自我能力总分、效果以及遵医行为。随机把选取的1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实施自我护理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措施为实验组患者,对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的为对照组患者。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自我能力总分、效果以及遵医行为得出结果实施自我护理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措施的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此数据有意义。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行以自我护理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的措施之后能使患者的血糖控自我能力、效果以及遵医行为的总分明显增加。这些效果可以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并且提高患者的疾病有所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自我护理 健康教育 血糖控制效果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初产妇1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各71例。对两组初产妇均进行为期6周的跟踪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36.44±3.07)分、SDS评分(35.14±3.2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7±4.19)分、(44.85±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3.475、3.585,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初产妇喂养意愿(18.22±2.63)分、哺乳技能(18.41±1.91)分、乳房护理(17.87±2.14)分、婴儿护理(18.93±2.23)分、产后保健(18.13±2.16)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91.57±11.0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39±2.17)分、(15.33±1.85)分、(14.72±1.49)分、(13.49±1.87)分、(12.34±1.57)分、(70.27±8.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技能评分(61.89±5.98)分、内心活动评分(63.75±4.12)分以及自我效能总评分(125.64±11.82)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45.62±4.93)分、(55.17±3.64)分、(100.79±1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3.764、3.108、3.507,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与增强自我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信平台 初产妇 心理 自我干预能力 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