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杰先生是戏曲界优雅的古典诗人,但愿他不是最后一位。杰是为古老的传统戏曲所化之人,无论世风怎样转变,他终日只在红牙象板里究日月、在红氍毹上探生活、在填词吟曲中耗生命。他生在传统底蕴深厚的泉州,自幼耳熟能详的是古老的梨园戏,一生性命以之的是剧本创作。

  • 标签: 古典诗人 王仁杰 优雅 传统戏曲 剧本创作 戏曲界
  • 简介:礼失求诸野。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来自民间的善良传承。经过数十年风云激荡的快速发展,人们曾经认为,那些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成为过往。然而,一点一滴的,来自民族灵魂深处的传承,始终坚强而向上地生长,代表了人们心中那种优良德行的故事,每每见诸报端,往往令观者动容,令闻者仰慕。

  • 标签: 礼仪之邦 民族灵魂 传承
  • 简介:郭希(1881~1923),临潼人,陕西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国同盟会陕西分会会长。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他和众友东游日本。此次游学,对郭希一生影响甚大,他在遗著《从戌记略》一书中,开首即为“余之革命思想,自丁未东游归而益笃。”本文就郭希游日情况作以记略。

  • 标签: 郭希仁 日记 中国同盟会 辛亥革命 革命思想 领导人
  • 简介: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论孔子礼学说的渊源。孔子以前,“礼”概念已有一定发展,而“”概念尚甚模糊。孔子在前人关于礼和德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礼学说。第二,论孔子礼学说。孔子的礼学说强调有等差的和谐(即和),而正是和的必要条件;其仁学说强调爱的外推是有等差的,而礼的等差正好成为赖以外推的阶梯。故礼实为同一思想体系的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第三,论孟子、荀子对孔子礼学说的发展。克己复礼为,是孔子礼学说的核心。“克”有二义:一为胜任,一为抑制。克己从任己开始,立己方能立人;欲立人不能不有所抑己,为第二段;抑己而达到人己和谐,即成仁,为第三段。孟子主要在第一到第二段中发展了孔子的礼学说,而荀子则主要在第二到第三段中发展了它。

  • 标签: 仁礼学说 孔子 先秦儒家 孟子 荀子 仁者
  • 简介:巴黎和会迄今已有80年了,有关这次会议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关于国民党与这次会议关系的文章,却不多见。近日我发现了一份颇有价值的材料,那就是当我国代表团拒签对德和约后,南方代表的顾问陈友曾发了一份长电给美国上议院,提请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尽快提出修正山东问题的解决方案,受到美国舆论的一致好评。陈友(尤金·陈),祖籍广东顺德,1878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南部的圣费尔南多镇,21岁就成为特立尼达第一个华人律师。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国效力,被孙中山任命为英文秘书。因此,陈友在巴黎和会所做的一切,既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又展示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 标签: 陈友仁 山东问题 巴黎和会 孙中山 中国代表团 对德和约
  • 简介:濮阳市某专业户饲养的47只新汉夏鸡,于1991年10月20日约有三分之一的鸡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鸡冠发绀等症状。经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且有病情加重趋势。该群鸡曾进行过鸡新城疫疫苗注射。综合诊断为棉饼慢性中毒。

  • 标签: 鸡新城疫疫苗 新汉夏鸡 慢性中毒 磺胺类药物 鸡冠发 食欲减退
  • 简介:喜龙是20世纪早期西方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史学者之一。然而学界对喜龙在华交游,特别是他与中国人的交游了解甚少。本文将考证喜龙在华的交游,希望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中国艺术史学术史的了解。

  • 标签: 喜龙仁 在华 交游考
  • 简介:邢庆,1960年生于陕西。1982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1986年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展览馆工作。1991年调入陕西国画院。现为陕西国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 标签: 邢庆仁花瓦
  • 简介:刘体是清初著名文学家、文艺鉴赏评论家,曾官刑部主事、吏部郎中。能诗善画,精鉴赏,被称为清初十才子之一。刘体所作诗文颇丰,但随作随丢,不自存稿,晚年自编其诗文集为《七颂堂诗文集》,诗文风格清隽遥深,追求自然。在诗歌创作、诗词理论、收藏鉴赏等方面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 标签: 刘体仁 《七颂堂诗文集》 艺术成就
  • 简介:玻璃有限公司由欧介先生创建于一九九四年,专业开发和生产室内装饰艺术玻璃。公司以产品开发能力和优质的产品著名于艺术玻璃界,同时也以专业化的优质服务、雄厚的实力、良好的信誉和优异的销售业绩,赢得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好评。

  • 标签: 艺术玻璃 产品开发能力 室内装饰 销售业绩 专业化 经销商
  • 简介:<正>游子情结陈友,又名尤金·陈,祖籍广东兴梅。1878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父亲陈阿金年轻时曾跟随太平军作战,终因战伤失去了一条下肢回到家乡。陈阿金在老家走投无路,与同乡一起逃往拉美加勒比一个多火山的岛

  • 标签: 陈友仁 孙中山 革命外交 国民政府 蒋介石 宋庆龄
  • 简介:本文对金代张守基志中的名物制度做了考证,指出基志撰者头衔中的“朝奉大夫”应为“朝列大夫”,并结合传世文献,重点考察了志文中所反映的金初签军制度的实行情况,且以张守为例,具体探讨了汉人签军的境遇。

  • 标签: 金代 张守仁墓志 签军
  • 简介:一、题解达摩崖刻石位于西藏自治区察雅县香堆区达乡境内的大日如来殿(也称遍知佛殿)内。据《察雅县简志》载,该刻石是昌都地区文教局工作组于1984年发现的。1986年在拉萨召开的藏学讨论会上,恰白·次旦平措同志正式公布,后又在《中国藏学》创刊号上发表了藏文原文。

  • 标签: 大日如来 赤德松赞 吐蕃时期 察雅县 赤祖德赞 一切众生
  • 简介:明代思想家王守在教育学方面曾经提出过一系列颇有见解的主张。其中,“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及他在儿童教育方面所提出的教育活动要适合儿童身心的发展、注意对儿童日常品德的检查、实行分班制与规定教学日程等观点,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富,其对我们今天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王守仁 教育思想 儿童教育 道德教育 “知行合一” “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