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术后镇痛上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7年 11月到 2018年 11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 150例,以其中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的 75例产妇为研究组,以另 75例行硬膜外麻醉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临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产妇术后 6h、 12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可减少产妇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试验是一次随机分组、双盲的前瞻性试验,其目的是将舒芬太尼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进行对比,对其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分组对比舒芬太尼、芬太尼、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BP、HR、R、SPO2无明显差异,疼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3组建相似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吗啡组有10例轻度瘙痒,舒芬太尼有2例轻度瘙痒(P<0.05)。吗啡组有8例轻度恶心,4例轻度呕吐,舒芬太尼有4例轻度恶心,无呕吐,排气时间延长发生率吗啡高于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P<0.05)。结论术后PCEA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可产生与芬太尼和吗啡同样的镇痛效果,但吗啡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排气时间延长发生率高。同时,舒芬太尼呼吸抑制作用较芬太尼为明显。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吗啡 硬膜外 患者自控镇痛
  • 简介:目的:观察单次硬膜外注射维拉帕米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子宫切除术后病人80例,分南四组,每组20例。术终前分别经硬膜外腔注入维拉帕米5mg(V组)、维拉帕米5mg复合芬太尼75μg(VF组)、芬太尼75μg(F组)或生理盐水10ml(N组)。病人出现明显疼痛时,开始施行PCIA。结果:四组术后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VT组自硬膜外注药后至开始使用PCIA的时间为244±101min,明显持久于其它各组(P<0.01);F组的时间为185±78.5min,明显持久于V组和N组(P<0.01);V组与N组开始使用PCIA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硬膜外注药4h后VF组PCIA用量显著少于其它各组(P<0.01),F组少于V组和N组,而V组与N组之间无显著差异;8h、12h和24h后四组同PCIA的用药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硬膜外腔单次注入维拉帕米,可明显减少PCIA的用药量;维拉帕米可显著延长和加强芬太尼的镇痛作用。

  • 标签: 维拉帕米 硬膜外腔注射 术后镇痛 临床观察 子宫切除术 钙通道阻滞剂
  • 简介: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探讨维拉帕米不同剂量的效应。方法:将75例腹部手术后病人,根据不同的PCEA配方随机分为三组。Ⅰ组PCEA用0.0625%布比卡因+芬太尼5μg/ml,不用维拉帕米;Ⅱ组PCEA用0.0625%布比卡因+芬太尼2.5μg/ml+维拉帕米2.5mg(溶于0.9%盐水10ml),分别于术毕和术后10h经硬膜外导管单次缓慢注入。Ⅲ组PCEA用0.0625%布比卡因+维拉帕米5mg(用法同Ⅱ组)。结果:三组病人术后24hPCA用药量、镇痛评分及副作用无统计学差异,说明维拉帕米用于硬膜外腔具有镇痛效应,可减少甚至取代芬太尼镇痛作用。结论: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在脊髓水平上阻断生理性疼痛通路,这可能与干扰中枢正常感觉形成以及阻止中枢敏感化有关;适量的维拉帕米与局麻药合用,可较安全应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能加强或取代硬膜外腔芬太尼的镇痛作用。

  • 标签: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维拉帕米 钙通道阻滞剂 芬太尼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3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均自愿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0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恒速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2组镇痛效果,同时对2组进行模拟试验,记录背景剂量与追加剂量,2组泵出药液的速度、时间及浸润的面积;记录2组术后6、12、24、48 h切口痛及宫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2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记录2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模拟试验显示1、5 min浸润面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0 ± 14.14)、(334.00 ± 2.83)cm2和(65.00 ± 7.07)、(137.50 ± 3.5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4、61.376,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6、12 h切口痛VAS评分分别为(2.36 ± 1.05)、(2.42 ± 0.9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 ± 1.09)、(3.16 ± 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425、3.331,P<0.01);观察组术后6、12、24 h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3.92 ± 1.14)、(3.84 ± 1.18)、(2.48 ± 1.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6 ± 1.42)、(4.34 ± 1.30)、(3.80 ± 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89、2.008、5.004,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2.66 ± 0.80)、(2.23 ± 0.68)、(2.22 ± 0.7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4 ± 1.05)、(4.48 ± 0.71)、(3.36 ± 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296、15.536、7.534,P<0.01);观察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分别为(2.28 ± 1.36)、(0.90 ± 0.6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4.62 ± 1.61)、(0.62 ± 0.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847、2.439,P<0.01或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5.92 ± 1.37)分,优于对照组的(2.34 ± 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85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00%(1/50)、4.00%(2/50)、4.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59、4.000、5.005,P<0.05)。结论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加快了产妇术后康复,值得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剖宫产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脉冲式 术后宫缩痛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腺术后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60名前列腺手术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法:B组采用哌替啶肌注传统镇痛法。镇痛48h期间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痉挛次数、血压、心率、SpO2,以及恶心、呕吐和瘙瘩等并发症,进行两组比较.结果:A组的镇痛效果比B组传统哌替啶肌注镇痛者优。结论:前列腺术后镇痛宜常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法。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前列腺手术 术后 哌替啶 肌肉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帕瑞昔布钠与单剂吗啡镇痛效果的比较,分析下肢骨折术后两种麻醉镇痛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下肢骨折复位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M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P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M组采用留置硬膜外导管手术结束前给吗啡。记录术后4、6、12小时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镇痛药物静脉追加剂量,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24小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两组镇痛效果相当。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105)。P组未见有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下肢骨折术后硬膜外镇痛联合帕瑞昔布钠不良反应小,镇痛效果良好。

  • 标签: 自控镇痛( PCEA) 帕瑞昔布钠下肢骨折镇痛吗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帕瑞昔布钠与单剂吗啡镇痛效果的比较,分析下肢骨折术后两种麻醉镇痛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下肢骨折复位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M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P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M组采用留置硬膜外导管手术结束前给吗啡。记录术后4、6、12小时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镇痛药物静脉追加剂量,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24小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两组镇痛效果相当。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105)。P组未见有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下肢骨折术后硬膜外镇痛联合帕瑞昔布钠不良反应小,镇痛效果良好。

  • 标签: 自控镇痛( PCEA) 帕瑞昔布钠下肢骨折镇痛吗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术后两种药物镇痛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骨科近两年期间收治的并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100例,按照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按照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联合用药方案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采取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联合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以及患者术后要求镇痛时间及镇痛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方面所达成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同时观察组患者首次要求镇痛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4h内要求镇痛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硬膜外麻醉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干预中,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两种药物比较,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下肢骨折患者 硬膜外麻醉 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术后两种药物镇痛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骨科近1年期间收治的并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100例,按照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按照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联合用药方案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采取罗哌卡因+右美托嘧啶联合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运动神经组织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以及患者术后要求镇痛时间及镇痛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方面所达成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同时观察组患者首次要求镇痛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4h内要求镇痛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硬膜外麻醉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干预中,右美托嘧啶和芬太尼两种药物比较,右美托嘧啶镇痛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下肢骨折患者 硬膜外麻醉 右美托嘧啶 芬太尼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初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使用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初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划分为不同小组,分别实行硬膜外镇痛分娩、无镇痛分娩,观察不同组孕妇的分娩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宫颈裂伤率、住院费用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初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患者,采用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效果比较好,能够减少宫颈裂伤率,保障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镇痛分娩 初次剖宫产术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泵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0.075%罗哌卡因加1μg/ml芬太尼行连续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产妇18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200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无显著性差异,而分娩方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连续性硬膜外镇痛分娩效果满意,不影响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而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

  • 标签: 分娩镇痛 不影响产程及母婴结局 降低剖宫产率
  • 简介:总结了2004例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使用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充分认识年龄、心理特征、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镇痛效果的影响,实施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护理。认为要全面了解术后自控镇痛的利弊,充分认识影响镇痛效果的因素,加强术后镇痛的科学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的镇痛目标。

  • 标签: 硬膜外 自控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将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采用分娩镇痛方式行瘢痕子宫阴道试产(TOLAC)的120例产妇,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间断给药组和持续给药组,各60例,年龄分别为(35.1±4.4)和(35.4±4.6)岁,身高分别为(165.2±4.3)和(165.9±5.3)cm,体重分别为(67.6±5.7)和(69.2±5.2)kg。均于TOLAC宫口开2 cm时予蛛网膜下腔注射0.3%罗哌卡因1 ml,然后间断给药组每60分钟予硬膜外单次注射8 ml芬太尼(2 μg/ml)与0.1%罗哌卡因混合液,持续给药组每小时硬膜外匀速注入8 ml芬太尼(2 μg/ml)与0.1%罗哌卡因混合液,两组产妇自控镇痛剂量均为8 ml/次,间隔时间15 min。间断给药组和持续给药组产妇自控镇痛次数分别为(1.10±1.05)和(2.78±2.30)次,罗哌卡因总量分别为(47.2±26.0)和(64.1±31.6)mg,芬太尼总量分别为(944.0±500.1)和(1 282.1±631.5)μg。间断给药组和持续给药组分娩镇痛240 min后改良Bromage评分0~3级者分别为11(9%)和9例(8%)、42(35%)和24例(20%)、6(5%)和16例(13%)、1(1%)和11例(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0~3分者,分娩镇痛后5 min时分别为29(48%)和31例(52%)、13(22%)和11例(18%)、35(58%)和29例(48%)、13(22%)和14例(2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后240 min时分别为51(85%)和51例(85%)、6(10%)和0例(0)、1(2%)和7例(12%)、2(3%)和2例(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间断硬膜外给药较持续硬膜外注射用于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用量较低,自控镇痛次数较少,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更低。

  • 标签: 镇痛 产科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镇痛 硬膜外
  • 简介: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

  • 标签: